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府城廣角鏡〉馬英九不聽老人言?(上)

監察院前院長錢復(左)接受媒體專訪時說,馬英九似乎天生對年紀大的人反感。(中央社,資料照)
劉東皋

不久前,監察院前院長錢復接受媒體專訪時說,馬英九似乎天生對年紀大的人反感,雖會聽一些年長者建言,但做了筆記後回家就丟了。究其原因(之一),是因為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在馬小時候對他太嚴,以致他不愛和年長者交往,而偏愛和晚輩或比他年紀小的人交往。

錢復敘述馬英九不愛聽「老人言」的這段故事,讓筆者想起近十年前也曾聽過司馬中原的小兒子轉述過類似的說法。司馬中原與馬鶴凌私交甚好,等於也是看著馬英九長大的。然而,馬英九當了總統之後,在某些演講場合,司馬中原坐在前排,馬英九上台演講時雖會和他親切打招呼,但司馬中原有時趨前很想和馬英九談話,馬英九卻總從另外一頭一溜煙就走掉了。

馬英九不愛聽「老人言」的性格,是否與他父親在他小時候對他過於嚴厲有直接相關,除非他自己深入自省一番,否則連馬英九自己可能也不一定清楚。

不過,從人性的角度看,某些因緣際會當上最高領導者的人,通常都有這樣個性,也不只是馬英九如此。陳水扁時期,就有所謂的「童子軍治國」;蔡英文時期,若非為了派系平衡與爭取派系的支持,同樣也用了許多只會聽命行事、不會提出質疑、更不可能提出諫言的年輕人占據重要權位。美其名是培養年輕世代,實際上則只是喜歡滿足自己當老大的心態罷了。

人性底層的暗黑面,本就多喜歡聽甜言蜜語,不喜歡聽逆耳的話,即使逆耳的是忠言。掌握了權力的人常認為自己天縱英明,不必聽別人給太多建言;且不少當了領導的人,聽到下屬給他好的建言,可能還會惱羞成怒,覺得下屬怎麼可以比我聰明?即使這個下屬比他年長。

但真正好的領導人,通常會學習兼聽,也會聽取逆耳忠言。自古以來,類似老成謀國、老臣諫言的故事很多,這些故事,陳水扁、馬英九或蔡英文、李登輝都聽過,但人常是換了位子換了腦袋,無法反躬看到自己的個性上的缺陷。

唐太宗李世民用魏徵擔任諫議大夫、侍中、太子太師等職,就是知道「老臣」謀國的好處。蔣經國也知道用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等人才,也造就了台灣經濟奇蹟,這是知道「老成」謀國的好處。台灣改為總統直選之後,卻大部分用了一堆庸才與童子軍治國。

某位在不到四十歲就創建一家稍具規模的企業老闆曾被問及,為何會想要用一位比他年長的大學教授在公司當他的總顧問,他說,他進行各項投資時,常大膽冒進,但恐「衝過頭」,因此需要一位學識能力佳、思緒更周延的人幫他「踩剎車」;這是他聘用那位總顧問的原因。

(作者為中報雜誌社總編輯。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