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Asia 歡慶23周年推出全航線77折機票優惠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洲廉航AirAsia 歡慶23周年,宣布推出全航線130個目的地77折的機票優惠,以超值票價與消費者一起慶祝這個里程碑。(附圖由AirAsia 提供) AirAsia 喜迎23年周年慶,即日起至今(2024)年12月1日,推出明(2025)年一月六日至六月卅日期間出發的機票,台北出發直飛航線包含馬尼拉、沖繩、大阪、吉隆坡、沙巴(亞庇)、曼谷(廊曼)、清邁等七條航線,單程含稅TWD 2,117元起,高雄直飛航線包含馬尼拉、東京(成田)、吉隆坡、沙巴(亞庇)、曼谷(廊曼) 等五條航線,單程含稅TWD 1,770元起,同時強棒球賽中華隊獲得世界冠軍,趁這個歷史性歡樂時刻搭配AirAsia周年慶特價機票爆玩日本。 搭乘AirAsia X更可飛往非洲奈洛比、哈薩克阿拉木圖、澳洲雪梨等長程景點。此外,旅客只需購買額外服務(如託運行李、選座服務、機上餐點等),還有機會獲得300萬AirAsia積分點數。 AirAsia近期在2024 世界旅遊大獎(World Travel Awards, WTA) 上再次斬獲佳績,連續第12年獲得「全球領先低成本航空」殊榮,並連續8年榮膺「全球領先低成本航空機艙服務」。同時,AirAsia X也第二次榮獲「全球領先長途低成本航空」獎項,為集團年度表現再添亮點。

Read MoreRead More

多元國際物流獲頒AEO證書

(臺北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多元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於今(113)年11月經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認證,並取得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EO)資格;該公司許祐華經理於11月28日率AEO小組成員至臺北關領證,由該關關務長趙台安頒發證書並表達恭賀之意。 多元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10年,主要業務為倉儲配送。該公司許祐華經理表示,藉由導入AEO過程,可檢視公司安全體系,改善作業流程,提升服務品質,並貫徹落實倉儲業安全、迅速的核心價值,善盡企業社會安全責任,並持續致力於提升供應鏈安全及促進貿易便捷化,以達成永續經營之最終目標。此次在原定計畫時程內通過AEO認證,對臺北關AEO小組關員指導協助表達誠摯之謝意。未來多元國際物流也將秉持AEO的精神,持續推動並提供優質安全的服務。 臺北關表示,海關持續與其他國家簽署AEO相互承認協議,使我國貨物在他國亦能享受快速通關便捷之有利環境。目前我國已與美國、新加坡、以色列、韓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紐西蘭及瓜地馬拉完成AEO相互承認協議之簽署,凡是我國安全認證優質企業業者之貨物出口至上述國家,均可享有降低進口貨物查驗比率等快速通關優惠。 該關進一步表示,業者導入AEO制度,除可全面檢視公司作業程序及提升安全風險預防對策外,亦使公司各項安全機制更臻完備,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歡迎優質供應鏈業者加入AEO認證行列。業者如需進一步瞭解申辦優質企業相關規定,請洽該關業務二組服務課(03)383-4265轉分機3630、3640及3680,或瀏覽該關網站(https://taipei.customs.gov.tw)「優質企業AEO專區」。

Read MoreRead More

S&P Global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7% 與上月預估持平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發佈當前經濟情勢概況,在國外經濟方面:隨全球通膨逐漸減緩,貨幣政策更加寬鬆,將有助活絡全球經貿動能,惟11月美國大選落幕,政策不確定性升高,恐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變數。根據國際預測機構S&P Global於11月15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2.7%,與上月預估持平。 在國內經濟方面,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商機持續拓展,帶動我國10月外銷訂單、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增4.9%及9.3%;民間消費方面,10月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5%,主因受颱風肆虐影響,加以上年同月比較基數較高所致;10月餐飲業營業額亦年減1.8%,主因颱風來襲影響門市正常營運,加以假日天數少於上年同月所致。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風險、美中科技爭端等因素持續干擾全球經貿成長步伐,恐抑制外銷接單成長,惟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國內半導體高階製程、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需求擴增,加上年終備貨需求漸次釋出,均有助於支撐接單動能;零售及餐飲業受惠雙11購物節登場,天候轉涼帶動禦寒商機,加以業者配合國際賽事推出周邊商品及促銷優惠下,預期年增率轉呈正成長。

Read MoreRead More

歐盟擴大對伊朗制裁重點打擊關鍵航運路線零部件轉移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歐盟擴大對伊朗的制裁,重點打擊包括伊朗、俄羅斯等關鍵的航運路線和零部件轉移。 外電消息,歐盟委員會表示,已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IRISL)及其董事穆罕默德·禮薩·基亞巴尼(Mohammad Reza Khiabani)等列入制裁名單。新的制裁針對用於運輸伊朗製造的無人機、導彈以及相關技術和部件的船隻和港口,其中包括禁止與受制裁個人和實體擁有、經營或控制的港口和船閘進行任何交易。 據悉,歐盟還制裁了三家俄羅斯航運公司,理由是“這些企業跨越里海運輸包括無人機零部件在內的伊朗武器,為駐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提供補給”。 伊朗外交部強烈譴責歐盟和英國針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等實體施加制裁,稱其做法毫無根據、違反國際法標準,也違反了英國等國家在伊核協議中的承諾。伊朗同時駁斥歐盟和英國關於伊朗向俄羅斯出口彈道導彈的言論,稱歐盟和英國以此為藉口向伊朗施加制裁缺乏合法性、缺乏法律和邏輯基礎。歐盟和英國針對伊朗民航和航運公司等施加制裁,嚴重侵犯伊朗人民的利益和基本權利,同時強調航行和海上貿易自由是國際海洋法基本原則之一,歐洲各方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負有責任。 歐盟委員會方面則表示,由於德黑蘭支援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歐盟擴大了對伊朗的制裁。  該委員會已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航運公司(IRISL)及其董事穆罕默德·禮薩·基亞巴尼(Mohammad Reza Khiabani)等人列入制裁名單。歐盟還制裁 MG Flot、VTS Broker 和 Arapax 等三家俄羅斯航運公司,因其跨越裡海運輸包括無人機零部件在內的伊朗武器,為駐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提供補給。

Read MoreRead More

運研所座談會剖析貨櫃航線新趨勢 聚焦南向商機

座談會現場照片。(運研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以下簡稱運研所)召開「海運國際資料庫議題分析成果交流座談會」,針對我國與南向國家貨櫃定期航線之變化概況與海運界進行座談,透過數據解析,具體掌握我國與南向國家對外航線部署狀況,同時簡介運研所海運資料蒐集應用概況,了解產官學研界之資料分析需求,出席單位包括交通部暨所屬相關機關(構)、海運業者及其公協會、國內海運相關系所等共16位參與。 運研所分析2017年到2024年各年我國與包括越南、泰國、菲律賓等15個南向國家的貨櫃定期航線資料,此15國跨遠東、南亞、紐澳大洋貿易區,連同我國的高雄、基隆、臺中、臺北4港,共計約193港,2024年第2季對外航線總數約497條。整體對外航線總數呈成長趨勢,而我國的對外航線數雖略降,但連結遠東區域以外的主航線平均總運能、平均週運能與平均最大船型的成長幅度則高於全球以及15個南向國家的平均值,顯示我國港口對此類航線仍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與競爭力。 我國及與南向15國2017-2023年第2季對外航線數。(運研所提供)   運研所長期蒐集全球貨櫃海運航線數據,並邀集海運專家學者進行充分討論,每年都會就當年度貨櫃海運市場的重要變化提出報告,俾提供交通部及部屬航港相關單位能迅速且精準地掌握國際貨櫃定期航運趨勢,進行政策的評估分析與調整。每年年終並會舉辦座談會,向政府相關單位、產業及學術界介紹資料分析的成果,藉此與各界交流,並蒐集業界的分析需求,精進資料分析的實用性,讓我國的海運政策規劃能力更為堅實。

Read MoreRead More

航港局主辦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今登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今(29)日在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三樓國際會議廳登場,本次論壇包括專題演講及兩項主題論壇。 該論壇專題演講由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以﹁永續海運、智慧前瞻﹂擔任主講,兩項論壇則包括了: 一、打造淨零永續航運-由財團法人驗船中心謝謂君董事長主持,分別由裕民航運吳巨聖副總經理以﹁國際脫碳浪潮-碳稅機制與綠色海運走廊合作﹂、財團法人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以﹁永續綠能新世代-從替代燃料論航運韌性經營﹂、中華海員總工會章烈忠理事長以﹁海運勞動力賦能-淨零人才培育﹂為題與談 二、航向海運數位新紀元-由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秦玉玲名譽理事長主持,分別由陽明海運鄭正雄技術長以﹁海運選大AI時代-船隊數位升級挑戰﹂、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周顯光執行長以﹁智駕啟航-國內外新科技船舶研發應用﹂、臺灣港務公司鄭淑惠業務副總經理以﹁數位創新競爭優勢-港口社群系統/PCS建構與布局﹂為題與談。 綜合座談主題﹁擘劃海運轉型新篇章﹂由交通部航港局陳賓權副局長主持,裕民航運吳巨聖副總經理、財團法人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周顯光執行長、臺灣港務公司鄭淑惠業務副總經理與談。

Read MoreRead More

長榮海運與新加坡港務集團共同投資設立貨櫃碼頭

榮海運公司與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日簽約共組合資企業。(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與新加坡港務集團(PSA)簽約共組合資企業,以投資新加坡港貨櫃碼頭,強化雙方營運效益及碼頭作業產能。 長榮海運指出,該貨櫃碼頭預計將於2024年底開始營運。這項戰略合作關係可讓長榮海運日益擴展的全球運能,在新加坡獲得長期穩定的碼頭作業效能。 長榮海運表示,也與PSA也將同時持續深化雙方合作關係,提升雙方營運效率,共同推動數位創新,並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透過雙方致力於提升作業技術與創新合作模式,提供顧客更加卓越的運輸品質。 PSA國際港務集團東南亞區域總裁郭瑞龍表示,PSA很高興能與長榮海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長期合作關係基礎上,滿足航運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通過整合彼此的服務及優勢,這一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將為雙方擴大商業利益及合作價值。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環保船舶與高效能碼頭是長榮海運營運的核心,隨著公司業務拓展,也不斷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在全球重要地點建立符合營運需求的碼頭,在經過各方努力與支持,長榮海運與PSA的首個合資碼頭終於落成,填補了長榮海運在亞洲的重要拼圖,也為雙方未來在全球的深入合作展開新篇章。

Read MoreRead More

國3南向台南柳營段連2起車禍 3人輕傷送醫

  國道三號南下台南柳營路段晚間發生小貨車和自小客等四部車的車禍,有三人受輕傷,傷者已送醫救治。(民眾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國道三號南向台南柳營路段二十八日晚間發生兩起車禍,其中一起為小貨車和自小客等四部車事故,有三人受輕傷,傷者已送醫救治,至於肇事原因由國道警方調查釐清中。 二十八日晚上六時卅八分,在國道三號南向三百二十四點一公里(台南柳營路段)發生車禍,消防局獲報出動人、車前往救援。 國道警方獲報派員到現場處理,發現係兩起交通事故,其中內側和中線為小貨車和自小客等四部車的事故,有三人受傷,傷者都被送往醫院救治,另一起為兩車追撞事故,撞擊後停在外側路肩,還好無人受傷。 國道警方說,交通事故因駕駛受傷送醫救治,酒測值及相關肇事原因尚待釐清確認,呼籲用路人開車務必注意車前狀況,切勿分心或疲勞駕駛,並應保持良好精神及專注力,以免一時疏忽或分心,造成自己及其他用路人之危害。

Read MoreRead More

華航認養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 提倡保育共創永續

中華航空認養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穿莓」十月底生了一隻天蠍寶寶,華航建議取名為「梅寶」。(中華航空/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華航空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認養穿山甲,穿山甲「穿莓」十月底生了一隻天蠍寶寶,目前台北市立動物園正舉辦命名活動,十二月八日前民眾都可上官網參加票選,華航為穿山甲寶寶取名「梅寶」參加評選,寓意為希望常面對生存威脅的小穿山甲能像梅花一樣堅韌。 華航表示,二十八日也邀請桃園百吉國小師生參觀動物園,華航總經理高星潢也陪著小朋友們參觀,期盼投入實際關懷,幫助學生擁有社會平等教育的機會;同時透過園方的專業導覽,與校長王連進和小朋友們一起認識動物、了解相關保育知識,共創永續。 華航指出,二00二年引領國內航空及運輸業之先,發布企業「森林暨生物多樣性保育承諾」,並簽署「白金漢宮保育宣言」致力提倡禁運非法野生動植物,並全面禁用保育類動植物食材。華航更響應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福爾摩沙北回歸線永續軸帶計畫」,協助行銷台灣觀光及生態旅遊。 華航認養台北市立動物園穿山甲,呼籲各界一起保護並復育野生動物。(中華航空/提供)   華航指出,穿山甲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個性低調、溫馴又膽小,但因人們誤迷信其鱗甲有治療奇效,造成牠成為全球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類動物,現今數量急遽減少,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面臨即將絕滅的「極度瀕危」生物。華航期盼藉由認養行動拋磚引玉,呼籲社會大眾一同關心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Read MoreRead More

林口長庚全方位推動國際醫療 獲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肯定

林口長庚醫院榮獲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自2016年起辦理國際醫療典範獎,以表彰各界卓越推動國際醫療服務的個人和團體。本年度林口長庚醫院因提升國際醫療技術交流方面成果卓著,獲得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的肯定。 林口長庚醫院自創院以來除致力於提升國民的健康,亦重視國際事務之推動與發展,歷年均持續就醫療、教育、研究、援助、交流等多面向國際事務進行推動,期以醫療軟實力協助我國拓展醫療外交。為協助海外人士來台就醫,林口長庚自2012年即成立「國際醫療中心」專責提供海外病人來台包括預約、就醫諮詢、視訊安排、療程規劃、簽證辦理、境內交通及住宿安排等的完善服務與就醫關懷。 林口長庚的國際醫療服務係結合各科專業醫療團隊,除著重重難罕症的尖端治療外,近年亦導入質子、交感神經重建手術等各項領先國際的優質醫療技術。疫情前服務總人次已達每年3萬人次,遍及122個國家;疫情期間亦持續提供線上諮詢,並配合新南向政策著重對東南亞的推廣,目前東南亞各國來台就醫人次已佔整體國際醫療服務量之4成。 秉持創院院長羅慧夫醫師的理念,林口長庚自1998年起即長期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進行海外義診,以「train the trainer」(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理念,除在海外進行短期義診並至當地實地教學外,亦協助培訓23個國家成立顱顏醫療團隊;近年林口長庚海外義診醫療團之服務範圍更擴展至緬甸、馬來西亞、不丹及帛琉等國,積極運用醫療專業關懷國際社會。另自1990年迄今,全球已有將近4,600名來自110個國家,包含醫師、護理、放射等各職類的醫事人員至林口長庚共21個部門接受訓練。林口長庚亦為台灣唯一之美國顯微重建醫學會、國際頭頸腫瘤學會聯合會、達文西機器人手術訓練等國際級訓練認可基地,2023年並開設全台最大的手術技能訓練中心,亦設有國際代訓人員獎學金制度,獎勵各國優秀醫事人員前來學習,致力國際人才培育。 林口長庚亦自2019年度起承辦衛福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計畫」,主責馬來西亞,以「醫療品牌行銷」、「國際醫療服務提供」、「人才培訓」及「產業連結」為主軸,進行與馬來西亞當地機構之醫衛合作;2023年1月更偕同台灣14家廠商,在馬來西亞檳城設立新南向最具規模的一站式展示及服務據點-台灣特色醫療科技產品推廣中心(TAMC),落實以醫帶產,透過醫療與產業整合帶動產業鏈發展,擴大台灣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表示,林口長庚醫院近年來不論在國際醫療服務、義診、教學、研究等方面之作為均深獲國際肯定,亦藉各項國際交流合作成功提升台灣能見度,未來亦將持續以醫療實力協助推升台灣的國際影響力。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