1View 0Comments
<陳建志醫師專欄>外傷性耳鳴眩暈 向患側躺減輕
一名20歲女大學生,某日跟男友吵架互毆,被呼了一個巴掌。當天晚上,她的左耳開始感到悶塞,會聽見「喳~喳~喳」,很像電路短路般「相打電」,在耳道內一直擴散傳入頭頂。大約半小時後,眼前景物開始逆時針劇烈地旋轉,身體一直向右偏,惡心想吐,原以為是腦出血,緊急送醫,但電腦斷層檢查正常。
病人來到診間時,看見她的眼球一直向左旋轉,聽力檢查顯示右耳輕度聽力障礙,但有重度進行性耳蝸病變。遂給予口服止暈止吐藥物,大約半天後,耳鳴及眩暈消失。
女大學生其實是罹患「外傷性梅尼爾氏病」,在正常狀態下,內耳耳蝸管會一直分泌出內淋巴液,經由聯合管流進球囊,然後進入橢圓囊及三半規管,最後會經由前庭導水管內的內淋巴管,排到顱底的內淋巴囊,然後被吸收。若患者因頭部外傷,震動橢圓囊,傷及耳石斑,耳石鬆脫,順著內淋巴迴流,通過聯合管,卡在內淋巴管最狹窄處,整個內耳膜性迷路開始積水腫脹,包括半規管、前庭及耳蝸管,壓迫聽毛細胞,出現耳鳴及聽障,並扭曲半規管根部壺腹內之頂帽,出現眩暈,儼然是阻塞性內耳淋巴水腫。等到膜性迷路內之內淋巴液壓力一直增大,大到一個程度,足以撐開內淋巴管,把卡住的耳石推進內淋巴囊,內耳迷路水腫瞬間減壓,病症隨之緩解。若換是球囊內耳石斑的耳石鬆脫,向下掉,卡在球囊耳蝸管聯合管內,就會換成只有耳蝸管水腫,患者就只會出現耳鳴及聽障,反而不會眩暈。
此病治療以口服或針劑藥物為主,但有人會因耳石一直鬆脫,卡在內淋巴管內,使梅尼爾氏病反覆發作,甚至天天發作,這時會建議病人睡覺時,儘量向患側側臥,使橢圓囊耳石斑低於內淋巴管,這樣即使耳石鬆脫,也比較不會向上迴流進入內淋巴管。
須注意的是,如頭部外傷太過嚴重,顳骨發生骨折,顳骨竇或中耳竇內黏膜出血,血腫蓄積,會引起傳導性聽力障礙,造成耳鳴;倘若傷及骨性迷路,造成破裂,外淋巴液滲漏,還會引起劇烈的眩暈。有相關症狀者,宜趕緊就醫。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