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彩繪人生〉朱西甯引領 張白伶入文學殿堂

文/記者趙家麟 圖/張白伶提供

張白伶談人物專訪寫作經驗,有如開啟一扇一扇的門。

關於寫作、音樂活動節目冊海報設計,張白伶並不是科班出身。回憶少時,由於一個奇妙緣分,幾次隻身前往台北文壇知名的朱西甯老師家度過暑假時光,那裡除了眾多貓貓狗狗外,客廳時常坐滿文人雅士藝術家們侃侃而談。朱家餐桌上也總是熱鬧非凡、笑語晏晏!

 

朱西甯夫婦親切疼愛有加

 

已故作家朱西甯老師和日文小說翻譯家妻子劉慕沙阿姨一家人,總非常親切、疼愛她,陪吃陪玩陪聊天,他們的三個女兒天文、天心、天衣如今也都在文壇頗有成就;張白伶正是那個時候開始認識平劇的唱腔身段功法,因為跟著朱家去聽去看,也產生了興趣,也是她喜歡戲劇的開端。

那段時間,她住在天文讓出的臥室,那一方小天地充滿寶藏物什,其中又特別著迷於胡蘭成先生寫的書法,看到癡迷。想來朱家猶如大觀園般,也引領年少的張白伶進入浩瀚的文學殿堂,並且一腳踏入綺麗的寫作世界。

 

皇冠人物採訪記者開眼界

 

後來,張白伶因為發表在報紙副刊上的一篇散文,受當時插畫家吳璧人引薦,得到皇冠雜誌副社長的認可,進入皇冠雜誌社任職,成為內部的採訪記者。選擇人物採訪的一線職務,就是想要克服挑戰自己特別怕生內向的性格。

張白伶認為,改變自己最快的方式,就是做你特別害怕的事情。隨後幾年,因為工作關係,她訪問了來自四海八方各個行業的佼佼者,尤其是藝術工作者,也大大遼闊了她的眼界視野!

印象較深刻的採訪經驗,她還記得有一回訪問裝置藝術家莊普,應該是在北美館,談到創作,突見莊普提一桶油畫攪拌顏料走上階梯,猛的唰一下直接潑向鋪展在地的畫布上,油彩四濺迸發成一幅斑瀾抽象作品。他的熱情、他的畫,甚是叫人驚詫連連,藝術家內心澎湃充滿激情,是青春也是創意!

 

徹夜訪談三毛寫成上萬字

 

還有一次,張白伶與她私心傾慕的女作家三毛,徹夜訪談下,嚮往極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浪遊的日子,洋洋灑灑寫成一篇上萬字訪問稿,三毛讀後讚賞不已。

曾經邂逅的人事物,宛如人世百相大海波瀾!一次次的人物專訪,都有如開啟一扇又一扇門,帶領張白伶徐徐走入受訪者的日常生活、創作理念、生命價值甚至靈魂深處,每一位都是她人生中的貴人,對待她這個生澀的訪問者無盡的善意包容、溫暖暢言。

 

張白伶為孩子們籌辦音樂會,樂在其中。

策辦青年音樂會獲得支持

 

最近幾年,她策辦了三場青年音樂會,這幾位青年音樂家當中,一個是她的兒子曹齊,一位是乾女兒詹閔卉和另兩個感情較好的同學詹宗玹、徐良誠。四人是從小三開始一起長大、一起學音樂,就像兄弟姊妹;音樂班的孩子們個個精靈活潑,動靜之間十分天馬行空!

每隔幾年,孩子們總是需要舉辦正式的個人音樂會,檢視自己日日埋首苦練的成績,就像成果發表會般。身為家長的,倒覺得孩子們的個人或聯合音樂會,毋寧是為了讓小孩自己或父母多用讚賞肯定的眼光看待學音樂這件事。

張白伶為孩子籌辦音樂會,還自己動手設計海報、邀請卡與節目冊。

張白伶因為從小熱愛能夠發揮創意的事情,也接觸了無數的藝術家和畫家們,義不容辭地承攬下音樂會統籌的事宜,並獲得另外兩名家長的信任支持與協助。

幾場獨奏音樂會或聯合音樂會,都依照孩子們的個性、氣質特色來做最佳呈現,大至場地租用布置、音效、錄影收音等等,小至個人舞台造型,張白伶常一手包辦,也設想海報、邀請卡和節目冊的設計基調等,甚至,每個孩子的服裝造型和舞台妝髮也都要一一考慮做好。

張白伶為孩子籌辦音樂會,還自己動手設計海報、邀請卡與節目冊。

一位家庭主婦,頓時變為一場又一場音樂會的策劃設計人。期間,一邊學習一邊設計,張白伶做起來頗為怡然自得,並樂在其中;特別是當演奏出的音樂能被大家聆聽欣賞,能夠穿透欣賞人的心靈迴路之後,才擁有真正的意義,使人幸福。

 

張白伶喜歡閱讀、書寫,沉入書海天地。

書蟲第1本書是言情小說

 

張白伶說,自幼就被母親戲稱為:天地一書蟲,上學後才知道英文裡真有book worm這個詞,可她看的第一本書,竟是媽媽在看的嚴沁的言情小說,褐色書皮厚厚一本,也不明白當時年幼的腦袋是否真能理解小說內容?!

回顧自己的閱讀經驗,她並沒有被什麼世界名著或童話故事啟蒙。成長過程裡,對書本的喜歡、耽溺程度已經有點”酗”了。她還記得那時讀日本平安時代古典文學巨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幾大冊,不出一個禮拜拜讀完畢,興味盎然;遠景出版社出一套百本世界名著,暑假沒結束也都看完了,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大套,也日以繼夜的看光光,追劇似的!

書海也是海,沉入其中像一隻魚兒悠游翻轉,青春正盛的自己閱讀種類多樣駁雜,舉凡藝術、文學、哲學、人文、傳記等等無一不喜;也非常愛設計書,廣告文案製作什麼的統統接觸吸收!

她說,凝神專注讀每一本書,在那個靜謐的時刻,呼吸亦如流水將文字意涵帶到閱讀者關注的地方停留,浸潤,等待被吸收消化理解之後,沉澱為內在種種。

 

張白伶讀《金剛經》,領悟其核心重點在於如何啟動個人完美的覺知能量,然後融入日常生活中。

發願 誦讀金剛經一整年

 

今年,她發願誦讀大乘佛法寶典《金剛經》一整年,早課虔心念誦全經一遍,塵念皆息的夜晚再仔細研讀一段段經文,祈願能透徹領悟內容。大半年過去了,原先認為艱澀難懂的一部經書倒也讀出了興致,每每期待夜晚的讀經時光,因為東晉後秦的鳩摩羅什法師漢譯的經文文字太美,完全可以當成文學作品看著。

為什麼要讀經書呢?張白伶說,不完全起心於宗教信仰,她記得以前日本有位高壽禪師於寺院盛會講經說法時說道:一切諸經皆不過是敲門磚,謮經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自己!

讀經以來,更覺得老禪師說得太對了!她的領略是,千萬不要小看自己,《金剛經》的核心重點其實是:如何啟動個人完美的覺知能量,然後融入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是一位旅客而已,暫時住在此生和此身,真的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看向未來的目光,千萬不可以變得冷漠才好啊。

 

期望文化藝術能深植日常

 

文化藝術豐富城市紋理與生命的期待等這類命題,專家學者從沒停止探討過,她認為各種藝術形式表現,脫離不了生命本身在現實生活事物之中產生的悸動,也並非現實的複刻版,應屬生命甚至靈魂的昇華與永恆的存在;文化則是生活有餘情來潤澤自己,這就關乎每個人的人品涵養,文化也可能是一種返璞歸真和回歸與自然的連結,這比較貼合於日常生活。

文化藝術本身自有它存在永生的目的,她衷心希望生活在台灣這塊美好淨土的人們,人人健康快樂、內心富有平和,所有的這一切期待,其實都不能忽視基礎教育這個區塊!

從自己的生命經驗,陪伴孩子的成長過程,她觀察到,以前的學校教育制度雖沒有今天自由,卻總是把最美好的東西傳承下來,自然而然中也學會了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如今,資訊太多了,網路發達之下,孩子們常常莫衷一是。所以,我們這一代仍需教導幼兒禮儀,從小事學習,以此養成柔順謙虛的性格,至少,該懂得如何畏天敬人。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