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生部長艾薩在台期間表示,若美國退出WHO,仍將透過雙邊或多邊機制進行公衛活動,並希望和台灣商討參與意願。(中央社) 美國衛生部長艾薩訪台,在他抵達台灣之前,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艾薩將與蔡總統討論成立新的國際組織取代世界衛生組織(WHO),總統府雖然否認此一傳聞,但艾薩在台期間確曾提及倘若美國退出WHO,仍將透過雙邊或多邊機制進行公衛活動,並希望和台灣商討參與意願。持平而論,近年美國參與國際組織的態度已大幅轉變,這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有何影響?政府應有所評估。
在中共當局的杯葛與施壓之下,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一向非常艱辛,即使政治色彩較低的國際組織亦然。即以WHO而言,誠如艾薩所說,台灣在公衛領域應該要能夠在國際會議中分享經驗及世界一流的專長,但台灣在過去四年內都無法參與。今年五月,艾薩在世界衛生大會(WHA)中更直言,WHO不該因政治考量而犧牲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健康。
艾薩為台灣未能參與WHA而仗義執言,台灣確應感謝。但令人質疑的是,七月上旬美國已向聯合國寄出通知,美國將在寄出此一通知後一年內退出WHO;若台灣參與美國退出WHO之後所建立的國際公衛機制,台灣在公衛領域所能獲得的實質效益到底能有多大?
即以美國退出WHO的國際反應觀察,五月份甫傳出美國有意退出WHO時,德國衛生部長史巴恩即認為這是國際公衛領域上一次令人失望的退步,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呼籲美國必須避免削弱國際合作成果的行動。質言之,美國決定退出WHO,不但事先並未取得歐盟諒解,傳言出現之後也未依歐盟建議而改弦更張。
再者,美國係以WHO未做重大實質改革為由退出WHO,但決定退出後並未停止介入WHO,七日德法兩國退出WHO改革協商,義大利也呼應德法兩國立場,原因在於質疑美國太過強勢,試圖主導談判。由此來看,歐盟國家對美國的態度已從挽留升級為反彈,歐盟國家是否會參與美國主導的新國際公衛機制?確實令人存疑。再進一步而言,倘若美國主導的新國際公衛機制失去了歐盟這一大塊拼圖,即使台灣參與此一機制,短期內政治上的大外宣、大內宣效益較大,但公衛領域的實質效益恐低於參與WHO。
美國不僅在處理WHO方面引起歐盟國家反彈,自從川普入主白宮之後,美國接連退出諸多國際組織或協議,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伊朗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中程導彈協議等等。美國這些「退群」動作早已讓人詬病其單邊主義;而由於美國的世界強權地位與力量,導致川普的單邊主義讓國際秩序更加無法預測,甚至治絲益棼。
正如美國退出WHO打算另立新國際機制一般,在美國這些「退群」過程中,國際社會也在討論美國是否成立新組織或新機制?倘若美國成立新組織或新機制,能發揮多大效果?是否重建國際新秩序?目前這些問題的答案尚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這些動作絕對是基於美國的最大利益,而美國的最大利益卻未必是其他國家的最大利益,這從歐盟國家對於美國退出WHO、卻又想強勢主導WHO改革產生反彈即可看出。
台灣確實需要多多參與國際活動,對於美國的支持也應感謝;但在美國處理國際組織、協議的態度已發生大幅轉變的情況之下,台灣爭取加入國際組織的努力應如何施力?仍應以台灣最大利益為考量出發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