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12年度保育研究成果及新書發表會

天祥遊憩區與猴共好計畫,推動與猴共好「食物不外露、不餵食、不接觸、不挑釁」新四不。(太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護及保育園區內各項珍貴人文及動、植物等資源,每年均進行多項保育研究調查計畫。一一二年度完成二項研究調查成果,包含:「大清水暨廢棄礦區周邊山域野生哺乳動物種類與豐度監測」、「太魯閣國家公園低等植物調查暨專書」。另結合「天祥遊憩區與猴共好」計畫推動,於六日假遊客中心辦理一場保育研究成果及新書發表會活動,期透過轉化成出版品及經營管理等面向,分享國家公園資源保護、經營管理等之成果。

「大清水暨廢棄礦區周邊山域野生哺乳動物種類與豐度監測計畫」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翁國精教授主持,以自動相機監測樣區內的中大型哺乳動物豐度變化與種類,共記錄長鬃山羊、山羌、臺灣水鹿、臺灣野豬、臺灣獼猴、鼬獾、白鼻心、黃喉貂、黃鼠狼、赤腹松鼠、條紋松鼠、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等中大型哺乳動物。相比過去研究之物種紀錄,本研究增加了水鹿、條紋松鼠、大赤鼯鼠和白面鼯鼠的紀錄。監測成果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經營管理的參考。

天祥遊憩區的人猴衝突問題,主要起於不當之人為餵食、遊客食物外露與露天飲食等。獼猴習慣人為食物,進而搶食,造成人猴衝突事件升高。一一二年度天祥遊憩區與猴共好計畫進行系列宣導與環境改善措施,辦理獼猴宣導志工服勤及訓練事宜,提升遊客、志工及太管處同仁對臺灣獼猴基本知能及食物不露白的重要性,推動與猴共好新四不「食物不外露、不餵食、不接觸、不挑釁」。期望能達到人與猴共好,和諧共存。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苔蘚資源相當豐富,其中不乏有特色的物種。本計畫由農業部多樣性研究所楊嘉棟所長主持,並與助理姚奎宇共同完成撰寫及出版書籍《太魯閣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集結太魯閣九十種苔蘚與十二種地衣之描述,以圖文並茂及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本書已於國家書店、三民書局及五南文化廣場上架展售中。

苔蘚地衣圖鑑新書發表。(太管處提供)

本次成果發表會分享三篇簡報檔與二篇壁報檔放置於太管處官網提供連結,讓更多關心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育的民眾,能透過計畫主持人的精彩簡報及成果報告,瞭解各項保育研究新知。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