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iews 0Comments
國慶大禮 獵風者衛星升空 與台通聯
記者曾芳蘭、傅希堯、康子仁∕綜合報導
台灣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九日上午九時三十六分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十時三十一分順利入軌。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上午至竹科太空中心觀看直播,現場氣氛緊張,眾人屏氣凝神,最後火箭終於順利發射,太空中心響起鼓掌歡呼聲。
「獵風者」七日因監測數據異常取消發射,歷經四十八個小時排除狀況後,台灣時間九日上午九時三十六分在法屬圭亞那順利升空,並於上午十時三十一分順利入軌,由國家太空中心衛星操控中心接手衛星操控。發射後一百六十三分鐘與南極地面站首次通聯,約十一個小時後(台灣時間九日晚間八點五十六分)衛星第一次通過台灣、與台灣地面站首次通聯。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火箭發射後六分半鐘,火箭的前三節推進器便隨之脫離,第四節推進器接續進行姿態控制;至上午十時三十分,獵風者便脫離了火箭,進入符合預定的六百零一公里高低地球軌道。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搭載台灣研發的酬載儀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執行面風速觀測的任務。未來獵風者可補足目前較缺乏的海面風速資訊,且一天可提供近七萬筆觀測資料,與福衛七號並肩作戰,為氣候科學研究與氣象預報做出貢獻。
另外,其觀測原理較不易受雲層遮蔽影響,對於像是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預報,能提供相當寶貴的觀測資料,提升颱風強度與路徑的預報能力。
獵風者衛星包含酬載,共有約百分之八十二由台灣研發製造;若加上地面設備,有超過二十家台灣的研發單位及廠商參與。
獵風者衛星十年來歷經台美合作變更與新冠疫情,吳宗信在衛星入軌後笑說,「好酒沉甕底」,實在不容易。獵風者升空後,意味台灣自主研發的關鍵元件「真的飛過了」,將取得太空飛行履歷,助攻廠商打入國際航太供應鏈。
總統蔡英文九日也在臉書發文表示,獵風者從構想、設計到製作都是「台灣製造」;未來政府也將透過第三期太空計畫,於十年內投入二百五十一億元,與民間共同推動太空產業鏈發展,同時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她強調,「台灣在太空的新興場域不會缺席」。
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獵風者將持續提供劇烈天氣預報等珍貴觀測資料;這也是首次和歐洲載具廠商合作,對未來台灣自行建置發射場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