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異膚童反覆發作 乾癢抓出血

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粗乾,經治療3週後明顯改善情形(左至右)。(醫師莊照宇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名3歲小男孩2年前開始食物過敏,吃到草莓、番茄後常腹脹痛及便祕,且腹部和四肢發癢起疹;最近更加嚴重,皮膚粗乾且四肢皺褶處反覆發紅斑癢疹,搔抓滲液出血,停用類固醇藥膏又復發。經中藥內服、藥浴雙管齊下,配合擦保濕乳液,2~3週效果顯著:再經3個月治療,不但復發機率減低,皮膚粗乾也大幅改善。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莊照宇表示,「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是與遺傳高度相關的慢性過敏疾患,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系統混亂,病人常合併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等。嚴重的癢感不僅影響睡眠,更易造成小朋友的情緒波動,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另外,膚損的美觀問題也可能影響自信心,干擾社交及性格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所謂的「異位」,指發炎的源頭可在全身任何地方,皮膚只是其中一個表現出口,因此治療要以穩定免疫系統為主軸,急性期常先以滋陰清熱涼血止癢為主,但因為脾虛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核心病機,緩解期仍需健運脾胃與調養氣血。

莊照宇說,臨床上要小朋友持續內服中藥有時難度高,建議搭配外用藥浴療法,不只藥力可直達皮膚吸收,迅速緩解症狀,還能避免久服苦寒中藥衍生的腸胃問題,小朋友普遍接受度佳。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皮膚角質層失常,因此保濕的工作不可少,建議中藥藥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鐘,水溫別太燙(28~32度),洗完勿以毛巾搓皮膚,輕輕拍乾水分,隨即再擦上乳液保濕。

他說,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需長期抗戰,壓力、飲食、睡眠等都可能誘發免疫失調,建議家長定期帶小朋友運動活絡氣血,舒緩神經,降低身體的發炎狀態;運動過程若皮膚太熱而發癢,可暫時冷敷或泡澡,減緩運動後的皮膚不適。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