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政府主辦的農村社區微生物菌種養成培訓班,第一場在內埔鄉東片社區登場,吸引近百位農友參與,場面熱絡。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農村再生專案推動辦公室為了讓屏東縣的農村可以共好,積極推動「友善、永續、生態、安全」的生產模式,委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開辦「農村社區微生物菌種養成培訓班」,教導農漁民利用光合菌等不同微生物的特性,減少對化學藥劑的依賴,也提供一種在地適性友善農法的可能。
該培訓班第一場前天在內埔鄉東片社區登場,主辦單位邀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廖麗玲博士團隊講授光合菌的培養與應用,吸引近百位農友報名參與,前縣長曹啟鴻也特別蒞臨現場,除了鼓勵農民從事友善耕作外,也當起了學生與現場的農民一起上課學習。
廖麗玲表示,光合菌應用在農業上,具固氮溶磷的作用,增加土壤的益菌量,提高了作物的吸收力及品質,因而達到農藥及肥料減量,土壤品質變的更好的效用。在水產養殖方面,可預防病害、淨化水質;在畜牧業方面,可減少異味,增加幼畜抗病及存活率。廖麗玲強調,課程的目的是要教會農民自己培養自己的光合菌,並且互相分享與回饋社區。
縣府農村再生辦公室表示,農村社區近年結合生技業、農產加工等面向,研發出多款面膜、沐浴、清潔等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而若要持續創造產值,永續且有效循環的農漁業生產模式,將會是屏東縣農村再生社區產品建立品牌與價值的基本核心。而今年的首要目標,是運用微生物菌種讓土地和生產環境能更健康,使農村的生產條件能更多元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