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常被誤認為是孔雀。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熱帶雨林室內館(穿山甲館Pangolin Dome)照養了各式各樣不同的動植物,生活於其中的許多動物可以自由的在館內活動,但解說牌並不會跟著動物移動;有些民眾會錯認動物,像最近保育員就發現許多遊客指著穿山甲館內的大型走禽「青鸞」叫「孔雀」,但牠們其實是二種截然不同的物種。
園方指出,目前生活在穿山甲館的青鸞有兩隻,是同一窩蛋孵出的兄弟檔;青鸞和孔雀都是大型雉科動物,由於長長的尾羽,所以常將青鸞誤認為孔雀,但其實青鸞和孔雀是完全不一樣的物種,除了羽色、冠羽等型態差異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兩者求偶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別。
許多遊客指著穿山甲館內的大型走禽「青鸞」叫「孔雀」。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青鸞和孔雀一樣,公鳥吸引母鳥時都會撐起羽毛凸顯羽毛上的斑點,斑點看起來就像眼睛一樣而稱為「眼斑」。平時看不到「眼斑」的青鸞只有在開屏才會露出翅膀飛羽上的「眼斑」,每根飛羽會有十幾顆眼斑,而被稱為「百眼雉雞」。孔雀的「眼斑」則位於尾羽的末端,一根羽毛只有一個眼斑,在繁殖季時就算沒有開屏也能看到尾羽上漂亮的眼斑。
園方說,雖然一般民眾常常把青鸞誤認為孔雀,但實際看到兩種物種時,就會發現兩種差別非常大。大家可以記住青鸞的特徵(繁殖尾羽只有兩根而且沒有眼斑、頭部藍色較為黯淡、羽冠不像孔雀頂端還會明顯膨大等),下次前往穿山甲館時就不要再對著青鸞兄弟叫孔雀了。
青鸞公鳥吸引母鳥時都會撐起羽毛凸顯羽毛上的斑點,斑點看起來就像眼睛一樣,而稱為「眼斑」。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穿山甲館動物都可以在自由行動,讓遊客近距離,也產生許多問題,園方以青鸞為例,青鸞會走在遊客步道上時,提醒遊客不要故意去追逐、觸碰動物,或是拉青鸞長長的尾羽,保持距離讓動物可以自由穿越;遊客遺留的垃圾,也會成為動物取得的物體,如青鸞喜歡亮亮的東西,如糖果包裝紙內側等,都有讓動物誤食的風險,更別提蓄意餵食動物,造成傳染病或是健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