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華沙一名民眾手舉「工作與麵包」標語,抗議政府封鎖措施。(路透)
記者彭志平/綜合報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中國大陸、英國、德國等許多國家都採取封城措施,也因而影響經濟生產行為,失業率更因此陡增。吃飯皇帝大,人失去了工作,就意味著已經或即將失去飯碗;人失去了飯碗,就可能「飢寒起盜心」。疫情終會過去,但已上升的失業率會隨著疫情降溫而回落?還是就此居高不下?勢必是各國政府接下來要面對的嚴肅課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定義,失業率是指失業者占「勞動力」之比例,而勞動力是指年滿十五歲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但年滿十五歲以上卻因求學、料理家務、高齡、身心障礙、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及其他原因,而未工作亦未找工作者屬於「非勞動力」。因此,有些沒有工作能力,或是沒有工作意願,或是沒領工資的家庭主婦(夫),都不在失業率的統計範圍之內。
日本應屆大學畢業生高聲相互激勵,希望自己能找到工作。(路透)
失業率上升 工資成長恐下降
各國對於計算失業率的定義雖有差異,但屬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排除了「非勞動力」。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估計,今年第二季全球因肺炎因素而失去的工作機會,高達三點零五億個。事實上,各主要經濟體都出現失業率陡增的困境,四月份中國大陸城鎮失業率達百分之六,這應是中共建政以來最慘的情況。美國也好不到哪裡,白宮資深經濟顧問哈塞特估計五月會達百分之二十,恐比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還慘。
如果將人類經濟活動區分為生產要素市場(或勞動力市場)、消費者、商品市場、生產者四個部分,且以生產要素市場為起點,則失去工作,就會降低消費,接著廠商縮減生產,然後生產者就採取對勞動力減薪的手段。倘若如此惡性循環,經濟動能就會衰退。
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浦,就針對一八六一年到一九五七年英國的名目工資成長率與失業率的關係進行分析,得出二者是反向關係的結論;亦即,失業率上升,薪資成長率下降。從失業勞工的角度來看,如果失業率居高不下,為了謀得一職,也只好「降價求售」了!
預期長期收入降低 消費縮減
「菲利浦曲線」說明了失業率與工資的關係,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提出的「恆常所得」理論,又連結到所得與消費之間的關係。話說,賺了錢就是要花,錢不花會發霉;至於錢該怎麼花,有人拿去消費,有人拿去儲蓄,有人拿去投資。單就消費來說,傅利曼發現,如果一個人的短期收入增減,但預期長期收入不變,就不會提升或縮小消費支出;但是,如果預期長期收入會發生顯著變化,則消費支出的多寡就會有所改變。
汽車工業受創甚深,就算戴著口罩工作也總比失業好。(路透)
雖然各國都針對疫情提出振興消費(或紓解人民生活困境)的措施,例如美國、新加坡發放現金,或在台灣還不知怎麼實施的折扣券,但從「恆常所得」理論來看,如果失業率攀升,且居高不下,則人民勢必削減消費支出;但是,如果疫情過後經濟復甦有成,失業人口在薪資相差不多的情況之下重返職場,則消費支出就有機會回到疫情之前的水準。
另外,經濟學家奧肯也提出了一個探討失業率與經濟成長二者關係的論述:經濟成長與失業率二者呈反向關係。從台灣的經驗來看,二00八年金融海嘯時期經濟成長率重挫,失業率一度攀高到二00九年七月的百分之六點零七;但隨著經濟成長V型反彈,失業率在二0一0年十二月就回降到百分之四點六七,符合「奧肯法則」的論述。
經濟壓力大 暴力犯罪恐增加
失業不但恐對整體經濟情勢不利,對社會穩定也是個不確定因素。一項針對日本經濟、社會問題的研究顯示,經濟壓力、刑罰確定性與年齡結構是解釋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暴力犯罪的重要因素。一項一九九0年代針對台灣的研究也顯示,所得分配不均對總體犯罪率和暴力犯罪率具有影響力。
從這些討論來看,失業率上升對薪資變動、民間消費、經濟成長都會造成程度不同的影響,甚至影響社會治安。因此,如何在疫情過後,讓這段時間失去工作的人找回工作,將是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無薪假有利有弊 勞工卻無奈
疫情肆虐不但拉高各國失業率,有些國家無薪假人數也呈急遽攀升。例如,美國無薪假人數恐已達五千萬人;歐洲五大經濟體中,五月初因放無薪假而請領政府補貼的人數超過三千五百萬人。從這些現象來看,台灣無薪假人數激增倒也「符合世界潮流」。
勞工放無薪假雖然無奈,但大多也只能接受這個權宜之計。不過,二00八年台積電被迫實施無薪假時,強調會保護員工就業機會;二0一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也認為,如果勞資雙方達成共識,且勞方可獲基本生活費用,無薪假可說是勞資雙方雙贏的做法。
無論如何,對失業或無薪假勞工而言,工作才是王道。美國前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認為,疫情過後經濟會快速反彈,這也應該是全球勞工共同的期待。
(彭志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