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莊皓宇說,依脊椎中心團隊經驗,OLIF是治療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鄰近節段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手術。(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7歲陳姓阿嬤務農,數年前因嚴重坐骨神經痛開刀作第4、5節腰椎及薦椎後位脊椎固定及融合手術,不久背痛和腿部麻痛又開始疼痛難受,雙腳也越來越無力,每天需服止痛藥,再度就醫,經治療計劃評估,採取自腹部前外側斜位入路來作腰椎椎間盤切除減壓及椎間支架置入融合手術,解決疼痛問題,追蹤半年後,已能從事輕便農作。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莊皓宇表示,陳姓阿嬤到院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第3、4節腰椎椎間盤突出合併狹窄惡化,這也就是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常見之腰椎鄰近節段疾病(ASD)問題。
因病人之前已施做後位脊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復健科醫師不建議做牽引治療,因此只能再次手術。而病人反覆輾轉就醫過程中,所聽到的建議,幾乎都是再做椎弓減壓椎間盤切除手術及延長脊椎融合復位手術,需再次打開原先背部傷口,傷口可能或大或小,其風險則是因在上一次脊椎手術後,一定會形成疤痕組織,成因是手術後神經與周圍組織沾黏而產生纖維變化,就如同開腹手術後腸子一定會沾黏一樣的道理。因此,第二次原傷口脊椎手術比較容易會提高脊髓膜沾黏破裂導致神經受傷、感染和癒合不良等風險。
莊皓宇說,在與病人進行多次臨床治療計劃評估後,決定自腹部前外側斜位入路(OLIF)來進行腰椎椎間盤切除減壓及椎間支架置入融合手術,術後傷口不必拆線,亦無須置入引流管引流,當天就能穿著背架下床活動,前後只住院四天而已。他說,依照脊椎中心團隊的經驗,OLIF是治療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鄰近節段疾病最簡單及有效的手術,可完全避開同傷口後位入路翻修手術相關風險及損傷,是病人新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