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海洋微型塑膠 可能傳輸大氣

海洋大學研究團隊與輔仁大學化學系最新研究證實海洋飛沫或氣膠的形成,可將水體中的微型塑膠傳輸大氣環境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團隊與輔仁大學化學系最新研究證實海洋飛沫或氣膠的形成,可將水體中的微型塑膠傳輸大氣環境中,而海洋中的膠體則扮演黏著及濃縮微型塑膠的關鍵角色。這種經由水體傳輸至大氣的路徑與傳統認知微型塑膠進入海洋後即會沉降至海底的宿命相反,提供了微型塑膠於海洋中「消失」的可能原因和新研究方向。相關成果已發表於Water Research期刊,該期刊在水資源領域排名第一。

全球微型塑膠的排放量與其在環境中累積量的不平衡是目前學界極欲釐清的重要議題。主導此次研究的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表示,此次研究的緣起是在查找國際文獻的過程,發現許多位於低人為活動的開放海域的大氣中仍然可測得微型塑膠,除了是大氣本身的沉降外,也推測經由海浪拍打所產生的氣泡破碎後可能把漂浮於海表面的微型塑膠噴出至大氣。但目前學界針對海洋微型塑膠的宿命大致著重於下沉的機制研究,鮮少提及水氣交換的可能性。有鑑於此,海大團隊與輔仁大學助理教授李竹平研究團隊經由多次實驗室模擬終於成功證實微型塑膠在海洋─大氣相之間轉移的步驟和機制,提供微型塑膠在環境宿命和傳輸的獨特見解。

許瑞峯也提到,目前全球塑膠生產量已逾四十億噸,估計每年至少有千萬噸因不當的塑膠廢棄物管理制度,而釋放到海洋環境,再經由風化作用形成肉眼看不見的微型塑膠,引起了人們對其對生態系統不利影響的擔憂。研究團隊除致力於釐清微型塑膠、持久性及新興污染物的傳輸、宿命和生態風險外,相關研究成果也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產出較為「接地氣」的科普訊息,落實科學轉化為科普大眾知識,以提升研究社會價值和民眾的環境覺知,使民眾正視海洋污染的嚴重性,進而一起守護海洋環境。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