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iew 0Comments
馬斯克Neuralink晶片植入人腦 專家指多項疑點:恐遭駭客攻擊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美國科技富豪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新創公司Neuralink,日前執行首例人腦植入晶片手術受到全球關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生物倫理學家南希傑克爾(Nancy Jecker)和植入腦晶片設備的神經外科醫生安德魯科(Andrew Ko)質疑,包括Neuralink私募股權、沒有登記臨床研究,加上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未來可能產生不良影響,患者還恐面臨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
Neuralink於2023年9月獲准為人體試驗招募受試者,1月成功將晶片植入癱瘓人類患者體內。這項研究是利用機器人透過手術將「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植入大腦中掌管動作意圖的區域。初期目標是讓受試者單靠意念就能控制電腦滑鼠游標或鍵盤。
馬斯克表示,患者正在恢復中,已能利用意念控制電腦滑鼠。他將持續推動晶片植入人腦技術,用以治療肥胖、自閉症、憂鬱症和思覺失調等病症,幫助肢體癱瘓的患者控制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N1腦機介面如何「介入大腦運作」?
此BCI設備僅硬幣大小,稱為N1,旨在使患者只需集中注意力即可執行操作,無需移動身體。N1設備是無線完全植入式[i],結合多種技術,可以針對單個神經元,從大腦中的數千個位置進行記錄,並對小型電池進行無線充電。
晶片植入人腦後,負責記錄並處理大腦電活動,然後將這些數據傳輸到電話或電腦等外部設備。外部設備「解碼」患者的大腦活動後,學習與使用者目的連結,例如,使用者在螢幕上移動滑鼠遊標,軟體會逐漸識別使用者想像從事特定任務時持續發生的神經放電模式,然後為使用者執行任務。
手術沒登記、私募股權 Neuralink惹議
放置在人類頭部外部的非侵入性設備早已用於臨床試驗,但尚未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腦機介面可用於控制輪椅等設備,不只Neuralink,還有其他一些公司也在測試BCI。
Neuralink於2023年5月獲得FDA批准進行人體試驗。馬斯克於2024年1月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身為Twitter)宣布了該公司的首次人體試驗。然而,除了招募試驗對象的小冊子,有關植入晶片的資訊很少。
腦機介面有可能改變癱瘓患者的生活,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問題。專家表示,Neuralink 沒有按照醫界慣例和學術期刊的要求登記臨床研究,外界質疑其透明性[ii]。分享臨床試驗資訊的重要性在於,不僅可幫助其他研究人員了解與其研究相關領域,還能改善患者護理;學術期刊也有助導向正面結果[iii],防止研究人員習得不成功的經驗。
生物倫理學智庫黑斯廷斯中心(Hastings Center)研究員示警,馬斯克的「話題科學」雖然越來越普及,但並不是真正的實證科學[iv]。他們提醒外界不要把擁有龐大經濟利益的單位,作為唯一的資訊來源。
專家並指出,一般由政府機構或慈善團體資助的科學研究,目的是促進公共利益。然而,Neuralink 私募股權的研究模式在科學領域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會以利益為優先考量,這可能與患者的最佳利益衝突。
根據路透社報導,2022年美國農業部調查Neuralink是否涉及動物虐待[v],雖未發現違規行為。但Neuralink在2019年自行呈報一次「不良手術事件」。另外,交通部因Neuralink違反運輸危險物質(包括易燃液體)的規定而處以罰鍰。
恐遭駭、難換零件 專家提出多項質疑
腦機介面宣稱可幫助殘疾患者獨立溝通或移動,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但無論出於何種好意,醫療介入仍可能產生無法預期的後果。
對於腦機介面的安全性,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特別擔心患者身分遭竊、密碼被駭和勒索的可能性,尤其設備號稱可讀取患者的想法,患者的自主權[vi]恐被第三方操縱。
專家指出,醫學倫理要求醫生救助患者,同時要盡量減少潛在的傷害。腦機介面除了錯誤和隱私風險,由於植入腦中的零件不易更換,可能產生不利影響[vii]。
在考慮任何侵入性醫療介入措施時,應在患者、提供者和開發者之間取得風險和益處之間的平衡。以現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準而言,永久植入晶片的好處必須巨大有效,才能證明未知風險是合理可接受的。
馬斯克發下狂言:協助人類「跟上」AI
目前Neuralink 的試驗主要針對癱瘓患者,然而馬斯克宣稱,他的腦機介面的最終目標是幫助人類,包括健康人類,「跟上」人工智慧的腳步。
專家指出,這引發了醫學倫理的另一個核心原則疑慮「正義」,如果只有富裕的公民才能獲得超強腦機融合(supercharged brain-computer synthesis),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
更令人擔憂的是,雖然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腦機介面對於身心障礙者有幫助,但由於缺乏研究經費而逐漸變得無法使用。對於仰賴研究設備維生的患者[viii]來說,研究結束後失去存取權,恐面臨毀滅性的絕望。
這凸顯了一個棘手問題「獲得FDA全面核准前,提供早期突破性醫療介入措施,是否符合道德?」專家認為,這仍需要明確的道德和法律指引,以確保Neuralink大腦晶片等科學創新技術,能在病人權益和社會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
[iii]https://ssur.cc/wzyxSssL
[iv]https://ssur.cc/HQKG8NQH
[v]https://pse.is/5nbfam
[v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2419-x
[vii]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0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