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政務次長曾厚仁針對我駐美代表處更名案,回覆「進行中」,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圖)澄清指出,是「我們正努力進行」。(中央社,資料照)
七十八位美國眾議員本月中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要求川普政府應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因為「台北」無法確實反映美台關係的內涵。連署議員還表示,美國在台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已於去年五月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因此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為「台灣代表處」正是時候。
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我國駐美使館就改名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直到一九九四年的柯林頓政府才更名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此外,我國外交官不被美國政府認定為正式外交人員,因此無法進入國務院洽公,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駐美人員的外交身分總算被接受,也可踏進國務院。
對於美方友台議員的支持,總統府表達謝意,外交部政務次長曾厚仁則回覆「進行中」,且不只針對美國,但一定要等時機成熟及雙邊同意才能成功。然而,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隨後澄清指出,次長所謂的「進行中」不是指「已經在進行此案」,而是「我們正努力進行」,因為以適當名稱代表國家是外交部的長期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美方國會議員的呼籲,並非他們主動發起,而是長期鼓吹台獨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推動,尋求眾議員背書,此舉其實類似一般遊說團體的作法,因此國人毋須寄予過高期望。
由於我國國際處境相當艱困,除在邦交國得以用正式國號中華民國外,在不同國家交叉運用「台北代表處」、「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或「台北貿易辦事處」等名稱,僅有未被聯合國承認的索馬利蘭接受「台灣代表處」,顯見外館名稱絕非我方一廂情願就可做到。尤其此提案是由FAPA所發起,就可預見阻力會有多大。
國人當然支持政府以適當名稱參與國際組織及各項活動,但所有外交努力仍應以增進國家人民利益、強化與各國實質互動為優先。畢竟名稱問題事涉敏感,若執著於特定名稱而失去駐地國的信任,恐將因小失大!
許多綠營人士看到此聯名案暗自竊喜,甚至以為是台美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不僅批評國民黨扯後腿,還抱怨蔡政府的回應過於低調,卻忘記這是在美台籍人士所發起的國會遊說活動,難對行政部門有任何約束力。
雖說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等因素,導致美國民眾對中國大陸的厭惡感達到歷史新高,但要說兩國徹底決裂,則尚無任何跡象。坦白說,這些聯名的眾議員雖支持更名案,卻不見得都希望美陸陷入冷戰對抗,更不可能就此承認中華民國或台灣為主權國家,因為這可能就意味著戰爭。
美國力挺民主台灣,卻不想因此與中共撕破臉,這是台灣在處理台美關係時必須面對的高牆。民進黨感謝川普政府這幾年的大力支持,也對拜登上任後的台美及台海情勢感到焦慮,主因就在於對美方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不然也不會因川普敗選而陷入趕忙修補與拜登團隊互動的窘境。
恢復與美國邦交關係是所有國人的願望,但也知道一步步朝正常互動前進才對台灣有利。民進黨政府切莫好高騖遠、更不該將外交當成攻擊在野黨的政治工具,應該審時度勢,爭取實質效果,少做些擦脂抹粉、虛有其表的自我吹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