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蘭訣》《墨雨雲間》唱OST Faye詹雯婷被讚旺戲體質

同事們都大讚Faye詹雯婷有「旺戲」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儼然已成為新一代OST女王的Faye詹雯婷,剛在「騰訊影視音樂盛典」中,以電視劇《蒼蘭訣》的片頭曲〈訣愛〉得到「難忘電視劇金曲」獎項。在最近熱播的《墨雨雲間》中,Faye也獻唱插曲〈一世聰明〉,帶著觀眾走進了劇中最大反派「婉寧長公主」的內心世界。 出道的第一首歌就是電視劇《鬥魚》主題曲〈Lydia〉而受到矚目,近年又接連唱紅〈訣愛〉、〈唯愛〉等戲劇歌曲,有Faye參與歌曲演唱的戲劇作品部部收視高漲,前來邀約的劇組更加絡繹不絕,同事們大讚她有「旺戲」運。 《墨雨雲間》最近掀起收視熱潮及高度討論,Faye獻唱插曲〈一世聰明〉帶著觀眾走進了劇中最大反派「婉寧長公主」的內心世界,「透過這首歌,我了解到婉寧這個角色的人生在整個局勢裡存在的意義,這首歌也讓我有一種看透人生起落的感覺。」 為了更適切地詮釋這首歌,Faye在演唱時調整了新的共鳴位置,讓音色更適合這首歌的情緒和語氣。揣摩過這個角色心境的Faye心疼地覺得,「每次看到婉寧的結局,想到她內心那極度的絕望感,再搭配上音樂,我都忍不住落淚。」

Read More

3對CP情歸何處?《完全省錢》週日精彩最終回

林子閎、郭書瑤感情發展耐人尋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新傳媒原創劇集《完全省錢戀愛手冊》本週日即將迎來精彩大結局,3對CP的最終發展令人期待。因價值觀衝突一度分手的郭書瑤、林子閎,是否能突破金錢觀藩籬,耐人尋味。 首次合作的郭書瑤與林子閎都表示,這部戲拍得非常開心,郭書瑤特別喜歡與同劇演員之間的好默契,她還透露拍這部戲最大的挑戰,是遇到導演要大家回家寫劇本。 劇中愛得最轟轟烈烈的當屬Elly(周智慧飾)與Michael趙(林鶴軒飾)這一對,因男方自信心不足差點分手,雙方開誠布公後,Michael趙含淚求婚。 一起攜手創業的佳莉(陳語安飾)與元崇(黃柏峰飾),男方的真心誠意讓佳莉決定「套住」男友,主動向他求婚,深情擁吻獲得眾人祝福。 《完全省錢戀愛手冊》每週日晚間8點於TVBS 42頻道及緯來戲劇台播出,晚間10點在Netflix及愛奇藝國際版播出。海外平台則能在meWATCH、U頻道收看。

Read More

陳隨意《辣味滿屋》秀30年刀工

張艾嘉(左)在《辣味滿屋》品嘗陳隨意(右)的手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視週日實境綜藝節目《辣味滿屋-絕代雙椒》,由王琄、郎祖筠、陳隨意與蕭志瑋(八弟)主持,4人住進空軍三重一村,從一無所有得自己賺取家用,還張羅食材復刻眷村菜,其中,陳隨意也秀出30年刀工,菊花豆腐也難不倒。 廚師出身的陳隨意,出道當台語歌手,如今更跨足主持節目,他坦言這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我老婆壓根沒想到,嫁了26年的老公,講話不清不楚的,竟然可以主持節目。」陳隨意負責掌廚,就連在節目中第一次嘗試做菊花豆腐,也沒難倒他,細膩的刀工讓人驚艷。 《辣味滿屋-絕代雙椒》陸續邀來張艾嘉、唐綺陽、呂捷、婁峻碩、泰國娘娘等來賓,陳隨意對於能見到知名導演張艾嘉本人非常興奮。

Read More

英國泰德美術館海外唯一展出站 高美館展出《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

英國泰德美術館海外唯一展出站,高美館展出《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昨揭幕。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美術館年度特展《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二十八日舉辦開幕預展,由文化部長李遠、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典藏部總監葛雷格‧謬爾、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與國巨基金會陳泰銘董事長共同揭幕,揭曉五十五幅藝術史關鍵鉅作。 高美館為英國海外唯一展出站,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十七日獨家呈現《瞬間》近百年藝術史上的經典作品,民眾可用一張門票瞬間探索畢卡索、安迪.沃荷、杉本博司等知名大師作品,飽覽世界級名作。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是《瞬間》海外唯一展出的城市,來自高雄子弟深刻的感情,國巨基金會的收藏作品正是高雄的驕傲,《瞬間》特展「不看遺憾終身,看了終生難忘。」市府團隊希望未來持續打造出當代藝術作品理想典藏之處,讓全世界好作品都聚集到高雄,讓高雄成為文化之都、藝術之都。 文化部長李遠特別以展覽名稱「瞬間」分享,他小時候在父親要求下到國立歷史博物館看特展的經驗提到,「一個人的一生列了很長的年表,倒不如看一幅畫、聽一首歌,或是與人聊天那一瞬間的靈光乍現,而那個一瞬間可能成為一生最難忘的記憶」;李遠說,很榮幸文化部能為這個國際展覽今一份心力,也很高興能以文化部長的身份參與開幕,希望國人在展覽期間都能來到高美館,一起看見這美好的瞬間。 國巨基金會董事長陳泰銘分享,透過特展讓國巨基金會與泰德美術館的典藏展開對話,並與高美館共同展示將展覽帶回高雄,希望當代西方藝術史的重要經典有更多人看見,國巨基金會透過多方的推廣藝術與文化,期許基金會成為促進國際藝文交流的重要平台,藝術能夠跨越文化藩籬,具有深入人心、融入生活的力量。 《瞬間》藉由繪畫與攝影作品,呈現近百年藝術媒材創作交融的經典,精選三十四件泰德美術館藏品,與國巨基金會所收藏的二十一件現當代作品,展現藝術家畫筆與攝影鏡頭所捕捉的瞬間。

Read More

從羅浮宮到南台灣劉啟祥美術紀念館盛大開展

「從羅浮宮到南台灣」劉啟祥美術紀念館特展廿八日登場。(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從羅浮宮到南台灣」劉啟祥美術紀念館特展廿八日登場,此次特展獲文化部補助,邀請劉啟祥長子劉耿一、長女劉潤朱等家族成員回到柳營,在畫作前一起回憶父親作畫時的情景,串連劉氏家族的歷史及與柳營在地社區的情感。 策展人王怡文指出,本次展覽展出十一件劉啟祥以親人為對象的複製畫作,並且訪談畫中人物,回想當年作為模特兒的記憶,過程中親人的聚集聊天,及劉啟祥家庭生活中特定節日與節慶飲食等生活細節,也剪輯片段在展覽現場呈現,這是此次特展較為特殊與珍貴的環節。 劉啟祥長子劉耿一、三女劉順華、五子劉俊禎、劉兆銘等家族成員在畫作前合影。(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長謝仕淵說,很難想像一百多年前,台南柳營孕育出一個從台灣到日本東京、再到法國巴黎學習美術的畫家。劉啟祥美術紀念館自一0七年整修完成重新開館以來,文化局舉辦各種展覽和活動,促進藝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畫中的模特兒三女劉順華在劉啟祥畫作前留影。(文化局提供) 柳營區長顏文穗說,柳營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人文歷史與劉家古厝建築。豎立在柳營鄉間的劉啟祥美術紀念館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傳承藝術與文化的重要場所,公所預計七月份要在此舉辦一場音樂會。透過整理劉氏族譜,可以發現劉氏家族過去在地方培育出很多人才,除了知名畫家劉啟祥外,還有劉清井醫師、影人劉吶鷗、學者劉明電、政治人物劉明朝、藝術家劉生容、武術傳承者劉故等各方面的人才。

Read More

《讀者》雜誌7月號發行 聚焦「管理能量」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讀者》雜誌7月號新聞焦點:「能量管理」─現在提到個人管理時,常把個人管理等同於時間管理和效率管理,但作者認為個人管理真正要管的應是「管理能量」,要盡可能優質地完成任務。文章舉棕熊、沙魚、老鷹的例子,牠們在捕獵時總是以最節省能量的方式完成任務。就像易經所說「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亦即要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 《讀者》雜誌7月號。 (記者王正平翻攝) 「野生的李娟,天生的作家」這篇是介紹新疆牧場的作家李娟的故事,李娟從《遙遠的向日葵地》、《冬牧場》到《阿勒泰的角落》,寫盡草原人苦寒單調的生活、人類一代又一代重複的命運。讓外界認識新疆、認識阿勒泰,甚至帶動了近年對新疆的旅遊探索。 「眼睛裡藏著狩獵的祕密」,這是篇有趣的科普文章。科學家對214種屬於不同科的陸生動物的瞳孔分析,發現瞳孔的形狀與牠們所處的生態位之間有著明顯 的聯繫。比如,作為被捕食者的草食動物(比如斑馬、山羊)大都長著橫瞳,而大多數晝行的主動捕食者(比如獵豹、獅子)則有著圓形的瞳孔,而「夜貓子」和伏擊捕食者(比如壁虎、蛇)則通常有著豎瞳。這是什麼原因呢?本期《讀者》將為你解答。 行銷世界的《讀者》摘文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作家和媒體,具兼容並蓄的多元題材和國際視野,頗獲好評、典藏與推薦。每本80元,在大型書店和網路書店販售,慶祝在台發行14周年,訂閱一年12期960元加贈一期,函附20元回郵,免費試閱《讀者》精選期刊一本,《讀者》2023年合訂本全套12期900元優惠預購中,贈送精美「鑰匙環」。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2段27號3樓之5,諮詢電話:02-27540090。

Read More

胡瓜逗樂小40歲的「前輩」鍾明軒

胡瓜的YT頻道《下面一位》,最新一集找來小40歲的鍾明軒。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天王胡瓜加入Youtuber行列開設YT頻道《下面一位》,體會當網紅的滋味。最新一集找來小40歲的「前輩」鍾明軒,胡瓜要介紹現今年輕人都會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機智的反應及幽默的形容詞,逗得鍾明軒哈哈大笑。 年僅24歲的鍾明軒早在12歲時就已開始拍攝影片,算是胡瓜的「前輩」。鍾明軒的影片風格直率又充滿自信,喜愛旅遊的他也常常到國外豐富自己的世界觀。胡瓜表示,自己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門過,相反的,鍾明軒目前已獨自旅行過20多個國家。 談到幾起獨旅遭遇到的危機,鍾明軒分享在緬甸時只是想紀錄旅行,卻被警察阻擋拍攝,在搜集畫面素材時也遭受到國外人士比出不雅手勢的對待。 相差40歲的兩人經歷不一樣的網路世代,胡瓜也好奇現在Z世代的年輕人如何認識異性,他回憶起過去都是寫情書,在遠方偷偷看著喜歡的女生,出道後被 《超級星期天》力邀上節目,也開出條件想要透過製作單位尋找初戀對象,還真的找到對方,只可惜當時女方對他毫無印象。

Read More

竇智孔郭彥均金門遊 難忘理髮店大平頭

《台灣第一等》主持人竇智孔(左)和郭彥均(右)難忘在金門傳統理髮店剪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八大電視《台灣第一等》主持人竇智孔和好友郭彥均日前探訪金門,旅程中,最令兩人難忘的竟是在金門傳統理髮店剪髮、打理儀容,郭彥均想起小時候與父親相處的時光,感觸特別深。 竇智孔分享,透過金門傳統理髮店老師傅的視角,聊起當時金門的樣子,聽到那些故事,讓理髮店很不一樣,「以前對金門的印象就是高粱、牛肉乾、孔雀,但這次去覺得蠻好玩的!而且有在地人帶路,更了解金門!」竇智孔開心表示,期待之後能帶著小孩家人再去一次,感覺應該會更不一樣。 同樣對傳統理髮店印象深刻的郭彥均透露,因為小的時候,非常不喜歡剪平頭,但因為方便整理,所以去理髮店時,爸爸都會幫他決定理平頭,還會請師傅用推刀理成大平頭。 因為過去的回憶,讓郭彥均對理髮廳有股又愛又恨的感覺。 這次隨《台灣第一等》節目走進金門的傳統理髮廳,熟悉的味道和場景擺設一出現,讓郭彥均如同走進時光隧道,與父親相處的回憶湧上心頭,「讓我像回到小的時候,也想起爸爸還在身邊的時光…。」 《台灣第一等》每週日晚間9點在八大第1台首播。

Read More

胡宇威當一日船長 笑談被鯊魚頂

胡宇威在遊艇上擔任一日船長,頂著豔陽出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胡宇威27日在遊艇上擔任一日船長,出席海上新品發表會,回想起完成在海上划行的挑戰,透露老婆陳庭妮有愛的鼓勵。原本有想要改成海上婚禮,可惜因登船發現要穿救生衣,有諸多不便,立刻打消念頭。 日前完成實境《上船了各位!》55小時從花蓮划行獨木舟到日本石垣島的任務,胡宇威透露,最累的不是划槳,而是隊員間的替換休息,「我們划2個小時然後替換下船,然後上母船的之後還要忙煮飯休息,補充體力、睡覺。」他說,後來大家都發現划船也沒有那麼累,反而覺得有點像是在享受了。 至於碰到鯊魚的驚險過程,胡宇威回憶,划的過程中,鬥牛鯊離那個獨木舟真的很近,「中間有感覺還有被頂上,是有點可怕。」 完成任務返台後,胡宇威覺得曾3天沒洗澡的自己殘留臭味,所以要陳庭妮離他遠一點,結果老婆還是有愛的鼓勵,稱讚他說:「你最棒!完成非常不容易的挑戰。」 胡宇威與陳庭妮去年7月在美國完成結婚登記,婚宴進度卻因找不到理想場地不斷延宕,他坦言還卡在場地問題,之前也曾想過要不要改在遊艇或郵輪上舉辦,結果因為登船要穿救生衣,有諸多不便,海洋婚禮立刻打消念頭。

Read More

〈中華文薈〉老大姊說故事的故事

■顏艾琳 我不是忽然變成詩人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變成好人。在我出生不久後,阿嬤把時辰拿去給算命的看,說我天生悲憫、女身男命、命座天同,對宮有太陰射入,三方有祿存來會,是白手起家的旺夫命、運途崎嶇卻總有貴人提攜化險、若早婚會結兩次、晚婚才會好……我檢驗上半生歷史,似乎總在大事上刻意違逆那張命盤。 才不信呢。天生叛逆。 雖然瘦弱,個性頑固倔強,自小便會跟惡男打架、設陷阱害人受傷、逼人低頭認輸、考試作弊、偷小東西;在學校偏偏又是作文、朗誦、演講、畫畫的比賽校方代表、合唱團團長、田徑選手、大隊舞蹈主跳……直到我得到縣級作文第三名及演講、朗誦、作文全校三冠王,常受被同學議論、排擠的國小六年級,終於閉鎖了活潑的自我,國中是我最靜默的學習階段。  好孩子、壞孩子的雙重身分交替顯現,至青少年被文學吸引之後,劣根性仍不改,老是把「人生就這麼一回」、「人不輕狂枉少年」當藉口,惡行劣素的一個藝文小太妹。我父搖頭稱我「潑猴」,娘親戲謔叫我「野馬」,兩老奇怪這女兒居然一邊參加藝文比賽、一邊還是田徑選手,白天乖乖在家看書寫東西,不然就是奇裝異服去舊書店挖寶、逛藝廊和美術館、晚上還約朋友去地下舞廳跳舞。又後來,報紙副刊上出現她的作品,卻讓他們的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 這是從小就自編自演故事劇的女兒嗎?一手史艷文、一手孝女白瓊,在大人面前演布袋戲的女兒,現在變成以詩、以散文來傾吐人生樣貌的作家了。一票弟弟妹妹們,偶而也在電視上看到家族的長孫女––他們的老大姊裝模作樣,說著一些奇怪的話。不論是多親密的家人親戚,他們從來不曾完整地看過我的一本書,更難了解我如何成為今日的作家、講師。 相信命盤,又如何?照樣叛逆,後天還要比先天精彩…… 說來話長,故事有太多的角色與轉折。可你們相信嗎?仍舊得從老家的老榕樹、炎熱的、停電的夏夜和捕抓螢火蟲、弟妹們的成長點滴、一齣齣的惡作劇、還有那無數說故事的夜晚,慢慢起頭呢,「古早古早以前,有一個郎……」弟妹們,我要講一個你們的故事給你們聽。那時,老家裡的芒果、棗樹、文旦、木瓜、蓮霧、芭樂、桑椹都輪著四季結果子,九重葛艷紅艷紅地攀在圍牆上,曇花開時全家大小陪它失眠,阿公在鐵路局南北跑,阿嬤看著天公臉色農作,曬穀場從一個小孩陪著阿嬤農事,到後來的五六個玩一二三木頭人、跳格子、十幾個分陣地玩打戰遊戲、家家酒、烤地瓜……我們輪流用電燈泡照顧剛孵出的黃色小鴨鴨、小雞、防止火雞被蚊子叮咬、夏天午後在曬穀場幫大人撥飼料玉米粒、曬稻穀、或我彈風琴教你們唱愛國民謠、跳李恕權的蚱蜢舞、畫故事書……當老大,我可不只哄你們睡覺而已!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是整個家族的記憶體。 外公姜林戊牽著剛會走路的顏艾琳。約一歲多。 你們的故事是在老家發生的,但你們並不記得。譬如表弟,你不相信那時限電的夜晚裡,你潛入黑暗的客廳,一而再地將阿公的整套茶具掀翻,陶瓷茶壺杯具碎了一地,還咯咯咯地笑不停,換來你母親的一陣打;大堂弟阿鑫則是家族第二個內孫,出生就瘦瘦細細的,兩個小哥哥都巴望著新生兒快點長大,玩官兵打仗時,才不會輸給兩個一點都不溫柔的姊姊。 後來家族一共有十五個堂表姊弟兄妹,放假的時候,老家簡直要鬧翻天!床不夠睡,我和二妹擠著堂妹們,三四個堂表弟弟全擠另在一張床,在很深很深的夜裡聽我隨口編的故事,還不時插嘴亂派個角色進來,考驗我說故事的本領。一直到酣聲四起,只剩下有人喃喃著「然後呢……然後,呢……」我就知道要結尾了。 弟妹們,童年時我到底編過多少故事呢?竹林裡恐怖的吊死鬼、魚池中有蛤蟆怪、臺北山上住著吃人的大嘴怪和蛇妖、馬路上有拐騙小孩的壞人,把逃家的孩子變成畸形的怪胎賣給江湖賣藥的……你們嚇得要命,我就越說越離奇怪誕、越編越可怖,講到半夜尿急不敢上廁所,一群弟弟妹妹輪流尿床,一早起來房間都是尿臊味,大人問誰尿床,小孩一概不承認。大人洗了被單晾好,之後才在曬衣竿上出現某某自己洗好的褲子…… 大家忘記的,我卻記住了。 這些故事從來沒被我寫出,而我早也遺忘那些怪誕的情節。彷彿是約定,我後來成為作家;那是屬於我一人的版本,大家可以不必問,直接看我的書。只是家族的共同版本,前面二十年我可以倒敘、後面卻是殘章斷篇,難以拼湊後續的可能。 如今老大姊再說故事,會不會比童年時的睡前故事,離現實更遙遠、更荒誕迷離呢?台南培養我成為詩人,記憶你們的故事,讓我成為作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