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浩睿醫師說,起床突然聽不見,可能係耳蝸內膜破裂,小心突發性耳聾。(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劉晴文/綜合報導
1名30多歲竹科男性工程師,一早起來突然左耳有大聲耳鳴、聽不清楚、好像進水感覺;拿手機放在兩邊耳朵做比較,右邊聽力正常,但左邊幾乎完全聽不到聲音。至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發現左側聽力僅剩約3成。經過緊急口服類固醇治療2週,聽力恢復7成,耳鳴的聲音也幾乎聽不見;後續接受20次高壓氧治療,聽力完全恢復。
另1名40歲男子近日容易暈眩,並覺得右耳悶悶的,原本以為罹患梅尼爾氏症;就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接受治療後聽力逐漸恢復。
北榮新竹分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浩睿表示,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在定義上最常見為連續3個音頻,聽力掉超過30分貝以上,並且在3天內發生。但所謂的中風,一般指血管的阻塞或血管破裂出血,單純把突發性耳聾說成是耳中風其實不是那麼完整。突發性耳聾發生的原因目前不明,可能的原因包括耳內病毒感染、血管血流受阻、耳蝸內膜破裂、免疫相關內耳疾病。該竹科男即是耳蝸內膜破裂所致。
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期,患者大多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症狀;部分還會合併暈眩。患者就診時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與耳膜的結構是否正常,接著安排聽力檢查,並視患者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排除神經病變、腫瘤的可能性。突發性耳聾一定要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如果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
邱浩睿說,突發性耳聾目前主要有藥物治療以及高壓氧治療。藥物部分有口服、耳內注射類固醇或靜脈注射類固醇,其他輔助的藥物像是血管擴張劑以及增加血流量的藥物等。高壓氧不會建議單獨使用,要合併類固醇、或使用一段時間的類固醇以後效果不理想、再追加高壓氧治療。若追蹤半年仍未恢復,仍有部分剩下的聽力或耳鳴,可以考慮配戴單邊助聽器。
南投醫院高壓氧中心醫師薛凱風表示,高壓氧治療是安排患者在高壓氧艙內,給予患者百分百的氧氣治療。可以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加速聽力的恢復。
南投醫院表示,耳中風目前雖然沒有明確的預防方法,但是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是維護聽力的保健方法。邱浩睿則提醒,若是過勞或感冒後突然發生耳鳴或聽力降低,應至醫院做完整聽力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