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中醫治療咽部神經官能症

 陳俊銘
 咽部神經官能症,亦稱癔性咽喉異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種咽喉異常感覺或幻覺。患者女性多於男性。其原因與精神因素有關,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經衰弱、焦慮、精神分裂症、神經官能症、外傷後精神創傷等。其症狀複雜多樣,患者咽部可感到似有異物、蟻行、灼熱、緊束、悶塞、狹窄等感覺,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樹葉、髮絲、線頭、腫物及痰粘著感,也有的感到頸部緊壓感而不敢扣領扣。以上感覺在病人做空咽動作時明顯,而進食時則減輕或消失,一般無疼痛或僅有輕度咽痛。症狀常隨病人情緒起伏波動,異常感覺也可隨時改變。診斷本病應詳細檢查,如食道鋇透、胸透、間接喉鏡等,以排除器質性病變。
 分為器質性病因和非器質性病因兩種:
 1.器質性病因:莖突過長、頸椎病、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咽肌食管肌痙攣、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及胃病、咽喉及扁桃體病變、慢性鼻竇炎、環杓關節炎、咽、喉、食管、賁門部癌腫早期等等。
 2.非器質性病因:年齡30~40歲發病率較高,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常見有咽喉神經官能症、癔病、疑病性神經症、精神分裂症等。
 咽中異物感在中醫稱梅核氣,多因情志所傷,肝氣鬱結,或健脾失健運,以致氣滯痰凝所致。本病為咽喉中有異常的感覺,如梅核塞於咽喉,咯之不出,嚥之不下,與七情鬱結、氣機不利有關,梅核氣之病名見於《南洋活人書》:“梅核氣……塞咽喉,如梅核絮樣,咯不出,嚥不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所載述「咽中如有炙臠」;當屬此病。《赤水玄珠.咽喉門》:「梅咳氣者,喉中介介如梗狀。」《古今醫鑒.梅核氣》:「梅核氣者,窒礙於咽喉之間,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隆,乃成厲痰郁結,致斯疾耳。」因情志鬱結,痰氣凝滯所致。治宜理氣解郁化痰,用半夏厚朴湯、加味四七湯、噙化丸等方。本證見於慢性咽喉炎、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主要由情志所傷,肝失調達,肝氣鬱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肝病乘牌,脾運失司,津液停滯,積聚成痰,痰氣互結,組於咽喉而成本病。臨床治療常以半夏厚朴湯疏肝解鬱,行氣導滯,散結成痰。若情志抑鬱,胸脇脹滿,鬱結明顯,酌加越鞠丸,肝氣橫逆犯脾,兼見肝鬱脾虛者,應於疏肝理脾,可用逍遙散。配合針灸治療效果更佳,頭皮針可取額中帶,百會透太陽;耳針取咽、喉、聲帶等相關穴位,眼針取肝,上焦;體針取風池,天突,少商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