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0Comments
肺癌病友憂鬱居冠 學長姐給溫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癌為我國重要癌症死因之一,研究顯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醫師指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現今晚期肺癌在治療上已有相當大的進展,以往晚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10-15%,但隨著醫療的進步,現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也能維持較佳生活品質。
初確診時帶給病友巨大衝擊與生命威脅,往往讓病友及家屬感到震驚、懼怕、甚至想逃避現實;若是演變成憂鬱情緒,更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狀,反而影響病友後續治療成效。
中國醫大附醫重症醫學中心主任夏德椿提到,臨床上,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對罹癌的恐慌與焦慮,多半來自於網路鋪天蓋地的資訊及未知的存活期,一旦陷入憂鬱情緒,將影響治療的預後。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楊政達指出,為提供晚期肺癌病友更完善治療與照護,肺癌團隊已從原有的核心科別,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腫瘤內科,逐漸延伸到診斷相關的科別,治療過程也會依據病友的需求,適時加入輔助的專科醫師,如中醫科的調理、皮膚科的副作用管理等;在心理層面方面,則會有諮商心理師加入,以降低病友負向情緒。
為協助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屬,「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推出《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藉由12名成功學長姐抗癌心路歷程,不乏超過5年甚至10年的故事,希望鼓舞初確診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屬,能更妥善調適心態,再透過完整治療策略,追求最長存活期,朝實現肺癌慢病化理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