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九日大陸外長王毅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路透)
黃清賢
美國總統拜登七月二十一日說,他預期會在「未來十天內」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習拜視訊峰會應該會在七月底前舉行。這將是兩人自今年三月以來首度一對一通話。在此之前,中(中國大陸)美雙方在軍事、外交、經濟領域的最高階層主管官員,僅僅一個多月來已有五次頻繁互動,可謂前所未見。
這五次國安最高級別互動,包括:六月十日,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會談;六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盧森堡舉行會晤;七月五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視訊通話;七月七日,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與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視訊通話;七月九日,大陸外長王毅在印尼峇里島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
建立避險護欄 美陸各自表述
美中高層密集外交互動,反映出雙邊緊張關係在持續升溫。布林肯向大陸表達美方關切的台海、南海、新疆、香港、俄烏戰事議題的同時,在具有攻勢的戰略圍堵中,希望彼此維持溝通渠道暢通,藉以建立「護欄」,達到避險、警示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擦槍走火。
但大陸認為,中美關係的「護欄」,就是信守三個聯合公報,且特別強調一中原則與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避免走向衝突的核心議題。王毅還向布林肯提出「四份清單」,包括要求「美方糾正對華政策和言行錯誤清單」、「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中方重點關切的涉華法案清單」以及「中美八個領域合作清單」。
大陸呼籲美方糾正錯誤、要求改善,同時提出雙方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韓半島穩定等諸多領域,可以有具體合作方案。換言之,美中關係雖趨於緊繃,且持續各說各說,但雙方都知道一旦發生衝突的嚴重性,故寧鬥而不破,持續保持對話暢通,避免誤判。
習近平對外要因應美國「圍中」政策,內部同時面對疫情動態清零與經濟成長的矛盾。(路透,資料照)
美國重大政策 浮現諸多矛盾
然而,美國在重大政策上卻已浮現諸多矛盾。美中貿易戰、國際能源危機,都已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但拜登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進口商品是否降低關稅,內部仍是兩派拉鋸。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和貿易代表戴琪不贊成輕易取消對大陸關稅,而貿易部長雷蒙多和財長葉倫則支持取消,並直指川普時代沿用迄今的對中加徵關稅,早已失去戰略意義。
再者,拜習視訊峰會行將登場之際,卻又出現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規劃八月造訪台灣的訊息,而拜登卻又馬上表示「軍方認為現在不是好主意」;到底,民主黨內對大陸政策出現重大矛盾?抑或是府、會唱雙簧,把裴洛西訪台視為對大陸談判的操作籌碼?著實讓外界霧裡看花。
拜登政府在內部矛盾中尋求處理對外關係。三月十八日的拜習會,拜登提出「四不一無意」(美國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七月二十日的G20,布林肯在「四不」基礎上,再加「二不」,亦即多了「不挑戰共產黨執政地位」、「不尋求改變台海現狀」。
國防外交經濟 美國全面圍中
但是,美國操作圍中政策與台灣議題國際化的現實面,卻與「四不」、「六不」的宣示背道而馳。美國藉美英澳軍事同盟(AUKUS)、五眼聯盟(FVEY)、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日印澳四方會談(Quad),乃至於近期催生的美日韓台Chip4晶片聯盟等,持續在國際拉攏盟邦,從國防、外交、經濟等各層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進行「圍堵」。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日前出訪印太地區,大力行銷「友岸外包」。葉倫說「友岸外包就是與更多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深化關係,讓我們的供應鏈多元化,降低經濟風險。」葉倫公開點名中國大陸,指美國和其他國家應減少對大陸的依賴。
美國推「友岸外包」對中國大陸進行具有攻擊性、壓制性的產業圍堵政策,已毫不遮掩。美國過去強力指責大陸進行企業補貼,為不公平貿易手段,如今自己卻操作產業補貼並築起壓制大陸晶片產業發展的防火牆。美國參議院正在討論規模五百二十億美元的晶片補助法案,草案中明訂若半導體業者獲得美方補助在美建廠,未來十年禁止在中國大陸新建或擴建先進製程工廠。
除此之外,美國強調的戰略供應鏈,也推「近岸外包」,即要求將部分產業移到鄰近的加拿大、墨西哥、拉丁美洲生產。這種只顧美國自己利益,打破既有的國際分工,採行逆全球化的保護主義,最後只會事倍而功半,徒然增加製造成本,為已經嚴峻的全球性通膨推波助瀾、火上加油而已。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著白衣演說者)規劃八月造訪台灣,但拜登表示「軍方認為現在不是好主意」。(路透,資料照)
強權角力 台應思考整體利益
展望下半年國際情勢,全球關注的兩大選舉,一是美國十一月的期中選舉,一是中國大陸的中共二十大。拜登正面臨執政危機,除了陷於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壓力,拜登民調支持度僅剩三成,降至上任以來的最低水準,民主黨的國會多數也岌岌可危。形勢所迫,拜登在外交上有可能趨於強硬,來換取選票。
至於中國大陸,對外要因應美國的「圍中」政策,內部同時面對疫情動態清零與經濟成長的矛盾。現在,病毒傳染率高,動態清零愈形困難,但大陸仍必須設法維持經濟成長,特別是七月之後,大陸又有千萬名畢業生投入職場,這些都是大陸當下的主要壓力。習近平為了強化治理的正當性,內政與外交也不會示弱。
台灣處在強權的角力之中,要思考國家、人民的利益在哪裡?或台灣已喪失自主權,淪為美國的附隨而已?台海處在美中對抗的最前緣,一旦國際情勢丕變而被拋棄,民將無所措其手足矣!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