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企業學校合作訓練學生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動「雙軌訓練旗艦計畫」,提供學校及企業培訓優質人才的最佳管道!111學年度計畫即日起至110年4月15日止受理學校及企業提案,有意願參與的單位可到官方網站(青年職訓資源網,https://ttms.etraining.gov.tw/eYVTR/)填寫意願表,屆時會由發展署各分署主動聯繫協助,敬請把握申請機會。 發展署指出,雙軌計畫是由企業及學校共同規劃訓練課程,青年每週分別在業界進行3-4日工作崗位訓練、學校上課2-3日,藉由理論與實務雙管齊下的訓練方式,大幅縮短學用落差,109年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4.90%。合作學校可獲補助最高50萬元訓練輔導經費,並提供合作企業每培訓1人1.5萬至3萬元的訓練經費,鼓勵企業透過安排職場導師及跨部門輪調訓練,培育契合實務需求的即戰力,為產業挹注蓬勃的生力軍,創造學生、學校、企業三贏局面。 位於台南市永康區,創立已逾20年的國呈儀控電機有限公司(簡稱國呈公司),專營自動化電控、機電配管配線與安裝等工程,為傳承老師傅的專業技術,培養後起新秀,透過雙軌計畫與崑山科技大學合作,量身訂製最符合工作崗位的訓練課程。就讀電機工程系的品睿,得知雙軌計畫提供學雜費補助,既可減輕經濟負擔,又可強化學習職業技能,於是報名參加計畫而進入國呈公司。在4年的訓練期間,品睿積極學習專業知識、對於工作也認真負責,如今已可獨當一面進行操作實務,畢業後獲留任為儲備幹部,是公司重點培養的技術管理人才。 國呈公司指出,由於業界多傾向進用較有經驗的員工,而青年往往都是在畢業後才開始接觸實務工作,造成的人才斷層讓求職、求才雙方都陷於困境。在偶然機會得知政府參考德國的雙軌訓練制度,該制度近年來深受歐洲各國青睞,青年訓練後須經過公司的評量,有了業界的認證,成為跨域的熟手,也會成為同業中爭相聘用的人才,公司也十分認同此項計畫的目標,因此決定加入發展署的雙軌計畫。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結合產、學、訓資源,為企業培育能立即接軌職場的績優人才,助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更多訊息歡迎至「職業訓練整合網」查詢(https://course.taiwanjobs.gov.tw),或洽詢24小時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777-888。

Read MoreRead More

2021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即將登場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二0二一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mart City Summit & Expo, SCSE)即將於三月廿三日在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行;今年大會主題為「智慧物聯網引導智慧城市再升級」,共四天的展出,含括「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GO SMART Day」、「台北市政府願景館」等亮點活動,預計將有來自全球廿九個國家、超過一一八位海外城市首長或代表參與,成為全球重要智慧城市發展經驗交流平台。 北市府與台北市電腦公會攜手合作於廿三日至廿六日一連四天,舉辦「二0二一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十六日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迫使國際展會取消或延期,而二0二0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全面(展覽、會議、媒合會)改為線上辦理,而今年因疫情仍持續影響全球,面對後疫情新常態(New Normal)生活,將是以實體展與線上展(Smart City Online)虛實整合的方式展出,讓國際交流不間斷。 今年實體展覽的部分共有二百五十多家廠商、十個縣市政府使用近一千個攤位,線上展則同步開始,所有線上活動將持續到年底,預計線上展及論壇可觸及一百五十個以上的國家地區十五萬人,超過六十萬次以上的瀏覽量。另外,「二0二一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將針對全球五大洲時區辦理兩場次(三月廿三日及廿四日),將以實體結合線上的方式召開會議,目前已有廿九個國家地區、五十四個城市、一百一十七位城市首長或代表將在線上與談,台北市長柯文哲亦將在高峰會中代表台北市進行專題演講,而黃珊珊則是以「疫情新常態,智慧城市新方向」為主題與各國進行與談。 「台北市政府願景館」在本次展會中將以1┼7智慧應用領域規劃展區,分別為智慧政府、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建築、智慧環境、智慧安防及智慧經濟,共計八展區,展出廿九項創新市政服務,期望將台北智慧城市PoC推動模式與經驗共享,展現智慧台北的城市能量。 此外,「2021 GO SMART Day」今年亦採取實體活動及線上直播呈現,並舉辦第一屆、第二屆策略委員交接儀式,及頒發獎2021 GO SMART Award優勝獎項,更特別開放邀請還未成為GO SMART正式會員的貴賓參加盛會。

Read MoreRead More

天母水道祭 珍惜水資源 攜手抗疫共祈福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天母水道祭,十六日上午在天母三玉宮前熱鬧展開。 氣候變化的出現,農業、工業和城市對有限的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以及許多汙染的擴大,均加速了用水危機;聯合國訂每年的三月廿二日為世界水資源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惜水、愛護水」。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天上午也來到三玉宮與草山聯盟、天母國中、蘭雅國中、芝山國小、雨農國小、天母國小、蘭雅國小、三玉國小、士東國小、雨聲國小、泰北高中各校師生代表一起祈福,現場有天母國中的師生合作進行朗讀祈雨;蔡炳坤表示,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去年與今年連續兩年無法進行踩街活動,殊為可惜,呼籲大家認真洗手,小心防疫,同時要珍惜水資源。期盼今年在全體與會貴賓及師生的祈禱之下,全國都能風調雨順,祈雨慶豐收,祈福護水源,更期望疫情早日結束。

Read MoreRead More

男被路燈電死瑞芳公所國賠減判為30萬元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瑞芳簡姓男子六年前為撿拾河床上的蟹籠,不幸被漏電的路燈電桿電死,其妻兒以區公所未善盡管理維護責任訴請國家賠償。台灣高等法院認為,簡男跨越路旁欄杆才會碰觸燈桿,應負一半過失責任,十六日改判公所應賠償三十萬元。 判決指出,民國一0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凌晨三時許,簡男騎車至瑞芳區瑞濱路旁停車,跨越路邊電燈桿旁的鐵欄杆,準備前往河床上撿拾螃蟹誘捕籠,卻遭漏電的路燈桿電死。 簡妻與兩名兒子認為瑞芳區公所管理有疏失,未善盡維修責任,三人各求償一百萬元。 基隆地院指出,簡男確實遭路燈電死,區公所管理上顯有欠缺,難辭其咎,認定賠償金額應為二百四十萬元,但簡男自行翻越鐵欄杆後被電到,應自負二成過失責任,判決三人共獲賠一百九十二萬元。 高院認為,簡男觸電死亡與路燈欠缺管理間有因果關係,審酌簡男與妻、兒長期分居、失聯,認定損害金額僅有六十萬元,且簡男擅自翻越欄杆致碰到燈桿,應自負五成過失責任,判決區公所應賠償母子三人共三十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Read More

台中州廳明年底修復 市府要留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投入約十億五千萬元,重建台中州廳、台中刑務所官舍群及周邊舊建築,打造歷史文化園區,預計明年底完工。前市府原決議將台中州廳無償交給文化部代管長達三十年,引發地方疑慮。市長盧秀燕十六日強調,市府聽取民意後,決議維持自行管理,完工後將重現古典歷史樣貌。 市府昨天召開市政會議,文化局長張大春進行「打造歷史文化園區、重現舊城風貌」專案報告。 盧秀燕說,台中舊城區為台中的城中城,市府串聯周邊文化場域,重現歷史樣貌,也將證明台中州廳留下來的決議是對的,市府用心經營,藉由州廳修復促進地方發展,打造新的觀光景點。 文化局表示,台中文化城中城歷史空間再造計畫,計畫總經費共約十億五千萬元,爭取中央補助約五億八七00萬元,其中三項子計畫,包括文化局執行的台中州廳及周邊建物歷史場域再造計畫、台中刑務所官舍群及周邊舊建築與環境景觀再造計畫,以及由都發局執行的綠空鐵道軸線計畫,以台中建城百年的舊城區為範圍,州廳作為城市文化發展的核心基地,促進舊城區經濟繁榮。 文化局說明,第一項子計畫台中州廳及周邊建物歷史場域再造計畫經費六億三四四一萬元,州廳修復工程去年八月動工,大屯郡役所及州廳附屬建築群修復再利用工程一0八年九月開工,預計明年底完工;第二項子計畫,台中刑務所官舍群及周邊舊建築與環境景觀再造計畫經費兩億二三九二萬元,一0八年六月開工,明年底完工。 都發局執行的第三項子計畫綠空鐵道軸線計畫南段,目標作為市民的休閒公園及國內外旅遊亮點,投入經費一億九千二百萬元,去年十二月開放使用,藉由歷史空間活化再生,連結在地生活的記憶認同。

Read MoreRead More

北市立體書庇護工場開幕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勞動局勞動力重建運用處十六日下午在北市信義區,舉行「亞洲首座立體書庇護工場開幕會」。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希望以實際行動號召更多人,一起身體力行支持身心障礙者投入職場、融入社會,同時也向社會各界分享並推廣立體書的多元豐富樣貌。 陳信瑜指出,亞洲首座立體書庇護工場正式成立,結合了收藏家所收集的立體書,每季將展出不同特色主題的立體書及古董書籍,由身障員工介紹與導覽,帶領參觀者認識立體書的文化與獨特性,也歡迎身障者投入立體書製作。 勞動局指出,台北市庇護工場位在各行政區大街小巷及捷運站附近,商品、服務種類多樣化,舉凡食衣住行休閒等,都包含在內,歡迎民眾到庇護工場走走,以實際行動支持庇護工場。 陳信瑜強調,北市庇護工場產品類型多元,包含餐飲、烘焙、手工皂、手機維修及琉璃工藝等,身障者只要努力學習,都能在各行各業找到適合的工作。

Read MoreRead More

工藝體驗 藍染教師研習營26日起報名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將於四月中旬至五月初的週六開辦為期四天共計二十八小時的「校園工藝種子教師研習營─藍染班」,歡迎國中小及高中職教師於三月二十六日中午一時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台灣工藝中心代理主任江瑞燐說,該中心是台灣工藝人才培育最重要的基地,學校則是推動工藝體驗教育最重要的平台;因此該中心積極推動校園文化體驗教育,培育校園工藝種子教師,透過辦理工藝種子教師培訓活動,深化教師們工藝技能及藝術美感,期盼學員回到校園發展工藝體驗課程,讓學童可以體驗動手做工藝的樂趣,使工藝種子在校園中萌芽成長。 該項課程內容以藍染基礎課程及易於在校園發展課程為主,包括紮染手帕、型糊染、生葉搥染、繪拔染提袋以及生葉染絲巾等;授課講師為自然色手作坊湯文君老師,上課時間為四月十七日、四月二十四日、五月一日及五月八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招生名額限二十名學員,對象以國中小及高中職教師為主。 工藝中心表示,工藝體驗教育方面每年均開辦多場次不同工藝類別的教師培育活動,每次課程推出均是報名秒殺額滿,深獲教師們的好評,由於此次課程與去年度藍染教師研習課程內容相近,為使工藝學習資源公平運用,以去年度不曾參與過藍染教師研習的教師優先錄取,有興趣參與者請於三月二十六日中午一點至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線上報名;有關詳細課程內容以及研習費用等資訊,請至工藝中心官網下載招生簡章。

Read MoreRead More

桃校長遴選 考評過程全都露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高國中小學校長遴選作業已經展開,但楊梅區某國中在校長遴選過程中,遴選委員詢答的圖像與委員姓名,被公布在被遴選校長的臉書上;桃園市教師會針對此事件表示,遴選委員與受訪者全都露,訪談沒有私密性,讓考評徒具形式。 負責遴選校長業務的教育局中等教育科長蔡聖賢表示,已要求這名被遴選校長撤下臉書上委員姓名與詢答教師、行政人員、學生的圖片。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張瓊方表示,遴選委員入校考核訪談,受限時間不多,多數採用「團體受訪」大家一起接受委員詢問與回答,這種結果會造成「沉默螺旋效應」。形成大家不敢講實話,評選委員看到的是學校一切正常。 張瓊方說,在這種情況下,遴選委員只能依靠書面資料進行考評,無法確切掌握校長的教學成效、領導統御的能力,結果是沒有信效度的考評。 對於教師會的批評,蔡聖賢表示,校長一任四年,可以連任一次,共八年時間,在連任或兩任屆滿轉任他校校長必須經過考評。在遴選考評前,教育局掌握各校校長辦學績效的資料供考評委員參考;同時教育局行政人員、學者專家、校長、家長、教師等五大類組成的十五名委員,會入校考聽取各方意見,做出公正、公平的考評,供遴選委員參考。

Read MoreRead More

客家貢獻獎徵件延至31日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客家委員會主辦「客家貢獻獎」原受理徵件期限至二月二十六日截止;為廣邀各界傑出客家人士,將受理期限延長至三十一日,歡迎踴躍參與徵選。 客家貢獻獎自民國九十六年開辦迄今已邁入第九屆,三大獎項類別為「終身貢獻獎」、「傑出成就獎」及「特別貢獻獎」。其中,「傑出成就獎」之獎項類別,除原有「研究發展類」、「藝術文化類」及「公共推廣類」外;為鼓勵青年投入客家事務,表彰於客家領域有卓越貢獻之客家青年,另外增設「青年貢獻類」。客家委員會表示歡迎年滿十八歲以上、四十歲以下(出生日期在民國七十年三月三十一日至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間)的青年與各界表現優異之女性踴躍參選。 苗栗是客家大縣,客家藝文表現亮眼,縣內客家傑出人才濟濟,歡迎各界於客家事務卓有功績的個人或民間團體踴躍參選,相關規定與參選文件可至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s://www.hakka.gov.tw)下載。

Read MoreRead More

荔枝椿象防治 竹縣明辦講習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農業處為協助相關管理機關與農友提升荔枝椿象防治知識,十八日下午二時邀請林試所與桃園區農改場專家於芎林鄉農會辦理荔枝椿象防治講習會,報名洽農糧科。 縣府表示,目前正值荔枝椿象產卵期,荔枝椿象成蟲與若蟲以刺吸式口器危害植株的嫩芽、嫩梢、花穗及幼果等部位,影響果實產量及樹勢生長。荔枝椿象受驚擾時,常射出具腐蝕性臭液以自衛,會造成果實與葉片灼傷;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可引起刺痛感與過敏。 荔枝椿象的防治方法可分為物理、化學及生物防治等方法,在生物防治技術中,應用釋放其卵寄生蜂平腹小蜂為主要的方法,該小蜂會將卵寄生於荔枝椿象卵內,使其無法孵化而死亡,據以降低田間的族群數量。平腹小蜂為本土性的寄生蜂,自然狀況下可於五、六月間寄生荔枝椿象,但荔枝椿象產卵的高峰期在三、四月,因此需將平腹小蜂進行人工飼養,俟三月開始的荔枝椿象產卵季節,即可提供於田間釋放,達到及早防治,以避免荔枝椿象擴散蔓延的目標。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