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要血液檢測?除了骨密度,這些數值也很重要!

長庚醫院婦產科陳芳萍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婦女一生中有 1/3 機會會因骨鬆症發生脊椎、髖部、或腕部骨折;男性則有 1/5 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台灣在 2025 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骨鬆症將是不可忽視的議題。女性一生中因骨質疏鬆症發生骨折機會達 1/3,男性則有 1/5 機會。然而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民眾多半無法察覺的狀況下,有輕微外力就有可能導致骨折。骨鬆症的治療是條漫長的路,傳統骨密度檢測在短時間內感受的治療成效低,容易降低持續治療的意願,一旦中斷治療,將提高骨折風險。 相較於傳統骨密度檢測儀器,透過新型 PINP(第一型前膠原蛋白氮端前胜鏈, 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 及 ß-CTx (Beta 骨膠原蛋白碳末端肽鏈) 血液檢測可在短期內了解治療成效與必要性,降低因中斷治療而使骨鬆惡化的風險 。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骨鬆問題將更嚴重 長庚醫院婦產科陳芳萍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婦女一生中有 1/3 機會會因骨鬆症發生脊椎、髖部、或腕部骨折;男性則有 1/5 的機會。而骨折後所引發 的身體變化或嚴重疼痛,可能導致健康或機能變化、影響行動自主、甚或長期 殘疾,進而影響生活健康品質,甚至死亡。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IOF)針對亞太地區所做的亞洲觀察報告(Asia-Pacific Regional Audit)及台灣地區流行病學資料估計,在台灣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人口將在 2025年增加為470 萬(占總人口比率 20.1%),2050年會快速成長為746 萬 (占總人口比率36.6%),屬骨質疏鬆症高風險族群,骨鬆症問題將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而更加嚴重。 骨鬆症是個「沉默的疾病」,患者多在發生骨折才意識到嚴重性,一旦骨折,不僅威脅健康,也增加家庭社會負擔,台灣近幾年失能人口不斷上升,與骨鬆、骨折有很大關係,尤其髖部骨折會嚴重影響生活,死亡率也較高。 檢測血中維生素D、副甲狀腺素,對骨鬆症高危險群的重要性 陳芳萍醫師說,父母曾發生髖骨骨折,以及長期不愛曬太陽,或有肝、腎疾病等,都是骨鬆症高危機群。要特別注意的是肝、腎病患者,維生素D的製造容易出問題,而臨床發現,維生素D的含量在骨骼健康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骨鬆症高危險群除了傳統檢測外,也要監測刺激鈣質吸收與骨骼代謝的維生素D,以及調控體內鈣質含量與影響骨骼代謝速率的副甲狀腺素(iPTH)數值。此外,除了骨鬆高風險族群外,骨折患者也應檢測這兩項數值,主要是因骨折治療要達良好成效時,應排除或矯正常見的續發性骨折因素,例如:維生素D缺乏和副甲狀腺素功能亢進。 另有些人以為服用高量的維生素D,便可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骨折,最新的國際文獻研究顯示:在體內含過量維生素D且接受醣皮質激素治療者,可能進一步引發繼發性的骨質疏鬆症 ,因此體內維生素…

Read More

疫情期間動少吃多血糖飆升 控糖模範生竟酮酸中毒

SMBG,也就是自我血糖監測(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的概念在疫情期間特別重要,王治元教授表示,若糖友無法看診詢問醫師,或遇到用藥、飲食等問題,都可以與自己的衛教師聯繫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疫情趨緩,糖友們該動起來了!82歲的李伯伯患有糖尿病,病情一直穩定控制,糖化血色素也都控制在7以下,沒想到有一天竟然因為糖尿病酮酸中毒送急診。家人說李伯伯都有定期施打胰島素,吃藥也很準時,不明白為什麼突然血糖飆高。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臺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治元教授說明,李伯伯雖然積極配合治療,但唯一問題是防疫期間在家活動量減少,但吃東西的時間與量都增加,甚至還多吃了點心,因此血糖飆升導致糖尿病酮酸中毒,所幸經過緊急治療已恢復健康,腎功能沒有因此惡化。 防疫不出門血糖飆升 恐致急症、提升血管病變風險  今年五月進入疫情三級警戒,許多糖友為了防疫不敢出門,對醫院更產生恐懼而延後回診、領藥,缺少定期抽血檢驗,影響血糖管控的穩定度,或是像李伯伯一樣,活動量減少但飲食量不減反增,導致血糖飆升、酮酸中毒、高血糖昏迷的病例發生。王治元教授指出,因應疫情雖有線上衛教門診、遠距視訊門診等資源可供使用,但對於自我監測能力較差,需要醫護面對面提醒與叮嚀的病患來說,血糖監控仍是有難度的,導致疫情期間出現急性症狀的機率提升,也大幅提高日後大、小血管病變的風險。 糖尿病威脅不因疫情消失  疫起治療不中斷、遠離併發症 在進入糖尿病的前期階段,也就是準糖尿病患,其實高血糖就已經開始影響心臟與腦血管病變,王治元教授提及,從糖尿病發生時就開始進入併發症追蹤的階段,在糖尿病被真正診斷前的三到五年,大型血管病變,包括心臟與腦血管病程已開始進展,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神經病變,反而是在糖尿病診斷之後才發生的。有效降低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就是妥善、穩定地控制血糖,有些人同時也有高血脂、高血壓的問題存在,但只要妥善管理血糖,定期追蹤回診,都是可以治療及管控的。 因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並不長,王治元教授表示目前還看不出來疫情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影響,可能需要至少三到五年才能觀察出兩者間的關係,但急性的糖尿病併發症如同酮酸中毒,就可能是因為疫情期間缺少定期回診而發生。王治元教授也分享疫情期間病患對於血糖的自我管控呈兩極化,有半數人因居家生活而作息規律、穩定用藥;而也有半數人,大多是老年人,因回診頻率降低,居家沒有監測血糖的習慣,或是家人照護也不夠精確,則有病情加劇的趨勢,王治元教授提醒不要因為擔憂染疫而破壞原本規律的治療,糖尿病的威脅還是一直存在。如果剛好心、腎功能介於臨界點的族群,很可能會因此快速進展,造成心腎功能惡化,甚至進展到心臟衰竭、洗腎。 糖友有問題? 請找「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 SMBG,也就是自我血糖監測(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的概念在疫情期間特別重要,王治元教授表示,若糖友無法看診詢問醫師,或遇到用藥、飲食等問題,都可以與自己的衛教師聯繫,全台283個醫學中心跟診所都有衛教師可以諮詢,若不知道從何處尋找衛教師,也可以利用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隨時取得正確疾病資訊。不用另外下載APP,「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集結醫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等專業照護團隊,彙整糖尿病患常見的各種迷思及問題,提供即時回覆。 另外還有簡單易懂的衛教影片,「呵護您的糖心蛋」就是提醒糖尿病患需要時常控管自己的血糖,注重心血管等共病問題,並注意飲食習慣及體型,不要成為蛋形身材。 規律用藥不中斷 控糖、保護心腎功能一起來 恆定作息、自我管控、規律用藥是糖尿病患的基本功,盡量不要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中斷或忘記,現在治療糖尿病的新藥非常多元,除了單純控制血糖之外,有些藥物還有保護器官的功能,可以預防心腎功能衰竭等。有些糖尿病患會有逃避心態,以為不面對可以避免一點煩惱。王治元教授強調「這在慢性病的世界中不適合逃避,糖尿病不處理它依然存在,建議勇敢面對,才能與糖尿病穩定共處。」 現在已進入後疫情期間,王治元教授提醒糖友記得四字口訣「長保平安」:「長」期穩定追蹤,規律用藥;「保」持運動,維持穩定的胰島素敏感度;保持「平」靜心情,焦慮容易提升進食慾望或忘記打針吃藥;「安」心睡眠,只要睡得好,精神穩定身體就穩定,只要做到這四件事,糖尿病患便能長保平安,遠離併發症的威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https://www.tade.org.tw/ 糖心蛋影片連結:https://www.tade.org.tw/elearn/index.asp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https://reurl.cc/aNO35Q  

Read More

她肝腫瘤12公分 險錯失根治性治療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52歲的顧小姐,因為C型肝炎常規追蹤,才發現12公分的肝臟腫瘤,期間毫無症狀。會診醫師評估無法手術切除,而以肝動脈栓塞治療。後來到臺中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尋求第二意見評估,判定仍可接受肝臟切除才進行根除性治療,至今術後1年多沒再復發。 栓塞治療平均存活期20個月 肝癌其實有根治性療法 台灣的肝癌多由B肝與C肝進展而來,5種主要治療方式包括肝臟移植、肝臟切除、射頻燒灼手術、肝動脈栓塞,以及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全身性療法。醫師表示,肝臟移植主要適合肝硬化嚴重、腫瘤不嚴重的病人;切肝適合多數病患,視術後肝功能能否負擔身體需求而定;射頻燒灼術則較適合腫瘤小於3-5公分,且非臨近重要血管的病患;肝動脈栓塞則是利用化學藥物、放射性元素等栓塞供應腫瘤的血管,讓腫瘤凋零。 收治案例的臺中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羅少喬主治醫師指出,一般統計上來說,只要走到肝動脈栓塞治療,大部分病患平均存活期約在20-22個月,主要能進行根除性治療的,也就是病人腫瘤完全移除的治療方式,一般認為只有肝臟移植、肝臟切除、以及射頻燒灼手術。 換肝適合肝硬化病人 切肝注重綜合評量爭取機會 「很多肝硬化的病人身上,可能沒有辦法接受燒灼、栓塞、切肝這樣的治療的,換肝是他唯一的選擇。」羅少喬醫師進一步表示,肝臟 切除手術復發率約有7成,也因為復發率高的關係,病患在術後必須接受密集的追蹤,一旦肝癌復發,就能重新評估前述5種治療方法接受治療,「其實大部分病人可以多次手術,甚至有開2次、3次,從此不再復發的病人也是有的。」 許多病患對於肝臟切除有所卻步,其實目前手術進步,以臺中榮民總醫院為例,執行腹腔鏡手術切肝,患者平均3-5天即可出院。然而左右能否手術的剩餘肝臟體積也並非絕對因素,羅醫師坦言,有些病患過去評估無法開刀,但後來會診其他醫院卻能進行手術,其實是取決於術前評估是否準確,而且必須綜合評量病患的其他共病。中榮團隊不僅提升手術技術及術後照護品質,更加強術前肝功能的評估作業,為每一位肝癌患者,盡可能爭取手術機會,因此醫師呼籲,民眾若不幸確診肝癌,建議多方會診評估,尋求第二意見,以利爭取更長的存活期。 羅少喬醫師進一步表示,肝臟切除手術復發率約有7成,也因為復發率高的關係,病患在術後必須接受密集的追蹤,一旦肝癌復發,就能重新評估前述5種治療方法接受治療,「其實大部分病人可以多次手術,甚至有開2次、3次,從此不再復發的病人也是有的。」

Read More

國泰投信明年推出美國ESG基金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泰投信20日宣布,明(2022)年1/3~1/7將推出全台唯一聚焦「美國+高ESG評級企業」的基金。 國泰投信指出,美國除了在經濟、股市、貨幣(美元)等樣樣稱霸全球之外,企業更是高度重視ESG永續經營,加上美國企業海外營收比重逾4成,直接受惠全球景氣復甦動能,也就是說,投資美國企業,就能賺到全世界的錢,尤其ESG加持的美國企業,不論在永續經營或投資報酬上皆更勝出一籌! 「國泰美國ESG基金」以永續投資為理念,聚焦美股中具備注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概念的ESG美股菁英股,採用全球知名評等機構MSCI ESG評級公司給予美國企業的評級,且投資部位至少有70%以上布局在A(含)評級以上的公司,不僅如此,更排除軍火、菸草大麻、情色等具爭議性的產業,可謂是真正高純度的ESG投資商品,希望透過投資在ESG表現較佳的企業,增加投資組合的穩健性並鼓勵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讓民眾在投資的同時,也能為世界更美好貢獻一份心力。 國泰美國ESG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台灣人瘋理財,投資美股蔚為主流。主要因美國市場有四個第1,持續推升美股動能,包括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GDP全球第1;美元為第一大貨幣,外匯儲備占59%,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美股市值占全球股市市值4成以上,穩坐世界Top1寶座;2021年全球企業市值Top10中就有8家是美國公司,美國企業實力及市值傲人。 再進一步觀察,投資納入ESG因子的美國成長股,有機會創造更優異的投資報酬。根據Bloomberg資料顯示,自2019年以來迄今(截至2021/12/10),MSCI美國ESG大型成長股指數報酬率達151.8%,勝過標普500指數的87.7%,且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MSCI美國ESG大型成長股指數的漲幅更是明顯擴大,顯示重視ESG的美國企業,股價不僅相對抗跌,無畏疫情逆勢上漲更是令人驚豔。 展望後市,美國聯準會Fed寬鬆政策預計採漸進式退場,這反映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也能適時避免通膨惡化的可能,故持續正向看待美股,兼具ESG的美股企業尤其值得投資人留意。

Read More

景安派出所所長、副所長偕警員探訪轄內獨居老人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2021年即將進入倒數,早晚溫差大,有時清晨還陰著天吹著冷風,到了中午又露出大太陽,甚至熱到需要脫外套,然而到了傍晚又急速降溫,如此溫差大的天氣對人體尤其老人極爲不利。根據氣象預報,最近最低溫恐怕來到10度。新北市警局中和分局景安派出所所長呂義原、副所長林信利、警員謝采怡,獲知轄區內中興公園上方山內有劉姓老人獨自生活,該處甚至沒水沒電,為關懷該獨居老人,於17日晚間帶著許多慰問物資,包括米、泡麵等提供給劉姓老人,讓劉姓老人能平安渡過這次寒冬。 (中和警分局提供) 中和警分局表示,入冬以來天氣溫差大,又時常有寒流侵襲,常有10度以下低溫發生,警方配合市府政策啟動「防寒機制」探訪里內弱勢、獨居老人,宣導防寒措施並發放春節慰問金,讓他們能夠溫暖地渡過寒冷的冬天。

Read More

12/20新增11例境外移入 10例本國籍突破性感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有10例是本國籍,均為突破性感染;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義大利(案16917)、美國(5例,案16918-16920、案16922、案16926)、德國(案16921)、法國(案16923)、巴西(案16924)、越南(案16925)及菲律賓(案16927)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2月5日至12月19日。 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有10例是本國籍,均為突破性感染,僅1例來自菲律賓籍男性未接種過疫苗。 此外,陳時中表示,另有1例疑似本土個案,但其原始檢體經昆陽實驗室檢驗為陰性,二採也是陰性,如再驗也是陰性,即可解除且不列案。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816例確診,分別為2,163例境外移入,14,59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5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Read More

林智鴻舉辦鎮北里二手市集 二千人次同慶聖誕節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聖誕節前夕辦理「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熱鬧登場,現場超過二千人次大、小朋友同慶聖誕節。林智鴻表示,童趣移動樂園可以移動,民主是一場嘉年華,未來將持續舉辦,守護孩子們開心的溫暖笑容。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聖誕節前夕辦理「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熱鬧登場,現場超過二千人次大、小朋友同慶聖誕節。(記者吳文欽攝) 「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由林智鴻議員、鎮北里長趙志成、忠誠里長陳永壽共同主辦,規劃「移動樂園」氣墊活動與音樂表演、帕克運動學院泡泡足球。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聖誕節前夕辦理「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熱鬧登場,現場超過二千人次大、小朋友同慶聖誕節。(記者吳文欽攝) 現場並邀請魔法氣球同樂,大、小朋友爆場,熱鬧歡慶聖誕,立法委員趙天麟、民政局長閻青智、里長聯誼會會長蘇志明也到場共襄盛舉。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聖誕節前夕辦理「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熱鬧登場,現場超過二千人次大、小朋友同慶聖誕節。(記者吳文欽攝) 林智鴻表示,每年鎮北里最熱鬧的二手市集,就在聖誕節前夕舉行,為了讓孩子家長們都開心,今年特別擴大規模,透過音樂演出、繪本互動、運動遊戲項目,引導孩子發揮體能與藝術欣賞的能力,很開心孩子們玩得開心。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聖誕節前夕辦理「聖誕童趣移動樂園暨鎮北里歡樂二手市集」熱鬧登場,現場超過二千人次大、小朋友同慶聖誕節。(記者吳文欽攝) 林議員也承諾未來會聯同在地里長舉辦更豐富的「移動樂園」,希望民主是場嘉年華,透過活動實踐理想的具體作為,期盼讓夢想和歡樂在鳳山持續實現,在城市的角落蔓延。 立委趙天麟指出,過去林智鴻在他的辦公室擔任執行長時,就協助舉辦多場親子藝文活動,很開心林議員延續在鳳山舉行,與市府及里長們共同照顧鳳山的孩子,他籲請市府加倍支持,也祝福鳳山越來越「紅」,盼以後每年的活動都有更棒的內容。 趙志成里長表示,每年聖誕都會號召舉辦歡樂二手市集,凝聚在地鄉親共同為社區發展做努力,感謝林智鴻議員用心規劃「移動樂園」讓活動一年比一年更豐富。陳永壽說,很開心家庭親子一起在現場同樂,也祝福孩子勇於嘗試、築夢踏實。

Read More

引進Movement Flow 羅絜心開啟斜槓人生

羅絜心是Movement Flow亞洲第一位認證講師。(羅絜心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北報導 來自於加拿大,結合靈活性、雜技和體能訓練的教育系統Movement Flow,一年前由亞洲第一位認證講師羅絜心引進台灣,陸續在世新、台東大學等大專院校體育通識課辦理體驗活動。開啟斜槓人生的羅絜心,盼將Movement Flow從台灣擴及整個亞洲、帶進每所大學,讓參與者從運動中強化身體平衡、靈活性及肢體反應,達到身心健康目標。 擁有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英國文學、媒體與文化研究雙碩士學位的羅絜心,學成歸國先後在清華大學、台北科技大學、世新大學、中原大學兼任講師,2017年8月起擔任世新大學英國文學專任講師。教書對羅絜心來說游刃有餘、樂在其中,也是許多人欣羨的工作。但少子化時代,專案講師並非鐵飯碗及安穩的職業。喜歡學習、熱愛運動、求新求變的她,一次偶然機會,接觸神經動能療法。該技術就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一一解鎖身體動作控制等問題,羅絜心相當投入,很快從學員進階為亞洲考官,讓她信心大增,決定辭去教職展開斜槓人生。 2020年10月透過朋友認識Movement Flow教育系統,隨即報名從初階認證課開始,走進Movement Flow的運動世界。第一堂課就讓她深深著迷,沒有專業運動背景、柔軟度差、肌力不佳的羅絜心,在系統及創辦人Slava、co owner Iris帶領下,完成整個系統課程、通過層層考驗,再次找到自信的同時,也取得亞洲第一位認證講師資格。 羅絜心表示,Movement Flow系統已獲北美NASM、CANFITPRO、AFAA、ACE等四大頂級健身委員會認可。完整課程涵蓋地板流動、簡單雜技、身體平衡、動態靈活性、身體策略及反應訓練。透過不同類型的日常活動、體態伸展,調和身心靈,讓參與者積極享受生活。

Read More

中央補助3雲梯車1水庫車交車 新北消防車逾齡率六都最低

消防署補助新北市汰換3輛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舉行交車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行政院消防署依「汰換老舊消防車輛3年中程計畫」,補助新北市1億510萬元,以汰換2輛50公尺雲梯車、1輛30公尺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假消防局南雅分隊車庫前廣場舉行交車典禮,由消防署長蕭煥章及消防局長黃德清主持儀式,黃德清感謝中央積極協助地方充實消防人力、車輛、裝備及器材等,提升消防救災量能。 消防署補助新北市汰換3輛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舉行交車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黃德清表示,新北市除了中央補助汰換外,過去3年市府共編列3億2,950萬元,更努力向交通部爭取雪隧專案補助款8,291萬元,共汰換42輛消防車,另明年更編列1億450萬購置汰換13輛消防車,積極降低車輛逾齡率,110年新北市車輛逾齡率為8.7%,六都逾齡率最低。 消防署補助新北市汰換3輛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舉行交車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黃德清還提到,此次補助汰換的水庫車配發新莊分隊期望加強新莊地區及林口地區水源缺乏區域,解決初期水源不足問題,另30公尺雲梯車配發至金山地區期望協助金山偏遠地區部分高樓救災及救助,50公尺雲梯車2輛配發至土城及國光分隊增加對土城區及中和區高樓搶救戰力投入,降低災害影響與損失。 消防署補助新北市汰換3輛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舉行交車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中央前瞻計畫基礎建設也持續補助新北市烏來分隊廳舍耐震補強工程(156萬3,015元)、第一大隊、海山中隊暨莒光分隊廳舍耐震詳評(28萬9,239元)、頂埔分隊廳舍拆除重建工程(5,802萬5,000元)、第一救災救護大隊大隊、海山中隊暨莒光分隊廳舍重建工程(8,000萬元)。另一般性補助款於108至110年補助國光分隊、中和分隊及第五大隊部廳舍的興建。 消防署補助新北市汰換3輛雲梯車及1輛水庫車,20日上午舉行交車典禮。(新北市消防局提供) 黃德清強調,特別感謝內政部消防署補助新北市,希望未來中央與地方持續通力合作,使新北市的消防車輛逐年汰換及廳舍的補強及興建,共同守護社會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使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成為全國最堅強的救災隊伍,更讓新北市民安居樂業,新北成為「安居、安全、安心」的三安城市。

Read More

淡水7旬老翁迷航河堤邊 三重警助返家

三重警分局二重所警員劉現正、詹沛勳,協助迷途老翁平安返家。(三重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局三重分局二重所警員劉現正、詹沛勳,於12月11日執勤時接獲民眾報案,有一名老翁疑似迷途需要協助。熱心民眾稱見到該名老翁在13號越堤道附近徘徊,且漫無目的地走著,員警到場後發現老翁說話含糊不清且疑輕度知智,經過員警反覆耐心詢問且交叉比對資料,終於找到其位於淡水區山上的住址,平安地將老翁送返家。 三重警分局二重所警員劉現正、詹沛勳,協助迷途老翁平安返家。(三重警分局提供) 三重警分局指出,當日劉、詹2員時值晚間巡邏勤務,接獲民眾報案敘述在三重區疏洪道13號越堤道見有迷途老人,員警獲報立即到達現場,發現老翁正欲直接橫越道路,由於該處燈光昏暗且車流交織,劉員便趕緊上前阻止,詢問其住在哪裡?但老翁鄉音頗重再加上其有輕微失智,面對劉員詢問均無法明確回答,經劉員手口並用耐心和阿公溝通近半小時,得知阿公住在淡水區山上,便先將老翁載往該區域附近之後再一一查訪山區住戶,在查訪約20戶後終於找到其家屬,平安將老翁送回家。 三重警分局長陳永昌呼籲,家中如有記憶不好及行動不便的長輩應配戴防走失手鍊,或在衣服繡上緊急聯絡人電話,可以讓民眾、警方在發現走失的第一時間,可以聯絡到家屬安全護送返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