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21日職災勞保說明會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勞工發生職災,已相當不幸,但勞保黃牛見錢眼開,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高雄市勞工局長李煥熏說,勞保職業傷病相關給付,對勞工及家庭而言,都是重要的救命錢,為防止類似詐騙案件再發生,勞工局將於九月二十一日,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辦理「勞工保險暨就業保險相關法令說明會」,讓勞工了解法令,多一份保障。  阿福(化名)四十四歲,受僱於工程公司,一0八年十二月發生通勤職災事故,致外傷性顱內出血,顱內骨折等傷害,因阿福父親不了解保險給付申請方式,在醫院遭遇勞保黃牛假以好意代辦申請勞保給付要求簽約,並索取私人文件及身分證明,卻於代辦期間以抽佣、手續費等各項名義,不斷收取額外費用,因而損失大筆保險給付金。  勞工局局長李煥熏說,勞工局為協助職業災害勞工及家庭,以即時獲得適當福利資源介入,提供有「職災勞工個案主動服務」,以個案專業服務模式,結合勞工福利及社會福利相關資源,建構支持服務安全網絡,讓大家不用再花大筆勞保代辦費用,相關資訊可減0七-八一二四六一三轉五二三洽詢。

Read More

東區有佳節 中秋CHILL在一起 歡樂不間斷

東區有佳節 中秋CHILL在一起 歡樂不間斷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為推廣台北市東區商圈特色,台北市商業處與台北市東區商圈發展協會於中秋佳節前夕的廿七日下午四時到九時於大安路一段封街共同辦理「東區有佳節 一起CHILL」,邀請直播平台人氣直播主暖情獻唱,結合以「月亮」為主題的「顆顆書店」新創市集,串聯東區燒烤店家、打卡送優惠及各式美食餐廳連線外送到活動現場,一起在東區街頭聽歌、在星空下看露天電影。  商業處說,台北東區去年七月廿七日辦理的「台北東區PLUS-混有意思」活動,在民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東區有佳節,與大家相約CHILL同歡;活動規劃五大區塊為「CHILL浪我們一起唱」直播主品謙、君君、曼青、張家瑋及黃星等輪番獻唱,近距離沉浸在音浪中感受直播主的魅力。  「CHILL在一起購」新創市集「顆顆書店」販售以「月亮」為主題的手作文創小物,一起和攤主們共度佳節;「CHILL在一起饗食」串聯東區燒烤店家及美食餐廳,限定當夜美食連線外送,活動現場熱騰騰餐點直接送到民眾手中;「CHILL在一起賞月」將有數十隻發光搗蛋玉兔,成為最閃閃發光的拍照角落;「CHILL在一起沉浸旅程」在東區商圈巷弄,以音樂和故事帶領大家沉浸在秋夜光影的夢境中。  商業處表示,活動當日到東區商圈協會攤位打卡追蹤「台北東區 混有意思」FB粉絲團可以抽得店家優惠,此外,在舞台區好康時段,完成互動遊戲並於臉書粉絲團按讚分享,還可以獲得東區店家限量優惠大禮包。  為使活動順利進行,自九月廿六日晚間十一時起到九月廿八日一時止,大安路一段(忠孝東路四段以北、市民大道四段以南)將封閉,並建議民眾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前往。

Read More

指南千階風華現 祈夢萬盞兆豐年

 復育竹柏康莊大道。(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一0七年度成功規劃全長九十二公里「台北大縱走路徑(Taipei Grand Trail)」,持續推廣步道安全、自然生態、友善環境及人文、歷史故事,指南宮竹柏參道位於台北大縱走第七段起點,經護住百年路坡、種植近百株長青竹柏、扶起頹倒石燈籠後,重新點亮指南千階參拜道,風華再現,邀請您一同來體驗步道之美。  一九九七年台北市建設局與文山區公所,撥列部分預算,補強鋪設石階,就是現在指南宮竹柏參道的樣貌。然而,歷經廿餘年颱風豪雨的侵襲,步道邊坡發生了數次土石滑落、邊溝裂損,步道邊坡的安全出現疑慮。  大地處表示,本工程是一0七年文山區參與式預算提案、指南宮及當地里長陳情,步道周邊有邊坡滑動、步階開裂及樹木傾倒情形,且沿線石柱及石燈籠多處破損傾倒,地方人士建議指南宮步道兩側邊坡應進行整治及同時整理周邊環境。  經大地處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針對周邊植生及設施進行調查,規劃首先改善步道基礎及邊坡,進而復舊傾倒的石燈籠及石柱,並延續原有竹柏範圍,增植近百株竹柏,以重現「千階竹柏步道」盛景。  大地處道路步道科長陳彥成說,此一步道整修在整理周遭環境安全前提下,以「護坡、復育、復舊」為主軸,辦理邊坡水土保持改善工程,採用低衝擊的工法,並以太空包覆蓋帆布方式保存邊坡土方,以防豪雨沖刷,並在護坡工程完成後回填原地土方,同時迅速恢復植生,以原生喬木「竹柏」進行造林。另外,因邊坡滑動所產生步道傾斜與鋪面裂痕,在工程中一併完成改善,同時施工過程以土袋包保護階梯及軌道車搬運方式施作,避免損及原有梯面。

Read More

學生時裝秀成果展 呈現客家新美學

 台灣在地客家美食美色美時尚計畫動態時裝秀成果展合影。(新北市客家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與亞東技術學院材料與纖維系合辦「台灣在地客家美食美色美時尚計畫」動態時裝秀成果展,十八日在北市永樂市場4樓T Fashion時尚基地登場,學生們提出「客家美食、美色、美皿」等可應用性的評估,設計出近六十套活潑創新的服裝工藝與數位圖紋的服裝、帽及袋包配件系列設計,並由學生自己擔任模特兒演出,展現青春活力。  客家局表示,這次動態時裝秀成果展作品在客家藍染藍與白色調中,加入客家美食元素圖騰,在現場中可以看見運用客家紅粄元素的服裝,在客家傳統農業社會重視男丁,當客庄家庭為慶祝家中新添男丁,通常製作「新丁粄」,如生女兒,則做「紅桃粄」,感謝祖先和神明賜福添丁;又或是運用象徵長壽的龜甲圖案,龜形中間刻有壽字,具有龜長壽之意,製作「紅龜粄」,讓客家文化走入生活,呈現出客式生活美學。  客家局長林素琴表示,與亞東技術學院合作推廣客家文化相關課程已歷經五年之久,師生發揮年輕人的無限創意,以天然植物為染料,今年更加入客家美食為圖騰,創作出日常生活穿戴的衣著及飾品,讓環保、自然、時尚的客家新美學,這種低調內斂的靛藍的美學源自生活,卻也用於生活,穿越傳統與現代,聯結客家過去現在未來,重新讓民眾感受客家藍染、美食融入日常生活。  亞東技術學院校長黃茂全表示,學校作為台灣北部紡織創新的學術教育中心,除了文化推廣、學術、設計教育工作外,更以消費者的角度,積極關注安全考量,對於美食與食安的議題及其背後的文化與結構性問題也相當重視。

Read More

台中電廠2氣6煤 自主減排再5成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台中電廠十七日舉行新建燃氣機組公開說明會,台中市政府仍然質疑中火不會「汰舊換新」,對此台電十八日以減煤排汙再五成的具體數據回應,中火新建燃氣機組「二氣六煤」能讓空汙減排成果獲得延續,希望地方政府與民眾都能夠支持。  台電指出,中火自一0六年十一月起即實施友善或自主降載,去年九月更執行「環保停機」,讓燃煤機組停止運轉不發電,總計台中電廠至今年八月底已降載一千零八十一次。  此外,台中電廠自建廠迄今,不斷引進最佳環保設備降低排放,累計投入金額將超過九百億。其中自一0六年起,更針對一至十號機進一步執行環保改善工程,今年初一至四號機環保改善工程已全部完工。  台電以具體數據說明減汙成效,台中電廠去年空汙排放量比一0三年時減少了超過五成。一一四年起新增二部燃氣機組上線發電後,燃煤機組將會減少發電,再加上最新環保防制設施,預計排放可比現在再減少超過五成。  台電進一步說明,未來二部燃氣機組上線後,台中電廠將以「二氣六煤」模式運轉,亦即全廠有不特定四部燃煤機組轉為備用,這四部備機組必須同時滿足三條件才能啟用:第一,不能在空汙季期間使用;第二,空品的指標須要小於一百;第三,備轉容量率需低於八個百分點。  針對各界質疑,為何中火新增燃氣機組後,不直接讓燃煤機組除役?台電表示,要改善空品不代表就應該「廢機組」。事實上,透過「調度機組」,讓台中電廠十部機都維持可用,可以大幅增加機組調度的空間。  台電表示,只要限制實際運轉機組數,甚至限制實際發電量,同樣能夠達到減少汙染物排放的效果。而且長時間運轉的機組也須要下線檢修,以維持最佳運轉與減排效能,對空品改善更有幫助。  針對溫室氣體排放,台電也澄清,在「二氣六煤」計畫,台中發電廠新建二部高效率燃氣複循環機組商轉後,預估台中電廠全廠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將比一0七年減少將近二百萬噸。

Read More

構築城市 桃園地景藝術節開幕

〈慢撥‧曼波〉作品呈現慢活意涵。 (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二0二0桃園地景藝術節十八下午在高雙路的漣漪迷宮作品旁空地開幕,今年的主題是以竹子為創作材料的「構築城市」做為主題,策展的市府邀請國內外藝術家五十一位,跨國共同創作二十八組藝術作品,展出十七天,至十月四日結束。 〈水.源〉作品,是將二隻竹子編製的手,置於膠伐上,來呈現掬水意象。 (記者陳中興攝) 二十八件作品分別在中壢的大崙及平鎮雙連坡兩個展區展出外,主辦單位還舉行四場論壇、七場大型活動、五條小旅行路線,民眾可以看地景、玩地景、談地景及演地景,來感受桃園市的城市豐富面貌。 在開幕現場旁設置了〈漣漪迷宮〉、〈水.源〉、〈慢撥‧曼波〉等三樣作品,昨天也吸引民眾觀賞及體驗;竹製的大型迷宮有多處出入口,民眾穿梭其中,透過竹編的細縫,穿透隔籬呈現若隱若現的效果。 〈漣漪迷宮〉是這次地景藝術節最大的竹製作品。 (記者陳中興攝) 而〈水.源〉的竹製作品,將二隻竹子編製的手置於膠伐上,雙手併攏成交疊出可以盛水的樣貌,將水與土地與人們的關係透過作品的意象呈現出來。〈慢撥‧曼波〉是竹製的休憩小屋,屋簷掛著風鈴,是人們休息及慢活的場域。 這二十八件藝術品,在十七天的展期過後,部分移除,部分保留在當地做為地景。

Read More

花蓮石雕藝術季開跑

花蓮縣長徐榛蔚與在地石雕藝術家李紫晴及小朋友們共同為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拍攝宣傳影片,邀全國民眾到花蓮賞石。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第十二屆「二0二0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十月二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於文化局園區登場,縣長徐榛蔚昨日與在地石雕藝術家李紫晴及天使幼兒園的幼童共同為活動拍攝宣傳影片,宣告活動開跑。  徐榛蔚表示,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自玉里璞石藝術館揭開序幕,一連串展覽活動由南至北結合地方石雕藝術的脈絡紋理與在地藝文能量,呈現本土教育性。雖然今年因疫情,導致無法邀請國外石雕藝術家前來,但仍廣邀歷年國內石雕藝術家及當代藝術家駐點創作。  第十二屆「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主題訂為「石動曼波」,主旨以藝術家創作過程為主體概念,以「動」為主軸來貫穿各項活動內涵。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於九月起率先由一系列藝術季的展覽活動,包括「石動曼波─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特展」、「洄瀾石報—石材產業發展與生活應用展」、「雕塑的力量—台灣雕塑今昔匯展」、「重返榮耀─花蓮縣石彫協會歷屆會長作品邀請展&薪火相傳─璞石畫創作聯展」等,分別於玉里璞石藝術館、文化局美術館及石雕博物館開場,為藝術季活動揭開序曲。  「薪火相傳─璞石畫創作聯展」以延續璞石畫之薪火相傳並提升生活美學為展覽初衷,由玉里鎮源城國小及花蓮縣璞石藝術發展協會會員聯合展出,共計五十件璞石畫作。南區藝術展的展期至十一月二十九日。

Read More

宜修自治條例 瘦肉精0檢出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十七日公告「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修正草案,要求縣內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輸入、輸出及販賣的豬肉及豬肉食品,不得檢出瘦肉精(乙型受體素),否則將處以三萬至十萬元罰鍰;縣府指出,草案公告七日,蒐集各界意見,全案送議會三讀通過後就能上路。  縣府公告「宜蘭縣飲食健康權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修正第十條之一及第十二條之一的法條,要求本縣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儲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的豬肉及以豬可食部位為原料的食品,不得檢出瘦肉精,否則將依法開罰三萬至十萬元罰鍰。  草案公告七日,期間將蒐集各界意見,於十月六日送縣務會議審查,十月十九日前送縣議會,經三讀通過後就能上路。

Read More

未來政治路? 林智堅:身不由己

新竹市長林智堅前往台北松菸行銷「二0二0台灣設計展」。 (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十八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被問及未來的政治路,他說、如果能選擇,他期待做滿新竹市長任期,卸任後想休息多陪陪家人;但「江湖之路身不由己」,未來的事非他可決定。  林智堅說,總統蔡英文與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都曾關心他卸任後的政治規劃,他都坦白以告:「想休息一下多陪孩子。」蔡英文首次聽到時不太認同,第二次就沒再說什麼;柯建銘希望他「再好好想想」。  林智堅說、政治這條路無法太早規劃,如果要選其他縣市長,就必須離開新竹、辭市長,這違背初衷;如果總統要他入閣,他會審慎思考,但前提是能否為新竹做更多。  主持人追問是否根留新竹選立委?林智堅表示,如果市民需要他,沒排除這個選項;至於是否像桃園市長鄭文燦想過當總統,他說「這真的沒想過」。  此外,林智堅也在節目中行銷十月一日至十月十一日將於新竹市舉辦的「二0二0台灣設計展」,他表示、過去設計展多在場館內,今年有「一個軸線、兩個展區」,讓民眾以步行方式認識新竹市。 林智堅也說,台灣許多策展團隊非常優秀,過去常在國外策展,但今年因疫情,設計展集結全台頂尖的設計師與策展團隊,精彩可期。

Read More

「無藍害」司馬庫斯入圍光環境獎

「馬庫斯無藍害部落」的路燈,全部係部落青年用枯木製作,每個路燈都是獨一無二。(記者彭新茹攝)    「司馬庫斯無藍害部落」入圍「台灣光環境獎」複選,民眾一進入司馬庫斯即可看到無藍害路燈陪著司馬庫斯生命之樹。(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二0二0「台灣光環境獎」,由清大周卓煇教授團隊所提出的「司馬庫斯無藍害部落」入圍複選名單,決選名單將於十月公告。  周卓煇表示,他和指導的學子所開發之類燭光OLED,藍光含量非常低,可有效避免藍光帶來的危害,不僅能維持人體生理正常運作,也同時維護生態環境。團隊將類燭光OLED裝設於新竹縣的司馬庫斯部落,打造為世界第一無藍害照明示範部落,結合部落文化,以山林中的朽木作為媒材製作出無藍害的景觀路燈,在「黑暗部落」中點起冉冉燭光,打造出一條夕陽小路;透過燈罩的使用,避免光線照向天空而造成夜空污染;去除了藍光,降低對生態的衝擊,達成發展與生態的平衡,同時,也希望以司馬庫斯作為模範,喚醒社會大眾對光環境重視,促進光環境的發展。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南方澳鯖魚祭自二00八年開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十三年,廿七日透過大鯖魚擲包子慶讚、大鯖魚火化儀軌及各在地陣頭「大鯖魚護境踩街」表演行動,帶領社區居民與民眾,以徒步方式重新感受南方澳的獨特魅力。  今年踩街活動籌備近半年,社區居民組織動員,號召超過六百人參與踩街,其中「大鯖魚護境踩街」由各學校、社區及民間團體組成遊行陣頭,包括鼓陣、大漁旗、油桶鼓、「鯖出於南」陣、「鮪漁」陣、「海洋世界」陣、鏢釣船、漁簍陣、大、小鯖魚、聚光燈籠等,藉由討海人傳統物件,包括大漁旗、鏢魚竿等已式微的討海文物,透過創意發想,讓這些文物重生,同步展現在踩街陣容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