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築草為城》,王旭烽著。
本文作者:侯泰而
「茶人三部曲」三部書,從第一部到第三部,是越來越好,越讀越有味…
本世紀初的頭兩三年,我在浙江大學念書。一天,王旭烽老師回到母校作講座,那時她的【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第二部《不夜之侯》)獲茅盾文學獎不久,去聽講座的人很多。我坐在後面,遠遠地看、聽。王老師談的大多是創作,也回答了一些問題,具體說了什麼,已經忘了。說來慚愧,直到那時,我才初步接觸【茶人三部曲】。
在南方讀《南方有嘉木》,覺得書名特別好。「嘉木」為「茶」。茶聖陸羽所著《茶經》,開頭一句即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既然寫茶人,以此作為「三部曲」第一部的書名,再貼切不過。
第二部《不夜之侯》的書名也是費過思量的。「不夜侯」本是茶的代稱。西晉張華《博物志》稱,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第二部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斯時,國仇家恨在國人心中燃燒,有良知的茶人們哪裡睡得著?
作為第三部的《築草為城》,書名似乎要雅馴得多。其實不然,它的裡面蘊含了一股豪情。這一部主要寫「文革」中人的眾生相。大動盪的時代裡,每個人可能被大潮裹挾而去,也確實有許多人被裹挾而去。而真正的茶人們,用「茶」構築了一座精神之城,堅守內心,沒有隨大流,沒有墮落。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硬核」吧!
「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巴爾扎克語)「三部曲」中,杭家幾代人的命運沈浮,表面上是一個家族的興衰流轉,實際上隱含著時代的風起雲湧,表現的是一個民族的不屈、堅忍和掙扎。
「茶人三部曲」三部書,從個人閱讀感受來講,從第一部到第三部,是越來越好,越讀越有味。東晉顧愷之吃甘蔗時,每次都是尾巴吃起,別人問他為何這麼吃,他說:「漸入佳境。」讀【茶人三部曲】,也有「漸入佳境」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文學史界和市場低估了這部心血之作。
王旭烽老師不僅寫中國茶史、茶道,而且寫日本茶史、茶道…
《南方有嘉木》與《不夜之侯》各有一篇分量很重的「序」,有點像史學論文,重點寫了茶從中國傳到世界的「流播史」。《築草為城》沒有「序」,但同前兩部一樣,用了好多文字來寫「茶」史。是啊,對於「茶人三部曲」來說,怎麼能缺了「茶」的歷史呢?
提到杭州的茶,人們第一想到的必然是西湖龍井。王旭烽老師在《南方有嘉木》中,用了一個奇特的角度來描述龍井。她寫龍井的香氣,「一股噴香的茶氣撲鼻而來。就近站著的趙寄客,頓時像是被一道咒語突然鎮住了一樣,半晌說不出話來」。趙寄客還說,「無怪國破家亡之後,張宗子喝不到茶了,便到茶鋪門口去聞茶香。我原來以為是這明末遺老遺少的迂腐,今日才知茶香如此勾人,說不定那一日,我也會去找個地方,專聞那茶香呢!」——真香!但又不僅僅是茶香,也有對未來命運的調侃和感歎。
王旭烽老師筆下的茶館也有意思。「它是沙龍,也是交易所;是飯店,也是鳥會;是戲園子,也是法庭;是革命場,也是閒散地;是資訊交流中心,也是剛剛起步的小作家的書房;是小報記者的花邊世界,也是包打聽和偵探的耳目;是流氓的戰場,也是情人約會處,更是窮人的當鋪」。這段文字,讓我想起了老舍的名劇《茶館》。
中國的茶種太多了。「茶人」之書,不會只交代杭茶。在《南方有嘉木》中,茶人吳茶清對西湖龍井、武夷岩茶、廬山雲霧、碧螺春茶、君山銀針、六安瓜片、祁門紅茶、信陽毛尖、太平猴魁等九種名茶的產地、歷史、特點和味道,一一道來,篇幅雖不長,但點評精當,字字有聲。王旭烽老師畢竟曾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工作過,茶學功底擺在那。不過,把西湖龍井放在第一,大概是一種偏愛!
煮茶用水是非常講究的。我也算熟讀張宗子的《陶庵夢憶》了,裡面對用什麼水煮茶多有記敘。「三部曲」多次談到煮茶用水的問題。比如,《南方有嘉木》中說「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原來「虎跑的一升水中,氡的含量指數有二十六,比一般礦泉水含氡量高出一倍,用來泡茶,最好」。用現代科學知識來解釋,比張宗子又高出一層。
王旭烽老師不僅寫中國茶史、茶道,而且寫日本茶史、茶道。《南方有嘉木》中借羽田之口,敘述了日本的茶史、茶道,敘述了中國對日本茶文化的影響,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篇幅很長,但不覺冗煩,反而覺得不可或缺。這不僅是小說情節發展需要,而且更好地突出了「茶」的主題。
《築草為城》第十七章寫到一個場景,杭家的一群女人們,在極艱苦、恐怖的環境下,偷偷地煮了茶,找了些茶點,還掛出了《琴泉圖》。我覺得,「茶」是她們的精神避難所,襯托出了她們骨子裡的高貴。以至於不懂茶的女孩白夜感歎,「怎麼能在這樣冰天雪地裡,找到這樣一處聖潔的地方?」
【茶人三部曲】中,給人最震撼的愛情有兩對…
作者對浙江舊時的婚俗也是做過一番研究的。《南方有嘉木》中,杭天醉和沈綠愛訂親,用的是「金玉如意傳紅」,對出嫁時「熨轎」「啟簾」「傳代歸閣」等娓娓道來,宛如眼前一般,顯見得下了不少功夫。
書中多次寫到性愛,王旭烽老師寫性愛時很大膽。在她筆下,潑辣的沈綠愛主動親近有點懦弱的丈夫杭天醉,「目光已經迷離了,忘情地半張著小嘴,喘著氣向他一伸一縮的,紅紅的舌頭半吐,像是瀕於死亡,又像一條半透明的就要吐絲的肥蠶」。「肥蠶」的比方真讓人驚豔,連性愛都這麼「江南」。而寫「文革」中造反女孩趙爭爭在與造反頭頭吳坤歡愛時,居然一聲一聲地叫「萬歲」!這個喊叫,讓人不止是驚詫,還有一種「革命」無處不在的悲涼。
《南方有嘉木》中,杭天醉的正妻是美麗、好強的富家女子沈綠愛,又特別喜歡賣藝的紅衫兒(後更名為小茶)。《不夜之侯》中,杭嘉和與大律師的女兒方西泠結婚,心裡卻深愛著日本女孩葉子。——這很讓人想起張愛玲的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女人對於愛情,也是有想法的。沈綠愛的丈夫是杭天醉,她心目中的男人是趙寄客。到了《築草為城》,女子白夜在杭得荼身上找到了真愛,但她生下的孩子卻是吳坤的。這些,怎麼能說得清?
錢塘江的潮水,描寫過的人太多了。王旭烽老師卻寫出了新意,潮水的兇猛襯托了趙寄客的雄強,顯示了沈綠愛的熾熱。「愛如潮水」,這是一首曾經流行的歌曲。這一次,可以貼切地用在趙寄客與沈綠愛身上了。
《南方有嘉木》中,當沈綠愛聽到杭天醉外面有了另一個女人時,作了長長的心靈獨白,「她的心大片大片地塌落下來,她甚至能聽到塌落時的轟響。先是一陣,過一會兒,又是一陣,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她的耳朵裡,轟隆轟隆地便連成一片」。這讓人想起了古龍的雋語,這個世界上不吃飯的女人或許有幾個,但不吃醋的女人是沒有的。
【茶人三部曲】中,給人最震撼的愛情有兩對:一對是杭嘉草與林生。1927年那場著名的血腥政變中,共產黨人林生被殘忍地砍了頭。刑場上,沈綠愛將林生的頭縫到身子上。嘉草把林生的身子抱在懷中,像哄小孩子一樣,只說:「乖乖,就好,就好,馬上就好……」叫人心碎欲裂。另一對是杭得放與徐愛光。「文革」的迫害,使他們雙雙跳下了懸崖,悲壯得撕心裂肺。
【茶人三部曲】中男人之間的友誼令人感懷…
男人之間的友誼令人感懷。【茶人三部曲】先後提到好幾對男人的友情。杭天醉與趙寄客、杭嘉和與杭嘉平、杭得荼與杭得放,他們的性格有顯著的差異,前者溫和穩重,後者奔放衝動,前者有名士風度,後者是革命志士,但這沒有影響他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和惺惺相惜。他們是兄弟,是知己,也是好基友。如果缺少了他們中的另一個,小說當會遜色不少。
人的一生中,不僅會遇到朋友,也會遇到敵人。杭天醉碰到了吳升,杭嘉和碰到了小堀一郎,杭得荼碰到了吳坤。他們之間交織著非常複雜地感情,絕不僅僅是單純的仇恨。他們的衝突和掙扎,構成了小說中的一道風景。
杭天醉懂茶,也懂琴、棋、書、畫,懂一切風雅的東西。這樣一個人物,想來借鑒了晚明張宗子的形象。
辛亥時,正在革命中的趙寄客、杭天酸、沈綠愛,受了委屈,竟騎馬看錢塘江的潮去了。他們這一干人,到底不是政客或革命家,有一腔熱血,有家國情懷,本質上卻是文人和俠客。他們是真人,不是偽人。
沈綠村這個人物,屬於某一類人物的典型代表。他深通中國文化和西學,懂英語、法語和日語,但以「利」為人生目的,為了個人利益,他參加辛亥革命、投靠袁世凱,最後竟做了日本人的走狗。他把一切看作生意,從來就沒有什麼氣節!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不在少數。王旭烽老師寫這麼一個人物,自有深意。
《不夜之侯》中杭嘉草的死,是【茶人三部曲】中最慘烈的場面之一。她被日本兵射了很多槍,刺了很多刀,最後抱著玉泉魚樂國的魚死去。嘉草的死,給我以強烈的震撼。而她死的時候,念念不忘的是「我同你一道去」。她在想著她的愛人林生。人間,這是怎樣的人間啊!
小堀一郎是《不夜之侯》中的核心人物,他是日本侵略者,骨子裡卻流著中國愛國者趙寄客的血;他深愛中國的文化,卻又殘暴苛酷、嗜血成性。他的種種表現和行為,看似古裡古怪,背後卻有著內在的邏輯。他最後在美麗的西湖自沉,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王旭烽老師把這個人寫活了。
《築草為城》中的杭布朗是一個異數,他是一個沒有被世俗的城市文化所污染的人,他的靈魂潔淨得像雲南的雲。他在雲南的山寨中長大,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不論杭州這座城市多麼複雜,他都能以簡單的心地來應對。他是那個沉重時代的一抹亮色,是黑暗中不可多得的一絲陽光。
杭嘉和是【茶人三部曲】中最為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貫穿了【茶人三部曲】。他的性格是茶人的性格,溫和、雅致、平易,同時堅忍、剛硬,內心裡有一股豪情。他是真正的「士」。他的身上,寄託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文化擔當。
我想,很多年之後,我還會記得《築草為城》中杭嘉和與外甥林忘憂在大風雪之夜上天竺山為「反革命」楊真報信的情景。一個柔弱的男人身上,散發著錚錚俠氣。就像林忘憂的感覺,「大舅身上,有時候會閃出一道劍俠之氣,比如此時此刻,雪夜上山急人所難」。
杭寄草小時候爽朗可愛,成年後似乎沒有那麼迷人了。這不由得想起金庸筆下的黃蓉,年少時多麼古靈精怪,變成大媽後,就有些令人討厭了。記得那年與金庸先生座談,先生說,這是受了《戰爭與和平》中娜塔沙形象的影響,女人總是年輕時可愛,結婚後就世俗化了。杭寄草的身上,也有這樣的影子。
不管世界多麼不堪,世界上總有一些為理想獻身的鬥士。林生、杭憶、那楚卿為了革命理想而獻身,趙寄客、杭嘉和在與日本人的鬥爭中,表現出沖天的鬥志。即使在今天想起他們,心頭仍然熱血奔湧。
「革命加戀愛」曾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一條支流,蔣光慈、丁玲等寫過一批這樣的作品。《南方有嘉木》中的林生是北伐青年,也是共產黨員,他和柔弱的杭嘉草戀愛了。他們的身上有「革命加戀愛」模式的影子,但更加悲壯、激烈、偉美,遠非一般「革命加戀愛」小說中的人物可比。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就是在一些新事物中,一點一滴向前行進的…
人活在世上,便逃不開政治。杭天醉、杭嘉和、杭得荼這一脈,其實是有點想當「隱士」的,但杭天醉遇上了戊戌喋血、辛亥革命,杭嘉和遇上了抗日戰爭,杭得荼遇上了「文革」,他們不得不躍進政治的潮湧裡,搏擊起伏。即使你不想惹政治,政治也會來找你。
晚清時節,有郵局了。碰上市場糾紛,忘憂茶莊想把茶運到北邊去賣,苦於沒有人押運。杭天醉說了一句:「費那麼大勁幹啥,郵包批發,寄寄過去好了。」好一副杭州老闆的口氣。看似閒筆,卻一點也不閑。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就是在「郵局」這些新事物中,一點一滴向前行進的。
杭州頗留下了一些古意。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誕辰,杭人進山進香,蜂擁魚貫,摩肩接踵,虔誠地去西天竺朝山。九月十八日夜,杭天醉與小茶去西湖放蓮花燈,湖面上佈滿了蓮花燈。「紅火微星,楚楚動人」,「水面又作一色相,正可謂夜如水寒,銀河下凡了」。這樣的杭州是美好的。讓人不時記起月夜裡,在白堤、蘇堤遊走的情形。
王旭烽老師或許是個美食家,但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紙上談兵。杭天醉因家事煩心,在河坊街的飯館與吳升喝了一場酒。杭天醉點的菜,有皮兒葷素、春筍步魚、生爆鱔片、清炒蝦仁、蝦蟹。又有獅子頭、乳汁鯽魚湯、紅燜圓菜、蜜汁火方。這些菜,許多我聽都沒聽說過,大概連杭州本地人,也不是樣樣都熟悉。不是「老饕」是寫不出來的,至少是深研過菜典的紙上「老饕」吧。
《南方有嘉木》裡寫到了著名的「一師」風潮,寫到了浙江一師的校長經亨頤,寫到了「四大金剛」夏丏尊、陳望道、劉大白、李次九,寫到了早期的共產黨人施存統……一般讀者看來,這些不過是小說情節的需要而已,對於我這樣有過現代文學研究經歷的人來說,卻有一種深入骨髓的親切感。妙處難與君說啊!
王旭烽老師的比喻用得多、用得巧,觀察細緻,別具隻眼…
王旭烽老師的比喻用得多、用得巧,觀察細緻,別具隻眼,她這麼寫小姑娘紅衫兒(又名小茶)的眼睛——「長得像柳後的星」。精妙!傳神!
王旭烽老師的筆法是獨特的。趙寄客革命多年歸來,滿身英武之氣。她不直接寫,而是通過小孩的眼光來體現。——「他的手裡有刀!」嘉和事後說。「不!他的眼睛裡有刀!」嘉平糾正說。——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描寫,更能展現趙寄客滿身的殺氣呢?
文學史上關於人死後模樣的描寫頗有一些,王旭烽老師寫吳茶清死後的樣子,讓我吃了一驚,她用了一個十分獨特的比喻,「他躺在靈床上,薄得依舊像一把劍,一把終於出鞘的血跡斑斑的孤劍」。寫盡了這個人的孤獨、蒼茫與淩厲。
對吳茶清入殮時的描寫,同樣展示了作者對民俗的精准把握。那些木匠給棺材敲七根釘,敲每根釘時要唱歌,如敲第四根釘時唱「左邊敲完右邊來,一朵金花著地開,茶莊茶樓子孫開,本輕利重賺下來」。情景歷歷如在目前。我是木匠的後代,也看過一些農村木匠做活的場景。但這處描寫,和「茶人」的身份結合在一起,實在很是高明。
王旭烽老師骨子裡是有一種詩人氣質的。《南方有嘉木》裡寫到青年杭嘉和探訪虎跑寺不諧而下山,此時,「天空又飄起了小雨,在杭州的憂愁的雨巷中彳亍地行走著,沒有丁香花,也夠愁死人的了」。有心的人讀到這裡,定然會心一笑,想起戴望舒的名詩《雨巷》來。作者寫到此處時,心裡大約也飄過了一絲小布爾喬亞的傷感。
王旭烽老師如果把精力放在兒童小說寫作上,一定會是非常優秀的兒童小說家。她寫杭寄草小時候的快嘴形象,寫林忘憂與李越幼年時的山中生活,都是極為優秀的兒童小說片斷,讓人一讀就忘不了,世上難以找到對手。
【茶人三部曲】,每部曲的尾聲都寫得極精彩,將各種錯綜複雜的線索,最後收攏到一起,滿滿的都是歷史的感觸和命運的無奈,叫人一唱三歎,不忍掩卷。或許,面對蒼茫的世事,我們只是席捲在歲月中的幾星茶葉,甚至,連茶葉都不是。
(【茶人三部曲】:《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築草為城》,王旭烽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