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社論〉貧富差距再擴大,蔡總統還很左派?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一一一年家庭收支調查,代表所得分配差距的基尼係數再較前一年上升,這是一0五年之後連續第六年走高。還記得一0六年蔡英文為反駁民進黨被稱為「資進黨」、彰顯自己關懷弱勢,還表示她出身雖然很好,但「覺得自己很左派的」;可是從貧富差距連年擴大來看,蔡英文的這句話反倒顯得沽名釣譽了!
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基尼係數上升零點零零一個百分點,成為零點三四二;零點零零一看起來就如主計總處所說的「微增」,但相較於一0五年的零點三三六,就顯得低所得者的困境更難翻轉。所得分配差距的另一個呈現方式是,最高所得百分之二十與最低百分之二十的所得差距倍數,在主計總處的調查中,若以「每戶」為單位,去年與前年持平;但若以「每人」為單位,差距倍數年增零點零二倍,亦較一一0年為高,甚至較一0九年增加了零點零九倍,同樣顯示低所得者落隊越來越遠!
所得分配差距是可以用政策縮小的,從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進一步觀察,一一一年租稅效果讓所得分配差距縮小了零點一五倍,社會福利效果則是縮小了一點一九倍,這兩項政策確實發揮了作用。但相較於一一0年,租稅效果雖然增加了零點零一倍,但社福效果卻大降零點一五倍。簡言之,這兩項政策改善所得分配的效果也弱化了;尤其資本利得稅對台灣高所得者「若有似無」,讓稅制更難達到調整貧富差距的效果。
除了社福、稅制之外,產業政策也是影響所得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近年來蔡政府雖然樂談台灣薪資成長、人均GDP超越日韓,卻不談台灣產業間的薪資差距也在擴大。
一0四人力銀行去年九月公布的調查,受調查的六十三個產業中,實質薪資幾乎全部零成長,甚至有三分之二的產業負成長;最高薪產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平均月薪,比最低薪產業「社會福利服務業」高出百分之六十;四十一個產業的平均月薪低於六十三個產業的全體平均月薪,上班族薪資分布呈高薪者少、低薪者多的「金字塔型」。薪資高低分配「先天不良」,稅制、社福兩項政策改善所得分配差距的效果「後天失調」,所得分配差距連年擴大絕非沒有道理,只是不知政府的角色在哪裡?
或許,教育制度是促使社會階級垂直流動的重要政策,陳水扁出身三級貧戶當上律師、議員、立委、市長、總統,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但是,台灣現在的教育制度,卻讓絕大多數的弱勢更加弱勢。教育部的資料顯示,去年全體大專生當中弱勢生占百分之八點八五,但私立科大的弱勢生就占了將近百分之十三,頂尖大學卻不到百分之四;相對的,政府對於頂尖大學的高教深耕補助經費,卻幾乎是對弱勢生占比前十高學校的十倍。試問,這就是民進黨高舉的公平、正義嗎?
學歷高低,當然影響所得分配。根據勞動部調查,去年畢業初入職場就業的初任人員,國中畢業月薪兩萬六,研究所畢業五萬,相差近倍;審計部的資料又顯示,弱勢生大學畢業後無論謀職、薪資也都不如一般大畢生。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更加顯著了!
如果說,所得分配差距拉大是突發性現象,蔡政府或許情有可原;但連續六年擴大,蔡總統該不該為「覺得自己很左派」感到羞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