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進忠
撰稿人簡介:曾進忠先生,目前擔任本會監事,收藏主要為紫砂壺瓷器等。為人謙和熱心助人。
近年來若深杯風潮崛起,常常有朋友問起若深杯相關的問題,因此令筆者構思此一主題與同好分享。我們若上網搜尋若深杯,可以得到以下資訊「其為一種細瓷小杯,口沿外撇,即使杯中盛有滾燙茶水,口沿處不燙手。後人對若深杯有如下總結: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以襯托茶色。」以下筆者將從飲茶文化逐步探索若深杯。
飲茶四要--杯,壺,爐,罀
國立故宮博物院嘉義南院,曾推出飲茶專輯特展。其中展出:(1)白泥百事如,意風爐,(2)白泥側柄茶罀,(3)宜興窯朱泥思亭壺,(4)青花花卉紋茶杯一組四件,(5)青花萊菔紋茶盤。其中兩者泡飲茶器,朱泥思亭壺,青花花卉杯,是來自魏志榮先生的捐贈。(圖一)
圖一
在茶事氛圍中,沒有玉書煨茶罀,潮汕白泥爐,是無法親臨活火煮龍團,烹茶鶴避烟的體驗。沒有孟臣朱泥壺,若深珍藏杯,亦難以達到佳茗似佳人,冰心玉壺春的品茗境界。(圖二)
圖二
唐宋傳承至今--煎茶道
飲茶風尚,從唐宋的龍團鳳餅,經過碾壓研磨烹煮點茶,街坊民間蔚為日常,猶如日本的[唐化運動]把唐宋茶文化一直延續下去的(煎茶道),將研成粉末的茶粉倒入茶盞,把湯瓶的水燒開注入茶盞,快速點茶攪拌,粉末越細浮現盞沿的白沫經久越不易散。到了明朝,廢了餅茶,改為散茶,湯瓶注入茶碗的點茶方式,逐步演變沖泡方式,茶葉直接入壺,湯瓶注水的泡茶方法,從此取代了點茶法。
圖三
茶壺來自宜興 茶杯來自景德
據宜興文史資料,陶瓷專輯第十四輯,陶藝名人錄編撰,明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至嘉靖45年間,《陽羡茗壺系》記述了金沙寺僧與當地制缸瓮的陶工相處,用缸泥澄煉,捏制燒成砂壺的經過。《宜都瓷壺記》記載他從陶工那裡學會制陶加以改進,因而作成了精致的茗壺。金沙寺在宜興城東南四十公里,僧人沒有留下姓名,但《陽羡茗壺系》創始篇,把他作為宜興紫砂茶壺的創始人。
江西景德鎮自宋以來,湖田窯口就燒造精美的影青瓷,元青花創燒馳名海內外,明永樂年間,宮廷燒造青花壓手杯,成為品茗稀世珍品,清康熙年間誕生了青花「若深珍藏」工夫茶杯。(圖四)
圖四
漫談功夫茶與若深杯
歷史學者連橫在《雅堂文集‧茗談》中提到,「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當時所喝的茶葉,幾乎都來自福建產地的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岩茶,正山小種,肉桂,水仙,大紅袍。而功夫茶的器具,就有所講究,壺必孟臣,杯必若深,無此不足以自豪,亦不足以待客。尤其孟臣朱泥小品壺,胎薄細緻,操作起來輕盈靈活,味不耽擱,香不渙散,茶葉舒展,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圖五、圖六)
圖五
圖六
杯必若深
若深杯目前發現最早始於清初,江西景德鎮窯口燒造,青花繪畫圖案豐富,山水人物花卉畫工細膩,制作精美的若深杯,繪畫畫師跟官窯瓷器的畫師如出一轍。(圖七、圖八)
圖七
圖八
若深杯跟孟臣壺緊密連結於工夫茶演練氛圍中,不離不棄,你中不能無我,我中不能無你,從清初清中清末民國以來,跟隨至今不曾間斷過。真假若深杯也跟真假孟臣壺一樣一直延續著,從康熙到現在已歷經三百多年,人生百年,能制造真正孟臣壺若深杯的年紀又有幾年?可想而知真品是鳳毛麟角矣!
若深珍藏茶盤
茶盤又稱壺承,工夫茶器具之一,落款若深珍藏的青花茶盤比較少見,在此特別介紹這個青花壺承,乃這壺承盤內題詩:夜半蹙興冠帶相,堂中迎入雪霜君。青花描繪夜半屋外來了賓客雪霜君,迎入堂中,寒夜客來茶當酒,品茗共話西窗燭。盤外沿題詩:山水琴中分逸韻,英雄庄外咱佳音。凡先人悠閒生活,焚香,掛畫,試茶,鼓琴,聽雨,候月,校書,洗硯,插花,臨帖,潄泉,看山,右皆一人獨享之。子期撫琴待知音,謝安弈棋待佳音,何嘗不是悠然自得,高瞻遠矚之境界。(圖九)
圖九
若深杯的使用可以提升品茶體驗
若深杯是一種特殊設計的茶杯,它不僅能提供更好的品茶體驗,讓品茶者能更好地欣賞茶的風味特色,還能兼具實用性與美觀,讓品茶更加愉悅和順暢。(圖十、圖十一)
圖十(左)圖十一(右)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7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