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竹警關懷基層員警心理健康 邀精神科醫師演講

蘆竹分局邀請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田心喬為員警講授課程。(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今(2024)年至今己發生多起員警疑似情緒問題導致多起不幸事件,引發各界關注警察人員心理健康。對此,桃園市蘆竹警分局昨(23)日邀請到平時關注第一線員警心理健康,目前任職於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的精神科主治醫師田心喬為員警講授課程,以「壓力調適及適應~從自律神經來看心理健康」為題,透過實務上案例解釋自律神經引發的生理現象發現心理壓力,以生動活潑的講授方式,與在場基層員警分享當壓力來臨時如何去了解自身壓力、接受壓力並將其排解。 蘆竹分局提到,基層員警平時勤務繁重,每每保護民眾生命、身體、財產安全的同時,犧牲的卻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及家庭,蘆竹分局為了提早關懷防範,持續推動員警定期健檢、自我量測心理及情緒指標等身心健康自主管理,同時舉辦各項活動及鼓勵員警多從事運動及正當休閒活動、以實際行動發現及解決員警身心問題,持續精進「關老師」的功能。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田心喬利用此次專題演講的機會引導員警了解、面對、解決壓力。(圖/警方提供) 蘆竹分局林鼎泰表示,警察工作不分晝夜,還要面對治安、交通、預防犯罪、為民服務等各類型挑戰,極為辛勞,因此特別感謝田心喬利用此次專題演講的機會引導員警了解、面對、解決壓力,維護身心健康。

Read More

2因素常使「思覺失調症」延誤就醫、中斷治療!專家推1方法助穩定控制

相較於過去,思覺失調症病友接受治療的比例已有上升,不過「汙名化」的問題還是持續造成影響,許多人擔心被貼標籤而不敢前往就醫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A同學就讀中部升學率優異的高中,但高三時升學壓力大,思覺失調症病發,被迫停止學業住院治療,住院期間規律服藥症狀漸漸穩定,但出院後又經常忘記吃藥而復發,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的他不得不再次休學入院。由於反覆發作,病友與家屬在跟醫師討論後,將口服藥改為長效針劑,不怕忘記,用藥更規律,症狀也更穩定控制。 後來A同學不只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更考上了研究所,現在還能穩定工作,成為社會的中堅份子,展現自我才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表示,許多思覺失調症病友都有類似的情況,但在長效針劑治療下,穩定控制疾病,不僅能回歸社會,也能考慮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呼籲病友不要怕,應盡早發現與諮詢醫師,盡早治療。 思覺失調症影響大腦功能 把握黃金治療期持續治療 5月24日是世界思覺失調日,朱柏全主任表示,思覺失調症平均發病年齡約在20歲左右,發病後會產生妄想、幻聽幻覺、思考跳躍、缺乏動力等症狀,影響就學及工作,對於大腦本身的功能也會有影響,從臨床經驗、國內外研究都可發現,它對大腦的認知功能會造成一定的衝擊、障礙。 朱柏全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無法完全痊癒,但若持續治療、穩定控制,能讓整體症狀消失、功能恢復,使病人回歸社會並穩定生活,最晚在診斷後5年內的「黃金治療期」應及早治療,幫助讓大腦的傷害降到最低,治療效果也比較好。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 2因素常影響患者就醫、治療 1方法助穩定控制病情 但是,許多因素容易影響思覺失調症病友及早就醫診斷與規律治療的意願,朱柏全主任提到,第一點就是「汙名化」,第二點則是跟「藥物」有關。 過去,思覺失調症傳統藥物副作用大,病人常會排斥治療,現在有第二代藥物,副作用減少,症狀能有更好的改善,病患治療的意願也更高。第二代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有分為口服與長效針劑,但朱柏全主任表示,許多病友使用口服藥時,常有斷藥、漏藥的情形,大腦中有效藥物濃度不足,導致症狀不穩定、復發,甚至多次出入急性病房。照顧者也會因天天提醒和勸誡病友按時服藥,引發衝突與口角。 為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國內外醫界都將長效針劑列為主要的治療選項,台灣健保更編列專款鼓勵優先使用。朱柏全主任表示,台灣本土及國外研究都發現,使用長效針劑的思覺失調症病人,不但急性復發與住院、死亡風險降低,照顧者的花費時間與經濟開銷等負擔也明顯下降。 打針代表疾病變嚴重?治療舊思維需改變 隨著藥物進步,民眾對治療的思維也應隨之改變,朱柏全主任指出,許多民眾常會以為口服藥改為長效針劑是因為疾病嚴重,但這已經是20年前的舊思維,現在長效針劑和口服藥一樣都是第二代藥物,並不是因為疾病嚴重才要打針,而是因為它比口服藥更方便,藥物血中濃度也更穩定,可達到更穩定的治療。 相較於過去,思覺失調症病友接受治療的比例已有上升,不過「汙名化」的問題還是持續造成影響,許多人擔心被貼標籤而不敢前往就醫。對此,朱柏全主任再次強調,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生病的疾病,治療有黃金時間,應早期治療,其概念跟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一樣,希望病人能夠持續治療、穩定控制並回歸社會。 民眾若發現家中孩子或親友有思覺失調的類似症狀,千萬不要遲疑,應先進一步就醫評估。而台灣精神醫學會也透過「改變,讓我們走的更長」衛教影片(https://youtu.be/26Byi2_W7tg?si=qIbLUMJhOn2vBN5g)、診間海報、衛教小卡等進行衛教宣導,希望幫助民眾更了解思覺失調症、提升病患及照護者對用藥的認識,及早接受治療、及早重返一般生活。

Read More

桃市增設20路口科技執法 6/1起正式開罰

行政院專案核定6530萬元補助桃園市建置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行政院專案核定6530萬元補助桃園市建置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預計將於本(113)年6月1日正式啟用。桃園市交通警察大隊說明,該專案調閱相關「交通事故及違規件數」,分析「員警執勤難易度」及「交通工程完善度」,與各轄區分局溝通研商後,擇定20處建置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包含桃園區7處、中壢區3處、八德區2處、楊梅、新屋、大園、大溪、平鎮、龜山、龍潭及蘆竹區各1處,共計20處,目前執法設備宣導期,預計於6月1日正式執法。 交警大隊提到,此次建置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各路口分別可以偵測2到4種不等的違規項目,包含駕駛人超速、闖紅燈、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駛、機車未依兩段式左轉、機車行駛禁行機車道、直行車佔用轉彎專用車道,以及在多車道左、右轉彎未先駛入內、外側車道行駛等多種功能。透過於易肇事、違規路口增設交通科技執法設備,形同無形警力全時段執法,將能大幅提升執法強度與效能,期能藉此促使民眾養成遵守交通規則觀念,並減少桃市各類交通事故發生,避免憾事發生。 桃市建置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各路口分別可以偵測2到4種不等的違規項目。(圖/警方提供) 交警大隊表示,另為充分告知民眾該路段設有科技執法設備,避免不必要民怨,各科技執法路口均設有告示牌,於此次專案建置時將原取締行向設置告示牌1面,增設為路口各行向共4面告示牌,以提醒民眾駕車應遵守各項交通法規,科技執法建置點除於交警大隊官網公告外,亦透過LINE,以PDF檔案方式轉發民眾廣為宣傳。 交警大隊表示,此次新增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包含桃園區國際路二段與大興西路三段路口、復興路與民生路口、三民路二段與春日路口、中山路與上海路口、三民路二段與民生路口、春日路與民光東路口、三民路三段與永安路口;中壢區延平路與中美路、中華路一段與成功路口、環中東路與普忠路口;八德區建德路與豐德路口、中華路與永豐路口;新屋區台61線與中山西路三段路口;楊梅區中山北路二段與梅獅路一段口;大園區西濱路二段與民生路口;大溪區台3線、台4線與大鶯路口;平鎮區中豐路與延平路一段口;龜山區中正路與萬壽路一段口;龍潭區大昌路二段與五福街口;蘆竹區中正路與南山路一段路口。 關於強化行人安全維護部分,警方說明,桃市現已啟用33處未禮讓行人科技執法,此次專案將再新增3處,於6月1日正式執法後將有36處未禮讓行人科技執法,統計今年1至4月取締路口車不讓人計6119件,同期比較增加3747件、上升158.0%;取締行人違規計631件,同期比較增加401件、上升174.3%;其中科技執法設備取締車不讓人計3784件,同期比較增加1118件、上升238.46%。今年底將再啟用29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並滾動式評估實施成效,以敦促用路人養成遵守交通規則之優良習慣,以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桃園男童被父親逼脫光罰站 黃瓊慧再爆:哥哥也被家暴

桃園市議員黃瓊慧質疑社會安全網根本魚死網破,呼籲張善政市府應深刻檢討通報流程,(圖/黃瓊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議會今(23)日進行市政總質詢,民進黨籍市議員黃瓊慧針對本(5)月9日桃園區王小弟遭家暴案提出討論,黃瓊慧質疑社會安全網根本魚死網破,呼籲張善政市府應深刻檢討脆弱家庭通報流程, 黃瓊慧提到,本日9日,位在桃園區某社區發生虐童案,一位小學二年級的王小弟,長期遭受爸爸及繼母家暴、精神虐待、不給餵食,還逼他全身脫光在家門罰站、罰跪及抄寫心經。王小弟太害怕所以裸體走到社區大廳,向鄰居及警衛求救。 黃瓊慧表示,王小弟整起案件是因為有熱心鄰居和警衛陳情,且平時經常關心弟弟,看他身上偶爾有不明瘀青,還常常整天僅靠營養午餐果腹,所以鄰居自己看不下去撥打113、110通報數次,但鄰居完全不知道社會局處裡的後續,爸爸還是持續對王小弟家暴。 黃瓊慧再向張善政揭露,其實王小弟的哥哥,一樣被爸爸家暴,去年被爸爸丟在空屋,還讓他獨自走好幾公里,去年8月哥哥就有被警方通報,但社會局卻是10月才知道該家庭狀況,如果去年就確定是脆弱家庭,為何王小弟到現在5月才被安置,指出市府針對脆弱家庭的通報流程就是有瑕疵。

Read More

30株「國旗蘭花牆」桃機第二航廈登場 展現熱情活力迎接旅客

蘭花上呈現各友好國家國旗的代表色,不但展現台灣農業科技實力,也象徵台灣與友好國家的深厚情誼。(圖/機場公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國際機場為國家最重要的對外門戶,更是外國旅客造訪台灣的第一站,具有展現友好與熱情款待的雙重意義,即日起機場公司在第二航廈接機大廳布置「豐饒福爾摩沙」國旗蘭花牆,展出30株採奈米噴染設計友好國家國旗的蘭花,以溫暖與友善歡迎國際友邦,也讓造訪台灣的旅客在國門就可感受到桃園機場的活力與熱情。 機場公司表示,第二航廈接機大廳布置的國旗蘭花牆,是由參加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外賓的國旗為主軸,運用獨特奈米噴染技術在盛開的蘭花上,呈現各友好國家國旗的代表色,不但展現台灣農業科技實力,也象徵台灣與友好國家的深厚情誼。國旗蘭花在就職國宴中驚豔國內外賓客,為讓更多民眾欣賞蘭花之美,由農業部及農糧署輔導,社團法人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規劃策展,自即日起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接機大廳展出,傳達台灣的友善,讓旅客從國門即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溫暖。 盛開桃紅色蝴蝶蘭大型盆景讓接機民眾紛紛合影打卡。(圖/機場公司提供) 機場公司提到,「豐饒福爾摩沙」國旗蘭花牆不僅吸引外國旅客駐足,找尋自己家鄉國旗,對於親眼見到國宴蘭花覺得很幸運;盛開桃紅色蝴蝶蘭大型盆景也讓接機民眾紛紛合影打卡,感受蘭花之美與台灣豐富的生命力。機場公司也指出,台灣蘭花品質驚豔全球,桃園國際機場更是空運花卉出口的重要樞紐,精緻農業實力與運輸效率為台灣創造「蘭花王國」的美譽,希望桃園機場旅客能與國宴嘉賓一樣欣賞美麗蘭花,感受到桃園國際機場的熱情款待,同時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麗。若想了解更多國旗蘭花展覽資訊可至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粉專。  

Read More

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成立5周年 展現產官學研合作成果

中原大學「智慧領航、五您同行」示範產線五周年成果展示暨捐贈儀式,產業學界共襄盛舉。(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中原大學建置產業人才培育基地「知行領航館」迄今已屆滿五年,昨(22)日、今日舉行「智慧領航、五您同行」示範產線五周年慶活動。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過去五年的技術發展。業界廠商包括西門子及大塚資訊科技捐贈軟硬體,台中精機、凌羣電腦及瑞擎數位現場展示產學合作成果,而凌羣電腦和瑞擎數位更協助中原大學打造全國唯一的5G智慧製造示範產線,為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發展樹立嶄新里程碑。 中原大學表示,為因應台灣產業面臨第四代工業革命轉型之需求,2019年3月以「智慧製造」為重點,興建完成三層樓、1642坪之「知行領航館」並設置全國最完整的工業4.0自動化示範產線和服務場域,以跨領域的技術整合帶動產學創新並成為產業精英人才培育基地。五年來智慧製造研發中心執行產官學研計畫總金額超過1億2000萬元,來訪人數逾5000人。該中心於昨日上午在知行領航館舉行軟硬體捐贈和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為五周年慶揭開序幕。 中原大學「知行領航館」啟用五周年,邀請各界共同見證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的技術發展。(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及,為了促進智慧製造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西門子捐贈了NX Academic-Core&CAD及NX Academic-CAE&CAM 軟體授權提供校方開課、研究,並由大塚資訊科技提供技術支援,共同促進智慧製作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同時,中原大學也與多家公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台中精機將在示範產線場域內,進行全電射出機創新合作發展計畫,凌羣電腦及瑞擎數位將共同建置5G網路,為全國校園智慧製造示範產線唯一創舉。 台灣西門子軟體工業捐贈軟體,左起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主任陳夏宗、台灣西門子軟體工業技術總監陳松盈。(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主任陳夏宗在開場致詞時提及,特別感謝各界對中原大學及智慧製造中心長期來的支持,未來中心將執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精密射出成型模具產業智慧化製造設備加值計畫」,預計採購金屬3D列印機與精密五軸CNC加工機等高精密設備搭配相關數位轉型與智能化軟體,期望在多項軟硬體的升級下能提供國內模具產業發展高階製造技術更多服務,並透過產官學研的密切合作,協助產業的加速升級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 凌羣電腦、瑞擎數位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左起瑞擎數位經理賴家民、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主任陳夏宗、凌羣電腦經理楊子杰。(圖/中原大學提供)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蕭耀貴則說,肯定中原大學智慧製造研發中心對塑膠模具產業的貢獻,並期待未來進行更多的研發合作。 中原大學提到,昨日下午還有四場專題演講登場,第一位演講人是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講座教授高福榮,主題「Batch process automation, a thermo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example」,談到關於批次過程自動化的熱塑性成型的高層次數據建模分析與自動化控制以及新世代電容感測器的應用潛力,深受與會者好評。大塚資訊科技經理黃志杰則介紹了「基於西門子數位主線的先進機械工程」,向與會者展示了最新的數位化製造技術之優勢與潛力。凌羣電腦則展示了在智慧製造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並分享5G專網如何驅動工廠智慧轉型。中原大學機械系教授鍾文仁亦分享射出成型製程的AI自主代理人的專業見解。 中原大學進一步提到,今日則進行「綠色資安工作坊」,邀請中央大學、中原大學、工研院及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專家學者,針對在智慧製造產業發展時,企業面臨資訊安全及淨零碳排的挑戰與因應作為。一連兩天的活動不僅促進了產學研界的交流與合作,也為智慧製造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中原大學產學處表示,智慧製造研發中心針對模具與射出成型產業,從模具設計、加工、組裝至成型,打造專屬智慧製造解決方案。2024「智慧領航、五您同行」示範產線五周年成果展,也展現了台灣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優勢,中原大學期望能帶動更多國際跨域研究合作,提供學子實習實作的機會與場域,培育更多智慧製造人才。

Read More

28往生者今聯合海葬 桃園民政局曝環保葬件數逐年成長

桃園市殯葬管理所於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懷恩廳舉辦聯合海葬追思會。(圖/民政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桃園市政府今(23)日上午8時舉辦聯合海葬,由殯葬管理所於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懷恩廳舉辦追思會,為先行者默禱祈福,隨後家屬即搭乘專車前往竹圍漁港出海,將親人骨灰拋灑入海。民政局表示,今年共有28位先行者選擇海葬,以豁達姿態回歸大海。且為持續推廣環保葬,該局提供「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服務,預計年底上路,讓往生者得以依意願規劃身後事。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隨著殯葬觀念改變,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放下入土為安的傳統,選擇花葬、樹葬、海葬等環保葬,讓逝者以另一種永續的方式長存。桃園市自97年開始,與台北市、新北市聯合舉辦海葬活動,今年邁入第17年,迄今已服務422位先行者完成海葬心願;另外,樹葬也持續增加,108年樹葬件數為671件,112年則成長至1556件,近5年間成長逾2.5倍。 家屬自竹圍漁港出海,將親人骨灰拋灑入海。(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說明,為鼓勵民眾選擇環保葬,桃園市聯合海葬全程不收任何費用,家屬只要攜帶火化許可證及相關證明,即可報名。另外,民政局預計推動「生前預立環保葬意願登記」服務,讓民眾可於生前註記環保葬意願,往生後得以依自身意願處理身後事,相關執行程序已在研議,預計年底上路。 桃園市聯合海葬全程不收任何費用,家屬只要攜帶火化許可證及相關證明,即可報名。(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提及,為了提供良好的殯葬服務,市府持續更新殯葬設施,「桃園殯葬綜合大樓新建工程」編列16億5000多萬元經費,規劃設置禮廳、遺體處理中心、火化場、冷凍室、家屬休息室等,紓解殯葬設施量能不足情形,預計116年5月啟用;另「中壢殯葬服務中心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編列9億4000多萬元經費,規劃設置12座火化爐、191個汽車停車格及83個機車停車格,預計115年3月完工啟用。市府以人為本的精神出發,積極回應市民訴求,打造尊重生命、維持環境永續發展的幸福城市。 將親人骨灰拋灑入海,讓逝者以另一種永續的方式長存。(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補充,有關聯合海葬相關訊息,可電洽殯葬管理所桃園區殯葬服務中心03-3251569、中壢區殯葬服務中心03-4522944,或至民政局官網了解。

Read More

錯當三叉神經痛為牙痛!神經科助診斷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徹底解除疼痛

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痛主要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原因包括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血管硬化壓迫、腫瘤增生或病毒感染。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54歲林先生五年來三叉神經痛,需仰賴藥物治療,而近半年因面部右側與牙齦區域的間歇性疼痛加劇,還出現電擊般的麻木感,讓他無法自行飲食、刷牙,甚至連正常說話都感到劇烈疼痛。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門診徐賢達主任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小腦內的脊椎動脈嚴重壓迫三叉神經。執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後,林先生恢復狀況良好,生活品質獲得顯著改善。 單側臉頰、上下顎突劇痛! 未正確診斷恐被誤拔牙 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痛主要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原因包括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血管硬化壓迫、腫瘤增生或病毒感染。通常只會出現在單側,因輕觸、冷風吹拂、臉部運動都會使臉頰或上下顎出現如針刺、刀割般等突然地劇痛。由於人類口腔的感覺也是由三叉神經來傳導,所以常常會被誤認為是牙痛,而被誤拔牙齒。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幾乎「零」復發 適用藥物治療不彰病人 三叉神經痛並不會造成其他併發症,在臨床治療上一般以藥物為首選,透過抗癲癇藥物阻斷神經傳導,並藉此降低疼痛感,適用於患有多重共病或醫師評估不適合開刀的族群。但若是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就需考慮外科手術介入。過去通常會採用神經阻斷燒灼手術,結合電腦斷層定位,將一根細針通過顱底放到三叉神經中,再予以60至80度的熱能麻痺三叉神經中的感覺神經,但可能會造成臉部大面積麻木和咀嚼肌力減弱,而且在1至2年內神經新生後就可能復發。 顯微血管減壓手術不需切斷神經、且復發率趨近於零,醫師在高倍率顯微鏡與聽神經監測的輔助下,從後顱窩進入、撥開脊椎動脈,避開脆弱的聽神經,在動脈與三叉神經之間置入抗沾黏的人工墊片,減少血管對神經的壓迫。 不要以為只是牙痛 痛感擴張需進一步求診神經科 徐賢達主任提醒,三叉神經痛初期症狀與牙痛痛感相同,民眾若發覺疼痛範圍擴及臉頰、上下顎等區域,或是經牙醫治療仍未改善,建議至神經科做進一步的檢查,避免導致疼痛加劇。

Read More

「金屬膽道支架」6月健保給付!造福「惡性膽道阻塞」患者,提升醫療品質

為確保國民基本醫療需求和健康利益,健保署將持續爭取健保預算,努力將具有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需求的新醫材納入健保,建立更完善的癌症治療給付,以減少民眾經濟負擔。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為持續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除已納入大腸金屬支架及十二指腸支架之外, 6月起將再擴增給付新醫材「金屬膽道支架」運用於緩解惡性膽道阻塞。預估1年約4千多名癌友受惠,健保挹注約1.7億點。 「惡性膽道阻塞」透過置放支架 將膽汁引流至腸道緩解不適 健保署表示,惡性膽道阻塞的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導致膽道狹窄,或惡性腫瘤轉移造成膽管壓迫所導致,病人可能出現黃疸、皮膚癢、腹痛、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臨床上治療膽道阻塞,採手術切除腫瘤,亦可使用引流管將膽汁導引至體外,或置放支架將膽汁引流至腸道,緩解病人不適症狀。 「金屬膽道支架」健保給付 支架暢通率較佳、降低再介入次數 膽道支架材質可分為塑膠膽道支架和金屬膽道支架。為提升癌症照護品質,委託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進行醫療科技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在無法切除或臨界可切除的惡性肝外膽道狹窄病人,「金屬膽道支架」相較健保原給付塑膠膽道支架具較佳的支架暢通率、延長暢通時間,同時可降低再介入次數,提升臨床療效及品質。 經113年3月份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特材部分)討論,自113年6月1日起將金屬膽道支架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健保署特別感謝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提供專業意見,共同為提升病人安全及醫療照護品質努力,讓醫師依病患病情選用合適醫材種類,增加治療選擇。 持續爭取健保預算 建立更完善的癌症治療給付 石崇良署長表示,為確保國民基本醫療需求和健康利益,健保署將持續爭取健保預算,努力將具有實證效益且臨床治療需求的新醫材納入健保,建立更完善的癌症治療給付,以減少民眾經濟負擔,並增進醫療價值與民眾健康。

Read More

大義覺迷》地震地震!別怕,再大一點就都更了!

無論為人民居住品質、居住安全,或經濟發展計,都應全面實施都更;但是我們的政府、專家學者,及眾多老百姓都只會唉聲嘆氣,大有為的政府你們究竟在幹甚麼呀?都更就真的只有靠地震嗎?(中央社) 作者/王建煊 人類居住的地球並非都是平靜安穩,天然災害地震、洪水、颱風、火山爆發、瘟疫…太多太多了,倒霉中獎,就完蛋。我今年86歲了,對我來說,並沒有遇到甚麼了不得或擔心害怕的天然災害,但對於地震降臨時,心中仍有不知所措的恐慌,使人感到自己真的十分渺小。 地震時,自己會一直想:接下來不知會發生甚麼事?時間就在不知、擔心、害怕中一分一秒鐘度過。像今年4月花蓮發生7.2級地震來說,夜裡睡在床上,妻子抓住我的手,以恐慌的聲音說地震,地震!我也只好抓著她的手,略給她一點安慰,別無他法。 下床跑嗎?跑到哪裡去?天花板,電燈會不會掉下來,砸到我們;聽說跑到廁所比較安全,因大樓房子倒了,等待救援時可以找到水喝,種種高明的胡思亂想都出現了,但仍找不出能付諸行動的保命動作;最後我想到的方法是兩人睡一個枕頭,另一個枕頭蓋在兩人的頭上,萬一有東西掉下來,頭部傷害會輕一點,或許不致馬上死掉,其他就都不管了,因為也無他法。 確實是管也管不了!2010年海地地震死了一萬人,1976年7月28唐山大地震死亡24-65萬人,台灣的921大地震死亡2,000人。天災的來臨雖然管不了,但想辦法管一管,總還是會讓傷害減少一點。 例如前面提到的,夜睡床上地震時,用一枕頭蓋在頭上,萬一有東西剛好落在頭上,不致立刻喪命,看似無用的小動作,總比一切聽天由命要好一點,上天是不會看顧懶人的,你說不是嗎? 這篇《大義覺迷》,王老先生為甚麼要大談地震呀?因為地震雖然凶狠,甚至防不勝防,但有防備總還是好一點。例如地震時我們常看到許多年歲已久的大樓,整棟倒塌,死傷無數。因為這棟大樓跟我一樣是逾齡老朽,風吹草動,就會倒掉,但是現在大家居然無視這種風險! 這種隨時會有危險的高齡30年老屋,全台灣共有483萬戶,其中半數247萬戶因為過於老舊,房屋現值未達課稅門檻而免徵房屋稅。政府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人命關天的事呢?答案是有,但沒有屁用!為此政府訂有「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但20多年來,核准的危老重建的房屋僅2,988件。大家在談危房重建時面臨諸多問題,專家們分析原因有四:法令見解不一、制度不夠完整、務實面不夠、人性貪婪杯葛,以致整合過程曠日費時。在各方皆無解時,大家想出的最快最佳的解決方法,就是拜託「地震」先生來一次大地震,這些危樓就都可以重建,新住戶就可免掉地震的死亡恐懼了。 這個問題,在馬英九先生任台北市長時,我就關心到了。有次我對當時的馬市長說,老舊房屋更新趕快做,否則一旦遇到大地震那就災難無窮了;當時馬市長的回答我現在仍記憶猶新,他用很誇張的語氣說:啊!這太困難了,我們累得半死,也只做了幾件而已。當然有困難,其中尤其有少數所謂的釘子戶,條件拉得高高的,否則就不簽字、不同意,都更就這麼擱置在那裡。 一直到現在我還遇到一些朋友,有這樣的問題,他們說搞了快20年了,還沒有下文了,看樣子自己死了,還不會有結論。我安慰他們,不要心急,已等了幾十年了,就再等等,有天地震來了,房子倒了,都更就有望了!他們說,我們現在已年過80歲,等不到了。我說沒有關係,總有一天會重建的,新房就留給兒孫住嘛! 大家都知道,建築業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大家想一想,建棟房子幾乎涉及各行各業,所以建築業一發達,各行各業都水漲船高,繁榮起來;所以無論是為人民居住品質、居住安全,或經濟發展計,都應全面實施都更;但是我們的政府、專家學者,及眾多老百姓都只會唉聲嘆氣,大有為的政府你們究竟在幹甚麼呀?都更就真的只有靠地震嗎? (作者為前監察院長,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同步刊登)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