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後的外交事務主要會交給布林肯(圖)主導。(中央社) 王宏仁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民主黨的拜登拿下絕對優勢的選舉人票,雖然現任總統川普遲遲未承認敗選,但除了法律訴訟外,拜登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幾成事實。美國政權交替後,拜登要面對美國國內的疫情壓力與共和黨在國會的制約,新政府的外交人事與政策,在未來半年至兩年內可能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狀態,未來的美中台關係與亞太局勢也會跟著受到影響。
首先,從拜登的外交、國安人事任命來觀察,與美中台關係最密切的人事安排,現已提名前副國務卿布林肯出任國務卿、國安幕僚蘇利文任白宮國安顧問。此外,前美國亞太助卿、在美大選期間擔任拜登外交顧問的坎貝爾,日前才出席「二0二0台美日三邊印太安全對話」現在則被視為國務院副國務卿人選之一。
這三位美國新政府國安核心幕僚的共同點有三:
過去四年,美國的外交政策被川普搞亂。(路透,資料照) 川普搞亂 美應恢復國際參與
第一,要維持原來民主黨的傳統核心價值理念。他們都認為,過去四年,美國的外交政策被川普搞亂,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與形象被川普搞臭;因此,都主張美國要回歸「常軌」,強調過去的多邊主義路線,積極參與國際。
第二,會與聯盟國家加強合作關係。在亞太地區,會重建並強化日本、韓國、東南亞、澳洲與紐西蘭、印度等盟邦關係,也會希望在重啟美中、美朝、兩岸對話下,維持對台關係。
第三,重視民主價值、重視人權與自由,追求社會平等並爭取少數弱勢族群的權益。這必然會涉及到香港、新疆議題。
然而,民主黨重新上台後,整個國際局勢與中國大陸的總體國力,已經不是歐巴馬時代的環境。歐巴馬時代面對的中國大陸,習近平剛上任不久,和美國談的是新型大國關係,亦即強調「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歐巴馬的亞太核心戰略則是「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
布林肯、蘇利文、坎貝爾是美國國安與外交的老手,都是歐巴馬政府時期的老班底,要他們改變過去一路走來的思維與作風,並不容易;但現今習近平領導的中國大陸,已經不是當年歐巴馬面對的,美中角力的內外形勢與籌碼,已經大不相同。
拜登人事部署 恐在國會受阻
目前,還有很多台灣人對川普政府是懷抱著好感的。因為川普打破了美國傳統外交作為,也打破了美國事務官的傳統作風,對美中台三邊關係帶來了新的變化與結果,例如,在「一中政策」上,川普政府表面上維持不變,但實際上卻改變了現狀。
其次,要關注的焦點是美國國會。拜登上台後,未來兩年會處於一個不穩定狀態,主要的根源來自於國會。此次的國會改選,民主黨雖然在眾議院維持了多數,但共和黨的席次有增加;聯邦參議院改選部分,明年一月進入第二輪投票的喬治亞州兩區參議員選舉,將是另一個重要戰場。
目前參議院一百席中,共和黨獲五十席,民主黨加計二席獨立派議員後掌握四十八席,兩黨皆未過半。若是共和黨能拿下喬治亞兩席中的任何一席,就能取得過半數優勢,對制衡民主黨執政,將能掌握談判籌碼。相對的,民主黨則是兩席一席都不能少,才能與共和黨各占一半。
參議院的重要性,在於根據美國法律,總統重大人事提名案,仍須獲得參議院確認同意,才能正式生效。共和黨若在參議院過半數,等於制約了拜登的人事部署。參議院必須再兩年後才再改選三分之一席次,所以,未來半年至兩年期間,拜登的重要人事部署仍有變數,政策也會跟著不穩定。
亞太政策 鼓勵重啟多項對話
大致而言,拜登政府處理亞太事務,基本上會重啟美中、美朝對話、鼓勵兩岸恢復對話著手,從緩和區域緊張關係來說,這是好事,同時,美國也會加強重建與盟邦之間的關係。
但隱憂之處在於,現在的美國,已明確的視中國大陸為戰略競爭對手,拜登新政府在美國國內又有共和黨的壓力,對中方讓步的空間有限,甚至連回到歐巴馬時代的一中政策都可能有困難,因此,在執政初期一段時間內,拜登可能以模糊的一中概念輕輕帶過,或是在實際作為上傾向迴避亞太事務。
此外,亞洲各國雖希望拜登政府上台後,對亞太地區能有新而明確的政策,但拜登一方面在國會未占絕對優勢,一方面要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預料上台後在檯面上仍會延續川普留下的「印太戰略」政策,或持續強調一個自由及開放的印太區域戰略願景。
目前,美國國內疫情惡化,這顯然是拜登上台後的第一要務,外交事務則主要會交給布林肯主導。布林肯可能會有密集的外交訪問,在延續「重返亞洲」的政策下,布林肯的亞太之行有兩個觀察點:
其一,美中關係方面,雙邊會不會立刻有部長級以上高階官員的接觸與對話,甚至具體著手安排拜登、習近平見面的國是訪問?如果沒有美中高峰會的安排,也看不到高階官員見面,代表美中關係還會再卡一段時間。
拜登就任後仍將受到美國疫情壓力等國內因素制約。圖為日前紐約民眾因疫情排隊領取食物。(路透) 布林肯亞太行 反映拜登思維
其二,布林肯訪問亞太地區的首站,如果不是中國大陸,而是從美國的盟國開始,則亞太戰略上還是會從制衡中國大陸的思維作為起手式,而日本將可能是布林肯優先拜訪的盟國。
亞洲國家雖然關注美國的亞太政策走向,然而,若從美國處理對外關係的角度來看,亞洲的重要性恐怕不是最優先。美國在外交事務上,處理對歐洲關係與中東問題,比重將更甚於亞洲。
因為,美國對亞洲,雖然視中國大陸是戰略競爭對手,但「中國威脅」是中長期的,但中東的衝突、恐怖主義,以及對伊朗問題的處理,對美國的威脅感卻是立即性的。這可以從拜登任命的外交、國防等國安核心人事,多數仍是嫻熟於歐洲、中東事務可以明顯看出。
台灣所關注的美中台關係,拜登處理美中關係的初期要務,重點應該會放在確保美中今年初貿易談判是否逐步落實。中國大陸為了向拜登新政府釋出善意,會給什麼禮物?美國又會拿什麼回禮?如果是對中國大陸最在意的「一中政策」做出新的詮釋,那就對台灣至關重要了。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王宏仁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