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閱讀素養教學策略

苗縣長徐耀昌率領閱讀素養起步走。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為提升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縣府開辦閱讀素養教學增能工作坊,邀請專家分享閱讀素養的教學策略;縣長徐耀昌十六日早出席開幕式,期勉教育夥伴一起增進課程設計力,落實一0八課綱核心素養,逐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閱讀理解能力。  苗栗縣閱讀素養教學增能工作坊上午在縣府國際會議廳開幕,縣內圖書教師及所屬學校校長、十八鄉鎮市圖書館館長、承辦人約一五0人參加,縣長徐耀昌、教育處長邱廷岳都到場鼓勵教育夥伴藉增能課程充電,提升苗縣教育品質。  工作坊特別聘請善於閱讀素養導向教學的林明進、葉惠貞二位老師進行專題講座,分享素養課程設計心法,包括寫作技巧、閱讀理解等,並與校長、教師交流分享經驗心得,希望透過實作與討論,將創新教學拓居到更多教育現場,讓多學子受惠。  縣長徐耀昌表示,一0八課綱上路後,教師是否能以素養導向取代傳統教育模式是教改成敗的關鍵,期望工作坊增進教師教學專業知能,教導孩子經由寫作引發創意及與人溝通、互動能力,進而達到課綱「自發、互動、共好」三大面向,讓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  縣長徐耀昌強調,苗縣深耕閱讀教育,近年來爭取教育部補助八千多萬元經費,改善三十一所國中小圖書館閱讀空間,並辦理多項多元閱讀教育推廣活動,今年全國性閱讀競賽最高榮譽「磐石獎」,苗縣獲獎數在二二縣市排名第六名,成果優異,苗縣營造「幸福書香山城苗栗」願景已逐步達成。

Read MoreRead More

花蓮縣爭取花東基金第二期方案67件 實際進度執行率達75.1%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落實花蓮縣地方永續發展,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目前已邁入第三期,其中第一期已執行完畢,僅剩一案尚待內政部都委會審查通過後,即可全數結案;第二期總計三十八億六千二百一十萬元,由花蓮縣政府執行共計六十七案,實際執行進度為百分之十七五點一;第三期 (一0九至一一二年 )已奉行政院核定五十九案,申請花東基金補助三十九億九千六百九十二萬元,刻正積極推動中。  花蓮縣政府昨日指出,有鑑於計畫進度管制方式的不同,審計部花蓮縣審計室審核本縣花東基金以「年度經費核銷」方式為執行進度之評估,但計畫中有部分方案為年底核銷,以致於顯示執行進度未達預期。鄉親所關心的第二期花東基金執行進度問題,由縣府委託顧問團隊中華經濟研究院,依各計畫實際執行進度估算,在二期六十七項計畫中,有二件案撤案,其中四 案納入第三期,目前實際執行進度約為百分之十七五點一。  為加強計畫執行效率,第二期方案尚未執行之部分,縣府已於每月召開主管會議中,針對各計畫落後原因進行檢討,並積極改善,而未如預期進行之計畫,多因修正計畫書、對地方意見難取得共識、溝通時程冗長、招標公告多次流標,或為配合其他機關施工,導致工程延宕等因素使然,另因東部地區廠商較少,多次流標的工程案,須即時滾動檢討修正計畫,而計畫需其他機關配合辦理之事項,亦密切聯繫以掌握執行進度。

Read MoreRead More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21日將落幕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本周六即將落幕,想欣賞石雕家現場創作的民眾要把握最後機會。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期一個月的「二0二0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將於二十一日上午十時在花蓮市文苑路戶外創作營場地舉行閉幕式,當天十六位石雕家在整個月所創作完成的大型石雕作品一直線排開,十分壯觀。花蓮縣文化局呼籲想一睹石雕藝術家們現場創作的民眾,把握最後幾天的機會。  文化局指出,這些作品完成後也將展開新旅程,於十一月二十三日起陸續吊運至花蓮境內各處風景區設置,包括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將設置包括李紫晴「時空‧印記」、馮朝宗「追光」、鄧善琪「風動」、林立仁「洄瀾的約定:紙與洄紋針」、葉汸宸「一片漣漪」及黃清輝「心之山」等六件作品。  鳳林遊憩區將設置包括陳彥伯「花間」、樊炯烈「藏山伴月」、王標「聽見奇萊‧福爾摩沙」、張書瑋「春暖花開」及魏永賢「舞動」等五件作品。豐濱靜浦「太陽廣場」將設置吳明聲「空間書寫」及侯連秦「心象‧ 源流」等二件作品。長濱八仙洞遊憩區將設置向光華「寂光山嶺」及蔡文慶「向海的風景」等二件作品。太魯閣綠水管理站則設置約瑟夫‧維西「果樹」作品。  文化局表示,歷屆石雕藝術季作品設置點遍佈東部山海線,本屆首次延伸設置於靜浦、八仙洞及綠水等,讓石雕藝術深入山海秘境。

Read MoreRead More

工研院將實驗室搬回家 遠端也能練習操作機器人

工研院將實驗室搬回家,遠端也能練習操作機器人,歡迎業界踴躍報名參加。(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全球工廠積極迎向智慧製造,國際機器人聯盟預估至二0二二年,全球將有四百萬台工業機器人在工廠中運轉。機器人操作系統的市場規模增加,為協助台灣智動化產業發展,工研院將於廿六日舉辦「機器人作業系統實機操作培訓課程」,實體與線上直播課程同步進行,並開發全台第一套機器人遠端實驗室創新線上學習模式,讓線上直播學習的學員也能透過遠端演練,實際操控機器手臂,如親臨實驗室現場,即日起對外招生。  工研院表示,當自動化走向智動化,機器人操作系統商機日益增加,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達到自動化整合效益,是目前產業升級面臨到的極大需求。對於機器人Maker產業的學習者而言,機器人作業系統的整合感知、即時運動控制、影像處理、人工智慧、定位與導航等透過一致性的架構,有助於研發工程師開發智慧型解決方案。對一般產線操作人員而言,瞭解並具備機器人操作技能是通往機電整合及人機整合職涯領域的必備能力。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表示,為因應企業全球化防疫需求,工研院針對產業重要趨勢領域,整合前瞻技術,持續地研發創新的數位學習模式,推出一系列產業人士Upskill能力升級的數位學程。線上實驗室模式讓企業學員無論參加現場或是線上學習都能實體演練手臂,並且為提升學員學習成效,提供在家自學的數位課程,透過業師精闢示範解說程式碼執行幫助學員反覆練習與內化。

Read MoreRead More

大型運動賽事 明新運管系師生擔任賽事志工獲主辦單位肯定

大型運動賽事,明新運管系師生擔任賽事志工獲主辦單位肯定。(明新科大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運動管理系學生發揮專長,熱情參與地方與全國性賽事,日前動員上百名師生,支援第一屆「北埔膨風路跑」、及「台東國際鐵人三項運動競賽」,為賽事提供支援服務。  明新科大運管系主任高小芳表示,二0一九年明新運管系師生赴韓國支援,主要擔任競賽補給。學生活潑熱情、賣力為參賽者加油打氣的態度,讓主辦單位印象深刻及肯定,CHALLENGE亞太區執行長便主動邀約師生再參與今年在台東的國際鐵人三項運動競賽,由三位老師帶領七十位同學前往台東,擔任賽前行政、機動服務及補給站志工等事務。參賽選手、主辦單位工作人員都對明新運管學生的熱情活力給予極高的評價。  除了遠赴台東,運管系同日也動員五十位同學支援在地北埔鄉的膨風路跑,凌晨三點就集合摸黑出發前往北埔,協助分裝二千份物資,並分別於寄物、完賽物資、競賽成績、補給站等進行服務,其中,陳建宇同學獲遴選擔任路跑十二公里配速員。同學們雖辛苦卻樂在其中,敬業的工作態度讓主辦單位讚許,並預約明年還要繼續合作。  運管系系主任高小芳提到,系上多方爭取與各項賽事合作,提供學生參加的機會,除了為運動競賽盡一份心力外,學生透過實務參與的學習機會,也能印證課堂所學,為未來進入運動產業增添實力。

Read MoreRead More

縣長徐榛蔚現勘太魯閣大橋與七星潭四八高地

花蓮縣長徐榛蔚現勘七星潭四八高地,擘劃城市景觀未來願景。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縣政總質詢甫結束,縣長徐榛蔚昨天偕同各局處首長前往太魯閣大橋 (立霧溪)南段及四八高地進行會勘,為擘劃城市未來景觀,提升週邊綠美化與針對防汛道路整頓進行會勘,富世堤防完工後,經一0一年公告變更立霧溪 (右岸富世堤防 )河川區域由水利用地變更為農牧用地,目前腹地開闊,經縣議員邱光明提議,希望未來可做為親水河岸或進行初階整頓。  民有段縣有土地計二十六筆,面積七十六點四四公頃,位處立霧溪南岸,其間有台九線(立霧溪大橋 )及北迴鐵路穿越,富世堤坊完工後,開發利用河川新生地約八十公頃;縣議員邱光明、吳建志、徐子芳、林源富等人與徐縣長、各局處首長們共同會勘,徐縣長也感謝議員們聆聽民瘼,希冀經由討論與重整後,能讓立霧溪南端展現新風貌。  接著徐榛蔚一行驅車前往七星潭四八高地,在農業處長吳昆儒帶領下,徐縣長與新城鄉長何禮臺一同巡視四八高地植被種植情況與戰備坑道週邊綠美化,她表示,七星潭四八高地為花園城市示範點,種植之花草有變葉木、日本女真、扶桑、鼠尾草、胡椒木等景觀植被,目前正陸續增加中,未來也研擬辦理各式活動活絡週邊商業風潮。

Read MoreRead More

foodpanda與花蓮縣消防局合作辦理急救課程

foodpanda與花蓮縣消防局合作辦理急救課程,提升外送員急救能力。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外送平台 foodpanda 近日與花蓮縣消防局合作舉辦兩場次的急救課程,二十多位外送員學習 CPR 心肺復甦術、AED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哈姆立克急救法及止血包紮、骨折固定,經過消防局救護教官的授課、訓練和評核,獲取急救合格證書,為民眾的生命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花蓮縣消防局昨日表示,現在外送平台正夯,隨時可見外送員搭載著粉色箱子騎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然而道路上經常遇到不同種類的意外發生,因此 foodpanda 在各縣市積極辦理急救課程提供給全台的外送夥伴,希望人人都能具備有專業的急救技能,當遇到緊急狀況時,能夠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消防局長林文瑞指出,透過這次的課程,可以讓學員學習急救知識與技能,除了可以自救,也期望大家於送餐途中遇到需要協助的人能發揮所學伸出援手,讓自己不僅僅是負責傳遞美食的外送員,更是一位暖心的行動急救員。尤其是針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病人,搶救時間分秒必爭,在救護車尚未抵達之前,若有人能即時施予 CPR+ AED 急救,將能大大提升病人的存活率。

Read MoreRead More

台七甲線思源埡口路段路面改善工程 17至20日實施交管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獨立山工務段,為維護公路安全,台七甲線三十七點六公里至四十三點五公里思源埡口路段辦理路面改善工程,自十七日至二十日止,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三時,實施機動交通管制,請用路人配合現場管制人員指揮通行(以上路段假日不施工管制)。

Read MoreRead More

東北角觀光圈共識會議展開 凝聚宜在地產業意見

 東北角管理處為推廣大東北角地區觀光,在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辦大東北角觀光圈共識會議。(東北角管理處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觀光局東北角管理處為推廣大東北角地區觀光,十六日在宜蘭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舉辦大東北角觀光圈共識會議,由處長陳美秀主持,跟在地公協會代表和業者說明「大東北角觀光圈」的運作模式,希望藉由多場共識會議,廣邀各方意見,未來將創立新的地域性「大東北角觀光圈」國際觀光品牌和平台,搶佔全球觀光旅遊的龐大商機。 大東北角觀光圈目前已經在做食、宿、遊、購、行的資源盤點,希望未來可以創立一個「產、官、學」各界代表資源共享的平台。(東北角理處提供) 陳美秀表示,整個大東北角觀光圈不只是原本東北角管理處的轄區,還包含新北市四鄉鎮及宜蘭縣十鄉鎮,目前已經在做食、宿、遊、購、行的資源盤點,希望未來可以創立一個「產、官、學」各界代表資源共享的平台,若想要加入觀光圈的業者、單位,不用繳納任何會員費就能參加,希望透過管理處的拋磚引玉,能夠吸引願意為大東北角觀光發展而努力的人一起加入!  會中透過沙龍形式進行交流,並邀請產業界資深代表分享辦理永續旅遊的實務經驗,希望藉由各領域的專家經驗,提供在地產業新的旅遊思維。  東北角管理處表示,大東北角觀光圈第一階段七場共識會議將會陸續在十二月上旬辦理完畢,接下來五場將依照大東北角觀光圈的五大構面:海洋休閒、文化教育、綠色經濟、樂活運動、移居生活深入討論,並將於十一月廿三日於宜蘭縣蘇澳鎮安永心食館舉辦「大東北角觀光圈成立大會」。

Read MoreRead More

北捷國父紀念館站 2號出口電扶梯今啟用

台北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二號出口新增電扶梯工程完工,將在十七日開放啟用。(北捷提供)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捷運為因應高齡化社會,提供優質無障礙搭乘環境與便利使用,在國父紀念館站二號出口增設電扶梯一座,現已順利完成驗收,北捷將在十七日重新開放,此次國父紀念館站二號出口為北市捷運工程局電扶梯改善工程第五個開放的出口,先前已完成忠孝敦化站三號出口、忠孝復興站三號出口、忠孝新生站四號出口及江子翠站二號出口等四個出口。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為提供更高品質與貼心的搭乘環境,達成「車站出入口應滿足於道路兩側各至少有一處出入口設置雙向電扶梯或電梯」的目標,,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提出改善計畫,將捷運車站部分出口;分階段改善為雙向電扶梯或增設電梯。  預計到一一一年年底前,完成十六個捷運車站二十三處出口及四處站內月台,總共六十二部電扶梯及一部電梯的改善工程。而此次國父紀念館站二號出口為北市捷運工程局電扶梯改善工程第五個完工重新開放的出口,先前已完成的包括忠孝敦化站三號出口、忠孝復興站三號出口、忠孝新生站四號出口及江子翠站二號出口等四個出口。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