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東周至漢代龍形玉器暨龍紋演變—兩漢篇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一、前言
繼上期談到戰國時期龍形玉器及裝飾龍紋的演變,這期我們將繼續談兩漢時期的變化。這裡的龍形玉器及裝飾龍紋的定義亦是上期的延續—龍形玉器是指外觀為龍形,身上可能有裝飾龍紋也可能是素面無裝飾;裝飾龍紋則是繼戰國晚期流行的穀紋繼續變化。
二、西漢龍形玉珮的演變
(一)西漢早期
延續前兩期的概念—西漢早期的龍型玉珮是繼承戰國晚期而來,依據考古資料 漢代墓葬出土玉龍佩的數量明顯較戰國爲少,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河北、河南、山東、陝西、湖北等地,表現方式張嘴開口露齒,有些口開極誇張,眉尖凸出、鼻上翹甚至微回捲,角逐漸拉長,與戰國晚期相比,腿、腳、爪型態逐漸成形,身體扭轉雄健。例如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劉郢墓出土的龍型玉珮(圖一)及安徽巢湖放王崗出土一件咬尾龍形玉環(圖二)
(二)西漢中期
除繼承漢初的特徵外,透過出土器物觀察,發現龍鼻子更上翹且回捲,身體開始變瘦,口張得更開。例如河北定縣40号墓出土的龍形玉環(圖三)及安徽省天長市三角圩漢墓群出土龍形玉環(圖四)
(三)西漢晚期
進入西漢晚期龍身比例較中期更為瘦長,眉角前傾出尖,單體龍少見,多見複合題材。例如江蘇省盱眙縣東陽四號墓出土龍形玉佩(圖五)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甘泉「妾莫書」西漢墓出土雲龍紋璜形玉佩(圖六)。
三、東漢龍形玉珮的演變
龍的眼進入東漢逐漸成為三角眼,眼尾線變短,眼佔臉部比例變大,原西漢早期的銳利腳爪逐漸消失,龍腳形成不露爪,原來銳利的牙至東漢晚期變成排齒型,原西漢早期精神抖擻的龍到東漢逐漸老化,三角眼及排齒都令人有種垂垂老矣之感。例如天津市薊縣西關墓葬出土龍形玉佩(圖七)、河北省定縣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卒於公元174年)墓出土玉珩(圖八)及河北省定縣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乳丁出廓玉璧。
四、紋飾的轉變—龍紋、穀紋、渦紋、蒲紋及乳丁紋
紋飾的變化,上兩期均已提及,本期將紋飾從春秋一路演變至東漢的過程,用較為簡單並配合圖片的說明(採用的照片均為出土器物,其中除兩漢時間段的器物,其餘均在前兩期有出現故不再標註出處,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閱讀前兩期的內容),起到提綱契領的目的,讓就算未曾看過前兩期的讀者也能有初步的了解。
1、
2、
3、
4、
5、
6、
7、
8、
9、
五、結論
曾在有一次的討論中,有位朋友提到現代仿品,質量不斷提升,對於真假的判斷益顯困難,尤其現代資訊發達網路上出土的資料唾手可得,仿品紋飾的仿真度極高,其言甚為有理,但研究紋飾仍有其價值的原因,乃在於紋飾的變化幫助我們建立斷代的邏輯且可作為第一層的過濾網,但仍不足以作為鑑定真假的唯一依據,仍須將玉料、工痕及年代所造成的風化一起考量方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雖然高仿品質量不斷提升,這對於收藏古玉增加了困難度與門檻,但這也是收藏過程有趣以及富挑戰之處,面對仿品的進步作為收藏者與研究者也必須不斷自我提升,切不可故步自封,唯有如此在這場仿與真的競爭中才能不被淘汰。
圖片來源
圖一:筆者自攝
圖二: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6》,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21。
圖三: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01。
圖四: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6》,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29。
圖五: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7》,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21。
圖六:中國玉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玉器全集4》,河北美術出版社,1994年,頁145。
圖七: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04。
圖八: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12。
圖九: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07。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38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