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弘治正德-青花寶相花紋罐-
李祐任
作者簡介:李祐任(Nicolas Lee),「吾懷淡室主人」,現為台南文物協會會員,平日熱心協助會員解答瓷器相關疑問,收藏方向主要為古代陶瓷。
中國瓷器的發展到了明清兩代進入了進入了最輝煌、鼎盛的時期,景德鎮生產出來的瓷器品種眾多,產量巨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明代初期開始,宮廷在江西景德鎮設立御窯廠便極力開發各種各樣的瓷器樣式、釉色,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我們常能看到這個時期的精品,例如釉下彩青花、釉上彩五彩、鬥彩以及各種單色釉,這樣也就奠定了爾後中國瓷器發展的基礎。
明代-嘉靖-瓷硯-
明一朝歷經多位皇帝,官窯瓷器也有多種不同時期的樣貌,永樂、宣德朝的青花、單色釉,成化朝的鬥彩在陶瓷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直到16世紀中晚嘉靖、萬曆時期,景德鎮生產的瓷器精品多是出現在官窯或是藩王用瓷,一般民間百姓用瓷卻是相對粗糙;由於明初御窯廠的匠籍管理組織,官窯佔用了多數的熟練工匠,優先使用了最好的泥料、釉藥,並且也限制了民窯瓷器的樣式、品種;《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二年十二月「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諭其處,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告者,連坐」,這樣嚴格禁止民間燒造官樣青花瓷器、色釉瓷器,違者正犯必須處死;所以在很長的時間段,見到的明代民窯都是粗糙的青花瓷。
明代-萬曆天啓-青花海獸紋杯-
上述的情況從御窯廠的設立延續到了神宗萬曆,明代宦官當道,在御窯廠也是以宦官督陶,萬曆二十七年便發生太監潘相督陶榨取窯工,發生了多次民變,更有窯工童賓憤而投窯自焚的情事;這個時期政治延宕,國力衰退,萬曆三十五年(西元1607年)朝廷便下令停止燒造官窯。
明代-萬曆天啓-青花釉裡紅茶圓-
明清之際景德鎮瓷器窯務的變動可說是陶瓷史上的一件重要的事,明代晚期御窯廠的經營不善甚至關門大吉,使得窯工四散至民間,將最好的工法、技術帶往民間交流,這使得原先不在民窯瓷器所見的工藝開始拓展起來。明代晚期政治腐敗,文人仕紳不願關心國事,在意自己的生活,對瓷器工藝品味有自己的看法,對民窯器物有了不同的見解,這個情況一直延續到清代。
明代-宣德-青花瓷磚殘件-
景德鎮民窯瓷器到了晚明時期再度的蓬勃發展,現代歐美學者提出的過渡期瓷器(Transitional period),指的就是1600-1700這一百年的期間,這時候景德鎮民窯瓷業繁榮是在歷史上前所未見,外銷與內銷市場的增長對製瓷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根據佛爾克T. Volker所著作《瓷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Porcelain and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書裡頭記載,東印度公司在1602-1682年這期間,從中國運出多達1600萬件瓷器,可以想像這樣的產量幫助了民窯在燒造、製作等技術的提升與改進,清代早期十七、十八世紀的瓷器便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生產。
清代-雍正-青花菊石紋小罐-
清代創立之初並沒有官窯的設置,鑑於明朝御窯經營不善的前例,便以官搭民燒,「官有需,民來做」官窯設計樣式讓民間作坊來承做,清代瓷器有了很好的開始。筆者在推廣瓷器的概念中經營,畢竟華人是喝茶五千年,許多器物都相當美麗,尤其青花、粉彩在民窯瓷器中更是絕倫,甚至不輸於官窯瓷器的製作。雍正、乾隆時期的民窯的製作燒造基本上是同步發展,品種大致相同,儘管質量上不能與精緻化生產及嚴格控管的官窯瓷器相提並論,由於匠人遊走在官、民作坊之間就把技術、工藝傳播開來,不時出現相當具有水準的作品,相較制式化的官窯品種,民窯表現較為活潑,甚至吸取官窯的吉光片羽開發出不同的瓷器品種。
清代-雍正-青花花鳥紋蓋碗-
台北故宮博物院常年展出雍正、乾隆時期的琺琅彩與軋道,民窯裡頭也有軋道瓷器;軋道又稱為耙花,清代宮廷在活計檔裡頭稱作「錦上添花」,是乾隆時期創燒的釉上彩裝飾技法的一種,而景德鎮當地則是一直習慣用「耙花」這個詞,感覺更能夠與匠人或工手正常溝通;「軋道」聽起來似乎像是比較偏向學術的名詞。
清代-雍正-青花夔龍紋盤-
清代民窯瓷器中亦有不少粉彩軋道錦上添花瓷器,在乾隆民窯的什錦杯盤中就有藍釉、綠釉、黃釉、白釉等錦上添花品種,從現今資料研究這些軋道品種瓷器在當時要價昂貴,精品絕非一般民間老百姓所能負擔消費。軋道瓷器一直到晚清民國時期甚至現代皆有製作生產,但是質量美感不同於初創之時,雖偶有佳作但不及前朝精美。
十九世紀-粉彩嬰戲圖洗-
筆者常年關注古董市場、瓷器拍賣,明、清兩代官窯不論是何時何地都能維持高價,要讓一般人能收藏擁有並不容易,既然是推廣藝術生活,便開始往民窯瓷器的方向做推廣,從歷史、工藝,甚至是與茶文化結合讓周遭友人也開始進入收藏,能有自己的第一件古瓷,再者傳世民窯作品歷經三、四百年傳承、摩挲今天還能夠完整呈現在我們面前,它們的歷史、藝術價值也不亞於窖藏在宮廷裡的官器,希望能以這個概念繼續推廣藝術生活。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6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