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觀點 〉從德國平等法立法經驗談台灣之反思與作為

■艾立勤(前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院長)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已於四月份召開兩場「研議制定平等法」公聽會,會中賴處長已表明,台灣將於二0二四年前將草案送進立法院審議。根據他國經驗得知,各國在通過《平等法∕反歧視法》之後,皆易發生動輒提告的訴訟案件,已為人民與宗教界帶來太多困擾和侵害自由與權利的情形。正如二0二二年十二月行政院舉辦的「平等法的國際視野與立法展望」學術研討會上,學者也指出《平等法》與「宗教自由權利」之間是有所衝突的。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並提出《平等法》草案的寫成,乃參酌了四個國家:加拿大、瑞典、英國、德國。其中,對於宗教及其相關慈善等機構的運作,英、德兩國都容許差別待遇的存在,德國甚至條列出「宗教條款」為宗教自由保留了餘地,值得台灣借鏡。  一、德國制定平等法的背景 德國於二00一年開始,因歐盟的指令,多次提出草案,然而因爭議過大,遲遲未通過立法。最後,歐盟啟動強制金程序,對德國政府產生急迫性壓力,儘管仍有反對意見,德國政府最終於二00六年提出《一般待遇平等法(AGG)》並通過立法。 (資料來源:法務部委託研究案〈我國是否應制訂綜合性反歧視法及立法建議〉p.114-116)  二、德國對平等法的反省 德國二位法學者對該國二00六年制定的《一般平等待遇法(AGG)》的批評是,該法實為對人民言行的動機審查。學者Sacker指出,任何人若是能回想起雅各賓黨、納粹第三帝國的恐怖統治,「…將立即產生感受上的不自由、以及在公共場合的言論必須要戒慎恐懼的感覺…必然會反對」。學者Adomeit甚至說:「這建立在動機審查的法案上的機構,除了作為一個審核動機的警察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功能。」 (資料來源:〈對性別平等法制的幾個反省─從宗教自由的觀點談起〉p.2-3) 「二00九年四月二日,歐州議會決定『加強反歧視指令』,直至二0一八年,這個指令未能強制執行的唯一原因是,德國一直拒絕批准它。德國保守黨派拒絕批准的理由是:因為他們擔心這個反歧視官僚體系會過度擴張,因為這個體系是新的監控系統。」 (資料來源:Gabriele Kuby, The Global Sexual Revolution: Destruction of Freedom in the Name of Freedom)  三、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並提出的《平等法》草案 學者廖元豪法學教授呼籲台灣政府「綜合性平等法莫將自由當歧視」,「…它還會超越『就業』,而去規範其他各種社會交易、活動,如:教育、出租房屋、餐飲服務、金融借貸、場地借用,甚至社團組成等,都可能要小心不要『歧視』。而且這個法所欲規範的對象也不限於公權力主體,更涵蓋絕大部分的私人行為。如果參照法務部曾經做過的委託研究,平等法還可能包括對『仇恨言論』的管制,那就更是包山包海了。」 (資料來源:〈綜合性平等法莫將自由當歧視〉,中國時報2022-12-17) 學者林更盛法學教授的反省是:「過度擴張平等原則的適用、甚至到大部分的私人法律關係,可能造成國家對私人間法律關係的普遍監督,從而根本地改變我們現今對國家的理解:國家將從作為只是諸多社會團體當中的一個,轉變成為無所不包、至大無外的、唯一且最高的團體,而且法律與道德的分界將漸趨模糊。如此一來,人民的自由終將消失殆盡。」 (資料來源:〈對性別平等法制的幾個反省─從宗教自由的觀點談起〉p.2)  四、借鏡德國的措施 中研院平等法草案的四個參酌國中,為何德國普遍侵害人民權利的案例較少?這是因為該國採取了降低社會動盪的一些措施。儘管這些措施牴觸了歐盟的指令,德國還是在《一般平等待遇法(AGG)》中,將禁止歧視的特徵限制為以下幾種:「種族或民族本源、性別、宗教或世界觀、身心障礙、年齡、性傾向」,並未如他國擴及至性別重置(即變性手術)、性別認同或表現、或跨性別認同或表現等。除此之外,還「…增加了教會條款(Kirchenklausel,§9AGG)、刪除強制締約、限制團體訴訟的權利(Verbandsklagerecht)…」等。 (資料來源:行政院人權處「研議制定平等法」(北部)公聽會會議資訊;法務部委託研究案〈我國是否應制訂綜合性反歧視法及立法建議〉p. 116) 在此,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一般平等待遇法(AGG)》有幾個例外條款,例如:家人間的豁免、職業上的豁免、教會條款等。法務部委託中研院研究所提出的《平等法》草案雖也參考德國法律,但卻完全沒有參考「例外情形」這個部分。在此簡述AGG關於「例外情形」的部分內容,如下:(1)AGG第十九條第四項:民法中關於禁止歧視「不適用於家庭法(family law)和繼承法(the law of succession)產生的義務。」 (2)AGG第八條「基於職業要求的允許差別待遇」。 (3)AGG第九條「基於宗教或信仰而允許的差別待遇」。第一項,……基於宗教或信仰原因,宗教團體的雇員、其附屬設施(無論其法律形式如何)或共同承諾去實踐某一宗教或信仰的組織機構而所行之差別待遇,不應構成歧視……,其中宗教團體(religious community)是廣義的,包含了教堂以及宗教辦的學校、醫院或慈善機構等等。 (資料來源:General Act on Equal Treatment in Germany) 在國際社會施予台灣高度的立法壓力之下,德國的立法經驗值得取經與效法。期望台灣政府嚴正看待,多多研究與採用。 總之,無論如何,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律制定應該朝向以「減少擾民、穩定社會、尊重宗教」的方向來走,若不以「以民為本」的憲法精神為原則,那麼,民主變質,恐非全民之福。「民主已成為臺灣人民的DNA」,所以,如同蔡總統二0一八年引用美國雷根總統名言時表示,「任何事情都可以談,但自由和未來不能被妥協」,相信這也正是台灣人民此時的決心。

Read More

我是師範學校畢業生,我永遠以當過小學教師為榮

黃炎東 我是師範生,當年考入屏師,也考取屏中名列前茅,但我毅然選擇屏師就讀,永遠以能成為屏師的一份子為榮。 日前回恆春半島車城海口村掃墓後,我先前往海口村拜訪我小學時代的恩師陳欽忠老師,也是我們屏師的傑出校友,他憑著在屏師所學的國語文,自己自修考取中學教師資格,桃李滿天下,受到無比的尊崇。 這次回南台灣之行,我也跟幾位警大警專畢業的傑出校友聯絡,看到他們即使在這麽重要的清明掃墓連假期間,仍能堅守工作崗位,維護治安交通等工作,一切以公事為先,盡力傾其全力做好服務基層鄉親的工作之精神實在令人感佩。 4月3日中午,我與內人在高雄市與我的老同學、前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教授(黃校長是我早年政治人才班同學,出身韓國一流頂尖大學博士,歷任國立中山大學教務長,是知名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大師級權威學者,現任台灣黃氏宗親總會秘書長,並受有關優質企業集團的禮遇重用及各界人士高度肯定與敬重)及尤茂川院長博士教授大哥等好友們在高雄福華大飯店麗香園聚會,天南地北的談及多年前我在中山大學及母校屏東師範學院(開授教育與法政及社區發展專題及行政主管班)等坐飛機南北奔馳教學之種種生涯點滴,真是有難忘之高雄港都的情懷,深深之感念永不渝。 4月3日下午6時,在恆春品華聚會的多位親朋好友們皆是昔日在恆春大平國小教過的傑出學生及當地在政界及企業界很有成就的俊彥一時之選,跟我都是數十年堅若磐石的交情,那裡之聚會令我深深感受到古人所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真是有其硬道理所在。 4月4日早上,我與內人起得很早,於7時30分左右,我與內人與黃氏至親及老同學黃朝興董事長等一起浩浩蕩蕩地前往海口公墓,為祖先安息之聖地掃墓祭拜,歷經5個小時左右完成所有的祭典後,立即趕著前往進行拜訪有關親友們的行程,所謂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有了過去才有現在,我心中常常記住並提醒自己,我本就是一個出身於台灣最南端的海角七號旁的恆春半島車城海口小漁村的農村子弟,若沒有父母及兄姊們的養育及車城國小、恆春初中及屏東師範(屏東大學)師長們的教導培植,我又如何能再進入大學及研究所深造,並先後在台大、警大等十多個大學院校服務,為國家社會稍盡棉薄之力,誠如古聖先賢所言「飲水當思源,吃果子當拜樹頭」,這也是我們一年一度清明節掃墓祭拜祖先的最大意義。 為了彰顯這一感恩之涵義,我特於最近撰著了一本《教育與法政~感恩的人生》新書,在每次與有缘人聚會的時候,在適當時機,贈送一本予有緣人,請他們惠予賜教,並敬祝他們身體康健,鸿圖大展,幸福滿满,萬事吉祥如意。 (作者黃炎東教授,係屏東師範學校(國立屏東大學)畢業生,曾任屏東恆春大平國民小學教師)

Read More

為提升我國及全世界人類基本人權而努力奔馳奮進加油作見證

黃炎東 25日上午9時出席中華人權協會於台大校友會館3樓所舉辦的會員大會,本次大會由理事長高思博教授主持,所有會員同仁們都很踴躍出席。 中華人權協會於1979年由杭立武先生所創立,本名為中國人權協會,後改名為中華人權協會,現任理事長為高思博教授,係我國第一個民間人權組織,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本,以宣揚人權理念,促進人權保障,實踐人權體制為主要宗旨。 中華人權協會自成立以來迄今,在歷任理事長卓越帶領及所有會員幹部會員同仁們共同努力推動、提升我國及世界人類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之活動,績效卓著,建樹良多,深得國內外各界人士所高度重視肯定支持。 我多年來加入中華人權協會,追隨理事長暨各級長官同仁們共同推動促進人權維護提升之志業,現任中華人權協會憲政與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25日大會中,理事長高思博教授宣佈聘我為本會顧問並親自頒授本會顧問聘書,多年來我有機會參與推動人權工作,深感榮幸之至。 25日的大會活動,從高理事長的致詞及有關工作幹部的業務報告,充份的顯現:中華人權協會長年來在推動宣揚人權理念,提升我國及世界人類人權之志業,實踐本會成立之宗旨,卓著績效,而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所高度肯定支持。 同時我為感恩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及各級長官同仁對我多年來厚植之鴻恩大德,特分送其甫出版問世的新作《教育與法政一感恩的人生》乙書予有關長官們,以表達其崇高之敬意與謝忱,並合影誌念。 (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優質大型幸福企業公司暨台灣商業聯合總會顧問)

Read More

中山思想對台灣政經發展深具指導價值

黃炎東 12日早上9時追隨張總裁平沼理事長博士,出席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三民主義大同盟、時雨文教基金會、燿華文教基金會、逸仙文教基金會、極忠文教基金會共同於中國文化大學大新館國際會議廳所舉辦的2023中山思想與當代台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在開幕典禮時,張平沼總裁、林定芃理事長、葛永光董事長、趙建民院長、李貴敏創辦人等貴賓皆應邀致詞,接著有趙建民院長主持李炳南教授的主題講演,又接著由頂尖卓越學者專家們進行了四場學術研討會,充份闡揚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偉大思想對台灣政治民主化、經濟發展、教育文化的指導性與價值功做了充份的闡述。 尤其主辦單位的張平沼總裁博士在致詞中,特別指他在讀大學時代參加全國的國父思想作文比賽獲得了第一名,榮獲教育部獎狀,他也曾親自前往大陸參謁中山陵祭拜國父,並在那裡興建博愛閣供前往參訪的國內外人士瞻仰恭謁,深得出席的學者專家及青年學生的熱烈的回響與敬重。 從出席這次學術研討會聆聽了諸位學者專家所發表的見解皆是很頂尖卓越,且對台灣未來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發展,教育文教等層面之發展提出很具建設性的意見,殊值參考,為台灣大家園將來的各項建設發展開創一個更為安定、繁榮、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之提升做出更大之奉獻。 大會中特由三民主義大同盟林定芃理事長致贈今日的學術論文集乙本,以表達對黃炎東博士榮任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终身榮譽講座教授祝賀之忱,而黃博士為感恩母校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現之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及張總裁平沼理事長博士長年來厚植之鴻恩盛德,特分送其甫出版的《教育與法政~感恩的人生》予有關長官們,以表達對諸位長官培植的鴻恩大德,師恩浩瀚,山高水長,永銘心中,直至永恆。 (本文作者黃炎東博士,現為大學講座教授)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萬物齊漲,通膨恐再惡化!

李沃牆 去年全球通膨居高不下,台灣亦難置身度外,原以為今年會稍緩,但主計總處甫於二月九日公布的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三點零四,不僅已連十八個月超過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也是繼去年七月創下的百分之三點三六高峰後,再度飆升衝破百分之三。 不可否認,一月物價水準通常會受到農曆春節假期採購需求及部份服務費循例加價提早反映。但外食費、肉類、水產品、蛋類、家庭用品及交通工具價格持續上漲,核心CPI年增率也高達百分之二點九八。 君不見,農曆年後,迷克夏等知名餐飲及食品業者陸續宣布漲價,八方雲集接連喊漲,鬍鬚張招牌便當調漲五元,其他便當店也跟漲。另受到禽流感加上日夜溫差大影響,全台雞蛋產量減少,雞蛋批發價將從每台斤五十元調漲到五十二元,又回到歷史高點。且在疫情趨緩後,休息娛樂需求增加,娛樂服務費也隨之上漲。民眾抱怨萬物齊漲,荷包不斷失血,很難感受物價有回穩現象,薪水追不上通膨,生活痛苦指數再度升高。 持平而論,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走跌,追蹤全球交易最熱絡糧食大宗商品國際價格的「FAO糧食價格指數(FFPI)」在今年一月平均為一三一點二,環比下降百分之零點八,連續第十個月下挫,與去年三月的歷史峰值相較已經回落百分之十七點九。國際西德州原油也由去年一月的每桶一百一十美元跌至目前的八十美元,跌幅已達百分之二十七;布倫特原油則跌幅近二成二。 雖然各國CPI組成項目及權重不同,但泰半已有下降趨勢,如美國CPI亦由去年八月高峰的百分之九點一降至今年一月的百分之六點四。顯然,台灣CPI的再度升高與民生食品的人為哄抬及知名廠商調漲的跟漲效應有莫大的相關。 台灣地區的痛苦指數(物價上漲率及失業率總和)在去年六月曾達到百分之七點三三高點,之後隨物價指數下降而有所趨緩,十一月降至百分之五點九六,但十二月又上升至百分之六點二三。又台灣五大行庫的「房貸平均利率」於二0二一年初約百分之一點三六,但隨著央行多次升息,截至去年底已至百分之一點八六的平均水準。假設某貸款行的貸款利率由升息前的百分之一點三七五調升至百分之二,則根據試算,一宗三十年期的千萬房貸,一年得多繳三點七萬元房貸支出。這對眾多的房貸族無言,的確是一項不小的負擔。 主計總處於去年十二月中公布的最新薪資統計指出,受物價高漲影響,去年前十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達到百分之二點九,創了民國九十年以來同期最高,但由於同期通膨率高達百分之三點零四,在物價漲幅高過薪資增幅的情況下,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百分之零點一三。 另主計總處甫完成的統計指出,受食物、房租大漲影響,元月低所得家庭的通膨率百分之三點三一,比平均通膨率更高,過去十年低所得家庭的消費者物價更上漲百分之十二點八,同樣大於各階層,顯示窮人面臨更大的通膨壓力,愈來愈窮,日子更難過。民生食品易漲難跌,餐飲便當一漲就回不去了。 無論理論與實務均證明,通膨影響消費意願,進而衝擊消費動能及經濟成長,因而政府維持物價穩定責無旁貸,應不定期朝上游供貨及中間商,查緝有無哄抬物價及剝削情況;一旦掌握具體事證,應給予嚴懲。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Read More

救國團永遠是令人嚮往與感念的溫馨園地

黃炎東 我與內人玉葉於2023(民國112)年元月27日上午10時30分回故鄉恆春古城,在恆春社大張順興校長陪同下,特前往墾丁活動中心拜訪救國團懇丁活動中心鄭淵明總幹事及團部幹部同仁們,看到他們在春節期間仍然那麼勤奮的為來自各方的青年朋友及各界的人士做各項服務,真是令人感佩不已。 我與內人及張校長都擔任救國團義工人員已有數十年的歷程,又有機會來到南台灣的最南端的救國團服務青年朋友及各界人士的服務園地,內心有無限的感觸。想到救國團自成立以來,由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擔任主任,歷經多位主任的帶領所有工作幹部及廣大的海內外義工們,全力以赴投入服務青年朋友,為國家社會培育了很多優秀青年以蔚為國用,尤其自現任主任葛永光博士主持推動團務以來,在既有的良好基礎上,勵精圖治,以務實創新的理念因應全球化大時代的趨勢,大力的革新團務工作,提升服務青年工作的優質能量,深得青年朋友的歡迎及各界人士高度的肯定與支持,令我們身為救國團的同仁及廣大的義工朋友們亦深感與有榮焉。 有機會在春節之際到此與救國團同仁聚會,回到自己的大家庭深感榮幸之至,因特致贈兩本我個人的著作予團部同仁,以表達對救國團同仁們崇高的敬意,並一起留影誌念。 (作者為法學博士、大學講座教授)

Read More

出席國民黨新春團拜 期許團結開創新局

黃炎東 30日上午9時30分我出席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之新春團拜活動,這次出席的各級長官幹部同仁們甚為踴躍,互道新年快樂,萬事吉祥如意。朱立倫主席,馬前總统英九主席等皆一一向與會所有同志們致上最誠摯的新年快樂祝福之忱,並勉勵所有幹部同仁黨員同志們在新的一年開始,發揮中國國民黨永遠和民眾在一起為民眾謀福利的福國利民優質傳承之精神,大家團结合作,一致共同為謀求同胞們的安定繁榮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奉獻,努力為國家社會做做好的服務奉獻,爭取獲得社會大眾的信賴支持,以開創赢得2024年大選成功勝利,重返執政的新契機,他們懇切的致詞深得今日所有出席的同志們熱烈的回應,尤其朱主席在大會中能一一的與每一位出席同志們握手致意問候,而所安排的大鼓及活潑熱舞等節目,更能顯現本黨同志埾定團結一致的溫馨氛圍。 (作者為法學博士大學講座教授)

Read More

期許警大新任校長楊源明培植更優質高級警察幹部

黃炎東 2023年元月16日上午11時,筆者回母校中央警察大學出席新任校長楊源明就職典禮,在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監交下,楊校長接下了主持警大的新職任務,全校有關各級長官及師生同仁及各界貴賓皆很踴躍的出席這次的盛典。 花敬群代理部長在大會致詞中,特別指出新任校長楊源明,警政歷練完整,實務經驗豐富,110年擔任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迄今,積極穩定地方治安,強化犯罪預防,加強交通執法,保護婦幼安全,精進警政服務效能,圓滿達成各項任務,深獲各级長官的肯定。 花代理部長更指出,警大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治安人才,責任重大,期勉新任楊校長就任後,發揮所長將實務經驗融入警察教育,並期許警大與警政署要更緊密合作,積極強化社會安全網,維護社會秩序,提升警察科技偵防能量,精進治安作為,為民眾謀求更大的福利。 誠哉斯言,花代理部長的一席對警大今後推動精進現代化的警察教育工作很有精到創新的提示,相信學養俱佳,且警政實務經驗豐富,歷練完整的新任楊校長,在其主持領航警大下,當能在既有的良好的基礎上,全力以赴,勵精圖治,使命必達,為培植更為優質的高級警察幹部之神聖任務,做出更大之奉獻。 (本文作者黃炎東教授,歷任台大教授,警大教授兼一級行政主管,崇右影藝大學副校長,大學講座教授)

Read More

〈社論〉那些國安層級問題,蔡政府解不解決?

從去年年底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到今年年初,台北政壇最熱議的新聞之一是蘇貞昌內閣是否改組;但是,目前台灣面臨若干國安層級問題,這些問題不但沉痾積重,而且更將影響台灣的長遠發展,遠比內閣是否改組、誰接任行政院長更應受到重視。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國安層級問題已是冰凍三尺,但民進黨完全執政六年半來仍是一籌莫展,甚至變本加厲,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蔡政府到底要不要解決這些問題! 台灣面臨的這些國安層級問題,除了兩岸關係緊繃、兵凶戰危之外,也有些是存在於台灣內部、關乎經濟民生的問題。首先,少子化、高齡化問題的嚴重性一年更甚於一年;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前十一個月台灣出生人數約十二萬六千八百人,死亡人數約十八萬九千五百人,總人口自然減少約六萬兩千七百人,是前年全年人口自然減少數的二點一倍。蔡政府雖然喊出「零到六歲國家一起養」,但顯然年輕族群並不埋單! 從二0二0年起,台灣已連三年「生不如死」,如果找不到解方,此一趨勢仍將延續下去。根據行政院國發會推估,去年大約四個工作年齡人口扶養一個老年人口,二0三0年將成為二點七比一,二0四0年變成二比一。青壯年工作人口負擔越來越重,恐將拖累台灣的整體競爭力。 當然,老年人口也想「自食其力」用自己的錢安享銀髮樂活,減輕工作年齡人口負擔;但是,與退休生計息息相關的勞保年金改革卻是蔡政府的一場空話。面對勞保破產一年一年逼近,蔡政府仍然沒有提出治本方案,僅是從二0二0年起每年以預算撥補勞保基金,但是至今每年撥補金額仍不足彌補當年度財務缺口。去年稅收超徵四千五百億元,蔡總統表示將以其中一千億元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挹注台電,由此看來蔡政府似乎還是想一年再拖一年! 人口問題關乎國家競爭力,能源、電力供應同樣也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先以能源的安全存量來看,在兩岸關係緊繃之下,能源供應更受重視,去年八月經濟部表示台灣石油安全存量天數約一百四十六天、天然氣約十至十一天、煤炭約三十九天;以此推斷,倘若台灣遭到武力封鎖以致石油、天然氣、煤炭無法順暢運補,半年內台灣交通、電力恐均陷困境。 且撇開兩岸緊張因素,俄烏戰爭為全球帶來的衝擊之一是天然氣價格飆漲;世界銀行預估,未來兩年美國天然氣價格,將比過去五年平均價格高出兩倍,歐洲更會高出四倍。再以台電的資料觀察,二0一六年燃氣發電占台電發購電的比重是百分之三十六,在蔡政府的政策推動下,二0二一年已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五;換句話說,如果世界銀行預估正確,未來兩年台電將承受更大的發電成本,台電去年前十一個月虧損已達兩千兩百億零四元,還有多大的虧損承受能力?最後會不會又是全民承擔? 更別忘了,電力是工業之母,學者梁啟源編制的能源安全模型顯示,台灣能源脆弱度、電力密集度均呈上升,缺電、限電已近乎不可逆。工商團體一再呼籲蔡政府的電力政策應考慮產業需求,蔡政府還是馬耳東風、相應不理? 蔡英文的總統任期還有一年半,對於這些國安層級問題,難道她也想說一聲「二0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是下一代的事」?

Read More

<開講>論嚴父出孝子與嚴師出高徒之道

黃炎東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有了優質的教育才能培植一流的人才,以蔚為國用,因而西方大哲學家柏拉圖云「教育是國家力量的總集合」,康德亦云「教育的目的乃在於培養能勞動且有道德的人」,而美國大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思想」是有其真理所在的。大凡從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大都能體認到教育對一個國家民族的永續發展是有很大的影響關係,惟論及到底那一種教育方式才是較為優質的教育,則往往又有各自的仁智之見,很難有一定的論述及標準定見可言。 兹謹就父母及一般學校老師教育子女或學生的方式論述如次: 古人云:「寵豬舉灶、寵兒不孝」。古人所謂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現代的若干人們教育子女的方式,往往曲解了民主自由的真諦,且過份縱容子女,以致忽略了教導為人子女應養成孝順父母、侍奉長輩的優良傳统美德,以至世風日下,敗壞社會倫理道德之事常常見之於媒體報端上,令有識之士痛心憂慮不已,因此我們社會各界當深切的注意,且亦須加以防範這一歪風,實在不可再令其滋長,根本上,應以教育的方式來加以改進,以端正良好的社會風氣才對。 因此,今後為人父母者應如何在嚴父、慈父、慈母之間如何拿捏得適之分寸,對子女固然要加以養育疼愛保護,使其在正常優質的環境長大成人,但也不可過份寵愛,而任其不知忠孝之道,成為不忠不孝之人。同時,為人師長者,固然要好好教導自己的學生,但亦不可過份放縱學生在學業及品德上之缺失而不予以輔導改正,否則教育出來的學生,不但不懂得尊師重道,且造成不良品德,對國家社會造成的危害莫大,當然無法達成教育培植人才,以奉獻國家社會的神聖教育宗旨。 至於究竟要用何種方式來教育子女或學生,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呢?有人主張秉持自古以來的「棒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的傳統教育方式,但亦有人主張這種方式仍有待商榷,認為有加以研討改進之處,因而造成眾說紛紜、仁智之見之爭論,這是很自然之事,何況當今已是自由、民主、法治、人權普世價值為主流趨勢之世代,言論自由,文化多種,價值多元的大時代中,教育方式有不同的看法乃是很自然之事,惟按人類之智商有聖賢才智平庸愚劣之別。 因此筆者認為教育子女與學生之方式,當本著「因材而施教」之方式,循序漸進的以愛的方法,來加以引導,提升其德智體群美之潛能,追尋其真善美聖之人生,如此方可真正達成理想的全人教育之指標,以形塑子女或學生卓越的專業知能與優質的品德,以蔚為國用,為國家的永續發展與人民的安定繁榮的幸福生活,開創更為美好之新境界。 (本文作者黃炎東博士,歷任小學教師兼訓導工作、台大教授兼新聞學會總幹事及媒體工作、大學法律教授兼財經法律系主任、副校長、講座教授、榮譽講座教授、大學通識大師典範講座)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華新聞雲立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