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林管處帶大小朋友響應世界地球日

新竹林管處透過闖關,讓大小朋友認識臺灣原生種植物,以響應世界地球日。(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林管處響應四二二國際地球日,與遠東SOGO新竹店合作舉辦「ThanQ植樹小旅行一起森呼吸」與「森存之道公益贈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闖關活動、手植盆栽DIY與紙上遊戲,帶領大小朋友認識都市林裡的臺灣原生植物,及傳達植樹造林對於地球環境維護的重要性。 新竹林管處表示,小朋友們需化身「採種小尖兵」、「苗圃小幫手」與「造林小英雄」,依照關主提示採集正確的植物種類種籽、回答環境保護問題收集育苗所需材料工具,並拼貼出正確的植樹步驟,最後再親手將小樹「種」到世界地圖上需要復育造林的地點。 有一對國外出生的雙胞胎小女孩,分別把樹種在出生地及臺灣,說臺灣是婆婆住的地方,所以要把婆婆住的地方種的美美的,相當貼心。還有一位小朋友記得去年澳洲野火讓無尾熊無家可歸,特地把樹種在澳洲,說要復育澳洲的森林,讓無尾熊可以早日回歸大自然,讓周邊的大人們為這群世界未來的主人翁按讚。 「森存之道公益贈苗」活動,招募現場民眾捐發票兌換樹苗,共計贈出凹葉柃木、烏來杜鵑、忍冬、楓港柿等台灣原生植物共計五百株,募得發票也將轉化為愛心全數捐贈心路基金會,幫助弱勢家庭及身心障礙朋友。 新竹林管處課長林純徵表示,今年度每場贈苗活動的苗木,都是林管處精選臺灣在地原生具有景觀價值且居家好照顧的種類,並為了讓贈苗活動更環保,全面改採可自然分解容器取代塑膠盆。

Read More

宜縣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初賽揭曉

宜蘭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初賽,分為國中、小組共計三十七隊約二百六十人參賽,各隊選手卯足全力角逐,成績已揭曉,冠、亞軍隊伍將代表宜蘭縣參加全國決賽。(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推動宜蘭縣原住民族語言復振,永續傳承族群語言文化,縣府在宜蘭市中山國小舉辦第六屆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初賽。分為國中、國小組競賽,成績已揭曉。 國中組─冠軍:縣立大同國中(四季泰雅語)、亞軍:縣立大同國中(賽考利克泰雅語)、季軍:縣立三星國中(賽考利克泰雅語);國小組─冠軍:四季國小(四季泰雅語)、亞軍:頭城國中(海岸阿美語)、季軍:碧候國小(宜蘭澤敖利泰雅語)。冠、亞軍隊伍將代表宜蘭縣參加全國決賽,為宜蘭縣爭取最高榮譽。 這活動讓原住民族學生透過遊戲競賽「認識」及「熟背」族語單詞,當熟背的族語單詞累積到一定量後,自然而然強化族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並提升原住民族學生對族語的熟悉感,藉以引發學習原住民族語的興趣。

Read More

花縣府攜手灃食基金會 《營養五餐》校廚培訓打造學童新飲食文化

花蓮縣政府攜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辦理《營養五餐》校廚培訓課程。(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為了讓營養午餐兼具美味與營養,花蓮縣政府攜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邀請灃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童儀展、美味革新主廚林奕成,於四維高中辦理《營養五餐》校廚培訓課程計劃,期盼共同打造本縣學童的新飲食文化教育。 花蓮縣政府表示,花蓮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農產品富足新鮮、美味安全。據此,縣府持續推動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政策,採用在地生產可溯源食材,並選定今年四、五、十和十一月四個月份,讓花蓮縣所有師生在午餐中可以體驗花蓮在地的有機米,了解食農教育的重要性,並讓學校午餐吃得好、吃得健康。 執行長童儀展認為,不只課桌,餐桌亦是學校教育的一環,《營養五餐》計畫,即是透過飲食知識、美學品味、美味革新、體現空間及創意互動等五大面向,讓學童從打飯服務開始,培養團隊合作,學習均衡不挑食,吸收豐富充足的營養,同時孕育用餐氛圍的美學品味,激發探索飲食知識的學習動力,以及對食物的感恩惜福。 針對《營養五餐》的構想,縣長徐榛蔚也表示,希望透過此次與灃食文教基金會的合作,促使校廚們在執行上,呈現更多元化的菜色,增加口感與美味,進而強化學童們正確的飲食素養與觀念。

Read More

假日練腳力賞美景 鐵馬樂遊淡水漁港

新北市公共自行車YouBike在淡水河沿線佈建的租借站,讓民眾輕鬆暢遊淡水漁港。(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春暖花開適合出遊,想要輕鬆享受山與海交織而成的美景,不妨多利用新北市公共自行車YouBike在淡水河沿線佈建的租借站,淡水第一漁港透過水環境的改善,除優化漁民工作環境外,也保留歷史特色,重新串起淡水老街到周邊小白宮、紅毛城、海關碼頭及漁人碼頭等景點,用雙腳來場低碳旅遊。 新北市漁業處建議民眾淡水漁港鐵馬行可先搭乘大眾捷運到淡水站,一號出口外就有YouBike租借站,準備好腳力,穿過中正路的淡水老街即可至淡水第一漁港,甫透過水環境改善工程將碼頭寬度向港區內拓寬,大大改善以往漁港腹地狹小導致行人與自行車爭道的狀況,並串連老街至淡水第二漁港(漁人碼頭)。在淡水第一漁港,大家可小憩坐在河岸邊來個冰品清涼一下,或是讓藝術細胞爆發來揮灑一下素描,抑或是邊觀看山海美景邊理髮,不外乎是人生一大享受。 小憩過後,繼續踏上鐵馬旅途來到漁人碼頭,這裡是擁有山海景色、徐徐海風及美麗夕照的漁港,騎累了,港內木棧道下商店街有滿滿的在地美食讓您隨時補充能量。 漁業處表示,淡水第一漁港透過水環境的改善,除優化漁民工作環境外,也保留歷史特色,重新串起淡水老街到周邊小白宮、紅毛城、海關碼頭及漁人碼頭等景點,其中漁人碼頭更是以夕照聞名,港內地標情人橋自升級夜間景緻後,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各有一番丰采—白天就像是白色風帆橫越淡水河上,夜間伴隨著特色音樂節目播放及投射五彩燈光,讓漁人碼頭繼續日不落,夜間持續嗨漁港。

Read More

魏海敏「千年舞臺」角色對映臺灣過去 竹縣長觀戲不禁泛淚

楊文科縣長(左3)與魏海敏(中)、導演王景生(右3)在後台相見歡,楊縣長說,看完千年舞臺,不禁令人潸然淚下。(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台積心築藝術季開幕首場京劇大師魏海敏「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十七日晚間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登場,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新竹縣長楊文科、清大校長賀陳弘等皆親自蒞臨欣賞,楊文科縣長看著螢幕上的臺灣過往照片,更不禁泛淚。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表示,此節目係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製作,邀請新加坡國際知名導演王景生、知名攝影師張照堂、影像藝術家陳界仁等合作,由魏海敏在這齣獨角戲,再現表演生涯中六個經典角色,也回溯臺灣過去六十年來所有大悲大喜與未竟之意。 新竹縣長楊文科伉儷於節目結束後與魏老師、王導演在後台相見歡。楊文科高度讚歎,他說,整齣戲將魏老師的人生故事和台灣六十年的歷史深刻結合,看完戲仍會沉浸在戲劇張力中,令人忍不住眼眶泛淚,戲中「我的一支劍,能擋百萬兵」、「我這一生就是要問,一個真」等句子,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在戲末那句「人生的功課就是要自己修練」,更讓整齣戲有了一個精采的總結。 楊文科特別感謝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辦理台積心築藝術季,「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繼在國家兩廳院演出後,就到新竹縣演出,讓更多在地鄉親可以就近欣賞魏老師精湛獨角戲演出,也顯示竹縣藝文發展及藝文人口培養逐漸趨於成熟,期待未來有更多優質國際級表演來演出。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表示,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參觀目前正展出魏海敏舞台的故事特展,五月十五日晚間在竹縣演藝廳則有魏海敏經典京劇「楊門女將」演出。

Read More

趙部公聖誕 將團返廟拜壽

如性慈敬堂表演四將最常見的招牌動作。(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全台白龍庵五福大帝之趙部振靈公農曆三月十五日聖誕,駕前八家將「如性慈敬堂」由已過去「阿降師」兒孫柯錫斌和柯煜杰率領將團返回祖廟元和宮向趙部公依傳統古禮拜壽,元和宮主任委員王炳元率委員熱烈迎接,邀請該部年年回祖廟參加活動。 如性慈敬堂最幼齒的兩位差爺由吳柏鈞和吳柏宇兩位幼稚園大班孿生兄弟扮演。(記者陳俊文攝) 白龍庵五福大帝共有張劉史鍾趙五部,五部各有將團,除一直未曾中斷的張部如意增壽堂和前年復軍的劉部如良應興堂之外,還有因傳奇將人柯天降過世後暫停出軍三年、於一O八年恢復出軍返廟拜壽的趙部如性慈敬堂。趙部振靈公聖誕是農曆三月十五日,今年應是四月二十五日,但由於大家士農工商各有各的活,選擇於昨日提早返廟。 如性慈敬堂前四將「跳桮」的表演。(記者陳俊文攝) 如性慈敬堂將團亦是四將加四神,共八人,由最前頭的刑具爺領軍帶路,後面是兩位幼稚園中班孿生兄吳柏宇、吳柏鈞扮演的文武小差,其後依次是甘柳謝范四將和春夏秋冬四神。 如性慈敬堂負責人柯錫斌表示,昨天返廟祝壽一切均按傳統的大禮舉行,由八人組成的轎前吹伴奏,鑼鼓聲莊嚴有序的節拍,配合八家將的步划,和一般喧鬧的落地吹、零亂的陣頭呈現不同風貌。 致力於將團復興的元和宮主任委員王炳元(左)陪同如性將團向趙部公拜壽。(記者陳俊文攝) 如性慈敬堂的臉譜和步划和其它四部將團大同小異,但仍會有一些小差異,這樣才能展現不同特色。若以表演層面來看,如性平常的訓練更加嚴密,所以造成整個拜廟的表演非常流順,莊嚴中見到將團的力量。主委王炳元表示,五部將轉的復興希望在他任內能實現,昨天又往前邁進一步。

Read More

守護腸道健康 拜寧騰能、慈濟創新研發中心產學合作

拜寧騰能生物科技團隊參訪慈濟創研中心,雙方攜手合作希望能透過新一代益生菌的應用,守護民眾健康。(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繼開發自體嗅鞘幹細胞治療腦中風及脊髓損傷新藥之後,花蓮慈濟醫院與拜寧騰能生物科技公司再度攜手合作,由拜寧騰能與慈濟醫療法人創新研發中心共同研究開發「次世代益生菌艾克曼嗜黏蛋白菌(AKK菌)調整人體免疫力」。 慈濟創研中心副技術長劉靜安博士表示,不同於大多數腸道菌需仰賴我們吃進的食物維生,AKK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是依賴人體腸道細胞所分泌的黏液,擔任促進腸道黏液分泌的重要角色,說明AKK是非常獨特且重要的菌種,與人體共生的關係遠比其他菌種更深,更可能是人類腸道生態中重要的環境提供者。 拜寧騰能董事長陳勝騰表示,該集團於2006年成立,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打造完整的營養保健品系統及多種腸道益生菌食品及保養品,今年開始希望藉由花蓮慈院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創研中心卓越的研究成果,共創競爭優勢,提供東部更多就業機會及造福全體國人的健康。 除次世代益生菌艾克曼嗜黏蛋白菌的應用,這次合作也包含「Amuc1100蛋白藉由調節免疫抑制點應用於復發性腫瘤」相關技術。劉靜安表示,法國Laurence Zitvogel教授團隊分析數百名接受PD─一腫瘤免疫治療的患者糞便後,發現AKK菌較高的患者對PD─一治療的反應明顯較AKK菌含量較少的患者好,根據慈濟創研中心的前期研究結果顯示,「AKK/Amuc1100」對免疫細胞、免疫抑制點與發炎反應誘發的細胞激素分泌間的關聯,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對應用在癌症患者治療,提供了另一個可能的治療方法。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除了現有的醫療方式,花蓮慈院積極在為有需要的民眾,找尋適合的方式,讓他們回到健康的人生,這次攜手拜寧騰能生技公司,就是希望能透過新一代益生菌的應用,守護健康守護生命。

Read More

雕刻藝術家葉佳讓文創藝品 作品寓意平安於疫情之際特別受青睞

筷子係中華文化代表,加上祝福寓意多,因此”愉筷”特別受到民眾青睞。(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雕刻藝術家葉佳讓「好事會發生」、「愉筷」、「平安歸」寓意吉祥祝福的文創藝品,在飯店大廳快閃超吸睛,尤其係在疫情之際,其文創藝品更是受到民眾青睞,其中「愉筷」更是受到家有喜事民眾的歡迎。 雕刻藝術家葉佳讓文創藝品 其作品寓意平安於疫情之際特別受青睞 葉佳讓表示,如何讓藝術融入生活,並藉此走出臺灣,成為民眾及國民外交的最佳伴手禮,再加上愈在地就愈國際的理念,於是乎首件作品「好柿會花生」於焉產生,係結合在地農產品柿子及花生,以新竹玻璃工藝技術而成創意吊飾,取其諧音「好事會發生」。 至於「愉筷」,葉佳讓說係以結婚時,想與人分享喜悅甜蜜的心情作為創作發想。媒材以阿里山檜木和日月潭總統魚組合成「魚筷」(愉筷),以磁器製塑魚型,取「魚」「筷」諧音「愉快」。「魚筷」討喜吉祥,是很好的伴手禮,筷子就是「快快得子」,可送給結婚的新人。結婚新人亦可送給伴娘,叫做快嫁(筷架)。而總統魚係以銀色為主色,代表「盈餘」,表示做生意有盈餘;筷子本身貼有鑽石,代表「快快賺」。史丹福大學更曾訂購此商品作為送給校友的伴手禮。 「平安歸」吊飾,則係以臺灣國寶櫻花鉤吻鮭為主,最下方的2顆蘋果,代表平平安安,加上櫻花鉤吻鮭,即成了平安歸來之意;櫻花鉤吻鮭的嘴,貼上鑽石,即代表「穩穩賺」之意。 葉佳讓說,在飯店大廳快閃,一是因國旅人潮多,加上臺灣疫情趨緩,各項會議陸續展開,文創藝品更要主動出擊,以讓更多人看到藝術家的軟實力。

Read More

助族人創業 新北原住民族產業新契機

新北原民局舉辦「創業天使分享沙龍暨說明會」吸引不少族人參與。(新北市原民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讓族人深入了解產業特性及市場趨勢,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文化,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十七日舉行「創業天使分享沙龍暨說明會」,現場更備原民特色小點心馬告鳳梨酥,盼原民產業大旺;活動邀請到台灣原住民產業聯盟推廣協會亞歷.哈路會長與精實創業得獎團隊成員周嘉珍及四兩藥香負責人林珮甄進行對談,分享「如何讓原住民文化打入商業市場」的實務議題,引導族人在創業及產業發展方向。 原民局表示,會中除了分享創業艱辛及經營產業之道外,更重要的是鼓勵族人勇敢前進。亞歷.哈路會長也化身一日客座講師,以個人經歷鼓舞大家發展長才、培養屬於自己專業優勢,更和參加族人互動交流,每項提問都用心解答。 其中,林珮甄(阿美族人)與丈夫及兩位女兒共同創立「四兩藥香」品牌,透過對於草本核心技術的研發與產品製作,兩位女兒負責多媒體行銷與產品推廣,以家族式的經營模式來挑戰產業市場,將原住民智慧與經驗傳承下去。此外,正在創業路上打拼的周嘉珍(泰雅族人)是新北原住民族女力代表,推動部落特色品牌、設計活化地方,讓原鄉文化被看見,在一0九年度產業精實暨創業計畫中,以泰雅族菱形圖騰設計道路反光標誌,一舉獲得創業獎金。 與會族人潘先生表示,快要畢業所以希望有創業機會,想透過產業傳承文化,並從中創新發展,但無實務經驗及學習的方向,盼透過計畫輔導充實創業資本,往前踏出第一步。 原民局表示,無論是創業及產業經營,都會共同面臨資金、空間及人力,還有對產業市場現況不熟悉、未來發展藍圖不明確及對自我懷疑等難題。為協助族人解決這些困難並精進能力,在今年度計畫徵選及培力中,將更著重帶領族人洞悉產業、提升能力及探索多元發展。

Read More

峨眉國小新建風雨球場啟用 竹縣長楊文科與小學弟妹一起打籃球

峨眉國小新建風雨球場啟用,竹縣長楊文科與小學弟妹一起打籃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日前前往視察母校峨眉國小新建的風雨球場,一時技癢與峨眉國小的小學弟妹一起在「峨眉小巨蛋」的新球場打籃球,體驗學校運動不受風雨影響,讓整體活動空間大升級的幸福感。 縣長楊文科表示,風雨球場又稱「半戶外球場」,讓學校無論是天氣炎熱或下雨天,都能教學正常化,進行體育課程或戶外活動,以提升學生運動意願,同時亦讓周遭社區民眾有一處運動休閒的好場地,並成功形塑峨眉新地標。新竹縣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全縣共六校興建風雨球場,目前峨眉國小、自強國中工程完工啟用,未來也持續爭取經費在其他學校興建風雨球場。 峨眉國小風雨球場旁新增籃球練習牆,給年紀較小的學生使用。(記者彭新茹攝) 教育處表示,峨眉國小新建風雨球場採用「膜構材質屋頂」,其透光度較傳統鋼構浪板屋頂佳,所製造之圓弧造型也較無壓迫感,整體空間更為明亮寬敞,下雨時,雨水打在屋頂上之噪音也較傳統鋼構浪板小聲,是一座兼具實用與舒適的運動空間。 這座新球場也被居民稱為「峨眉小巨蛋」。峨眉國小校長陳聖源說,過去只有小禮堂,約二間教室大小,沒有一個活動中心有足夠空間,讓學生下雨天進行運動活動,啟用後平時除學生使用外,非上課時間也開放居民運動,社區舉辦活動等多功能用途。球場旁新增籃球練習牆,以及劃設跳格子,提供較低年紀學生使用,周遭網球場、排球場也同步進行翻新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