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北榮找到關鍵 血癌前期藥 竟啟動致癌基因
SALL4被激活 癌細胞倍增 存活率就下降 救命藥變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報告登國際醫學期刊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血癌前期「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DS),治療上會以「去甲基化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然而,台北榮總參與最新跨國性研究率先全球發現,此藥物竟同時會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使癌細胞繼續生長,影響治療成效。
北榮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劉耀中表示,MDS是指骨髓造血細胞中的癌細胞未達20%,但已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屬於血癌前期。
據統計,國內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平均確診年齡70歲,隨著年紀增加,盛行率更可至10萬分之50。依北榮每年新診斷MDS病人及文獻發生率推估,台灣每年新增約800至1000人,預計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更惡化。
MDS患者通常因為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異常,進一步求診而確診,臨床上約30%至50%會進展成急性血癌。
劉耀中指出,針對無法進行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的年長者,以往會以輸血或支持性治療為主;直到2004年HMA問世後,可經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後續發現僅約5成患者有治療反應,且藥效平均持續1至2年,一旦藥物無效或進展成血癌,存活期平均只剩半年。
為了找出患者對於HMA的抗藥性問題,劉耀中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哈佛幹細胞研究所,以及義大利與中國等醫療院所多國人員展開跨國研究,分析東、西方約70名患者,發現關鍵的癌基因SALL4。
劉耀中說明,當病人使用HMA治療,通常會在4至6次療程的藥效最高,以此作為評估基準發現,部分患者症狀改善,但後續病況仍轉差,主要是因有高達3至4成病人的SALL4被激活,表現量上升達到原本的2倍,存活率就下降;而SALL4表現量未提升的族群,存活率則提升,進一步分析SALL4表現量高低的死亡風險可相差3至6倍。
這項研究打破醫界長久的認知,提出了HMA不只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也可能啟動人體的致癌基因作用的證明,成果已被刊登於國際頂尖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劉耀中為第一作者。
劉耀中表示,HMA仍是治療MDS的重要工具,但在療程中,建議要監測癌基因,若發現有升高的情形,可使用現成的BCL-2抑制劑改善,但若未來可研發出對應SALL4的標靶藥物會更佳,目前也在研究相關的小分子藥物,盼能夠有進一步成果,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