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訪問北京會見習近平,行前受到內外很大的壓力。(路透)
■黃清賢
中共二十大閉幕後展開大外交。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坦桑尼亞總統哈山相繼受邀訪問中國大陸;德國總理蕭茲四日率十二位企業代表抵達北京,進行十一小時的旋風式訪問,更是受到高度關注。
大陸拉攏歐洲 依舊戰略對美
中國大陸對當前的外交政策,賦予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名詞。最大的兩個特色是「和平外交」與「對外開放」。實際推動政策大致反映在「戰略對美」、「穩定周邊」、「拉攏歐洲」、「強調多邊」以及「經濟結盟」。
其中,「戰略對美」是重點。美國在十月底最新公布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以及飛彈防禦報告,都將中國大陸視為未來數十年的最大戰略競爭者。美方也持續出台對中國大陸的各項出口管制新規、限制投資等。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十月三十一日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時則強調,大陸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以及繼續奉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呼籲美方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主觀臆測,更不要讓意識型態偏見蒙蔽雙眼。
大陸現在積極主動的盡力去結合對中國大陸友好及可拉攏的力量,設法維持戰略的自主性,亦即一方面強調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遠不稱霸、不搞擴張;另一方面則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與霸凌行徑。
中共二十大後,首邀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訪問,就在強調「穩定周邊」的重要性。中越曾經有過戰爭,越南也曾和美國打過仗。現今,中美戰略博弈加劇,越南處於一個重要的地緣位置,但在中美之間的平衡也越來越困難。
大陸與越南領導人此次見面,強調共同秉持「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方針。大陸希望與越南和平互動,藉由更多的合作共謀發展,特別是南海議題上,至少讓越南在政治上不要太偏向美國。
穩定周邊 大陸友善越南等國
至於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訪問大陸並發布聯合聲明,強調提升全方位戰略合作水準,加快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並簽署了十五個領域的合作文件。
中巴關係向來緊密,有所謂的「鐵桿情誼」。一方面在中印之間,巴基斯坦扮演了微妙的制約作用;同時,穆斯林的疆獨反恐議題,以及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專案,雙方都有高度的合作意願。
至於非洲國家坦尚尼亞總理哈山訪問北京,雙方宣布多項合作計畫,包含坦贊鐵路升級改造、能源礦產開發等。大陸並且開放坦尚尼亞百分之九十八稅目輸陸產品免關稅待遇,將積極研究給予坦尚尼亞更多特色產品市場准入。
中國大陸甚早就開始經略非洲大陸,大陸進入聯合國時,就得到包括非洲在內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此時,北京邀坦尚尼亞領導人到訪,意在凸顯了中國大陸對非洲國家、發展中國家,持續扮演重要的支持力量。
中國大陸這一波的大外交,最受國際關注的是德國總理蕭茲率十二位德國企業代表訪問北京,並先後會晤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蕭茲是COVID-19疫情爆發近三年來、中共二十大落幕後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西方領導人。
在德國舉行的七大工業國外長會議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重要性。(路透)
蕭茲訪問大陸 承受內外重壓
德國是七大工業國(G7)成員國,歐盟成員中最大經濟體,同時,德國也是美國海外駐軍最多的國家。蕭茲訪問中國大陸,對於美中博弈、中歐關係,以及其他西方國家是否跟進?都別具意義。
蕭茲訪問北京,行前受到內外很大的壓力,歐盟部份國家也認為對中應該行動一致,不認同蕭茲訪中插頭香;蕭茲抵北京時,在德國舉行的G7外長會議就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表示將繼續力求與中國大陸進行建設性合作。
蕭茲頂著壓力訪中,凸顯了德國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開始走出一條政經分離、經濟自主的道路。德國在防衛安全上持續與美國合作,繼續援烏抗俄,但面對能源危機、通膨、產業發展,蕭茲認為必須與中國大陸合作交往,並公開強調「不能脫鉤」。
德國之後,其他西方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確有可能跟進,與中國大陸進一步接觸、交流、合作;但是,政治終究離不開經濟,「政經分離」談何容易。
兩岸無政治互信 談判難啟動
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走到今天,雖然製造了貧富問題,但同時卻也將各國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強調國際分工的產業供應鏈,已經很難脫鉤,即使要硬脫鉤,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可替代的力量。
此外,國際間因為意識型態、集團化、軍事防衛而產生的政治矛盾,經濟鏈結卻正在扮演政治矛盾的緩衝功能,並促使相關各方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必須進一步設法尋求政治上的調和。德國已經踏出了這一步。
從國際政治的趨勢走向回望兩岸關係。對目前執政的民進黨蔡政府而言,意識型態上的首選還是與中國大陸脫鉤,亦即持續在「去中國化」;但事實上,台灣的經貿有百分之四十是依賴大陸,根本無法做到「完全脫鉤」。
賴清德日前訪問帛琉,將「台獨」及「台灣獨立」解讀「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中央社)
蔡政府退而求其次,也想要走「政經分離」,並且在蔡英文的雙十談話中,透露了尋求談判可能的信息。但是「九二共識」已被蔡政府否定,對於「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一中原則」,迄今也沒有雙方可接受的平衡點。兩岸沒有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基礎,談判還是遙遙無期。
再者,民進黨未來大選的熱門人選賴清德,日前訪問帛琉受訪時,針對「台獨」及「台灣獨立」的現代意義,解讀「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又把台獨分離勢力的聲量拉了起來。
展望台灣二0二四大選主軸,政治上會拉高統獨爭議,兩岸關係將往激化的方向走,經濟扮演調和的功能不大。但「覆巢之下無完卵」,兩岸衝突無一方可以得利,政治人物應設法在兩岸經濟上合作,政治上又不衝突,盡力尋求轉圜餘地。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