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高中早自習學生自主 親師生溝通成關鍵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高中即將於三十日開學,新學期開始每週至少四天的早自習時間,要由學生自主運用,第一節課前到校即可。教育團體指出,新制能否落實,開學後親師生的溝通將是關鍵。
教育部三月正式發布「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新學期開始正式實施。按照新制,每週可實施全校集合活動(例如朝會升旗)的天數,由現行「不超過二日」調降為「至多一日」,其餘天數、也就是每週至少四天由學生自主規劃運用,學生可於第一節上課前(約上午八時十分)到校即可。
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表示,一般學校都在開學後舉辦親師會,預料面對政策的改變,一定會有家長表達憂心。他建議學校可設定一些緩衝期,透過社團、課程引導等方式,不要讓家長覺得延後到校,會造成學習成效下降。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面對「延後到校」新政策,親師生溝通會是一項挑戰。到校時間從上午七時三十分延後到八時,對多數家長來說影響不大,但還是會有人擔心影響孩子的生活作息。也有一些家庭要協調親子上班上學時間,或是跨學區就讀,要避開交通尖峰等,一定還是會有學生需要早到,學校一定要確保早上有人巡視校園,避免安全疑慮。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表示,教育部說多數高中都已完成校內規範調整,但他們觀察到,還是有些學校會運用各種繞道的方式,規定學生必須早到。有些學校還是要求早自習做英聽練習、打掃,也發現部分班級會訂出更嚴格的早到規則,看起來是師生共同決定,但教師還是占有一定權勢和主導權。青民協開學後將展開跨校調查,希望教育主管機關重視這些問題。
教育部指出,針對學生在校作息新規範,已訂定各校自我檢核表,將定期檢視執行情形,若發現學校未依規定辦理,會先介入輔導,輔導後沒有改進,私立學校依「私立學校法」規定處置,公立學校則列入相關人員成績考核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