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不同意票達6成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四大公投結束,高雄市長陳其邁十八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感謝每一位站出來投票的民眾,在民主的實踐中讓台灣更堅定前進的方向。他指出,高雄投票率超過四成,不同意票比例達六成;這次的四個公投案從性質上來看,是對政府重大政策的複決。 陳其邁指出,四個公投案的投票結果,就是對於當前政府政策,希望帶領台灣產業走向國際、推動台灣能源轉型並兼顧區域均衡、非核家園以及追求台灣民主深化等四個方向進行公民複決。 他說,開票結果四個公投案都沒有通過,代表大多數人民對當前政府政策的三個方向做出了支持的選擇,拒絕走回頭路。根據公民複決的結果,支持總統和行政院加速推動政策的腳步,厚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競爭力。 陳其邁強調,台灣人民理性平靜的表達自己對公共議題的定見,是公投制度在台灣民主政治中日益成熟的表現;這個民主發展成就值得珍惜,執政者也有責任用積極的態度、前進的腳步,回應公民複決的民意選擇。

Read More

〈 學者觀點 〉高志瀚:民生議題才是政黨對決重要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四項公投結果出爐,金門大學土木系教授高志瀚表示,本來是政策性、對事的公投,竟不能擺甩政黨意識型態綁架,最終仍呈現出政黨對決態勢。很可惜的四項都過或都不過,這是令人遺憾的結果。 高志瀚認為,公投最重要是把問題和事實說清楚,但這次的四項公投並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國民黨在「刪Q」成功後,一路把公投加碼,拉高到政治攻防;民進黨推波助瀾,最後成為政黨對壘,各自逼出基本盤,不但投票率低,也呈現出政黨的意志並不是公投的初衷。 久住金門的高志瀚進一步表示,身為離島居民,地方民眾更重視生計問題,在疫後許多人的生活型態和謀生都受到影響,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公投後隨即宣示要更多關注高房價、通膨等民生議題,他認為是未來爭取更大多數民眾支持的正確做法。 至於明年地方大選,會不會受此次公投結果影響?高志瀚認為,他觀察選民多半有智慧,選舉的鐘擺效應會令政黨隨時處於高度緊覺,隨時注意民情和民意。他表示,不認為明年地方大選會和這次有所連動,執政黨也不能自滿,每次的勝敗都應該作為下次積極爭取選民的參考。

Read More

盲師李森光 獲寶佳教育大愛獎

台北市啟明學校教師李森光(右)獲寶佳教育大愛獎,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左)頒獎。 (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啟明學校教師李森光先天失明,二十年來致力撕下「盲老師」標籤,他先天全盲,學習和生活經歷許多挑戰,以實力化解家長的疑慮,自信比明眼者更了解視障學生,獲贈「二0二一寶佳教育大愛獎」。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十八日在台北舉辦寶佳教育大愛獎贈獎典禮,今年獲獎的計有周成翰、王美玲、林俊成、吳宗玲、吳麗明、李森光、楊晏宗、黃慧子、洪明揚、葉世原及蔡須全等十一位大愛教師獲獎,前教育部長吳清基出席頒獎。往年這個獎項多頒給輔導教師、特殊教育工作者,今年則有教官、教師助理員、巡迴輔導教師獲獎,更為多元。 另任教於台北市景文高中的吳麗明,化小愛為大愛,投入身心障礙教育,用愛關懷,提供孩子發光發熱的舞台。國立花蓮特教學校教師黃慧子,深信「有愛無礙」,她用愛心、耐心陪伴身心障礙的孩子,以同理心建立與家長的信任關係,善盡教師助理員的職責。 黃昆輝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從得獎人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除了教師的愛與努力,還需要家長、社會的合作,才能順利地協助學生成長。前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寶佳教育大愛獎堪稱是民間師鐸獎,從十一名得獎者身上看到,教師們燃燒自己,幫孩子找到正向能量和自我實現的價值。

Read More

趙少康:黨內找戰犯親痛仇快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四項公投結果出爐,不同意票皆高過同意票,發起戰鬥藍的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十八日晚間表示,相信很多藍軍支持者現在的心情非常低落。請大家不要灰心、憤怒,這是全體台灣人一起做出的選擇,我們一起承擔。他也提醒,不要在黨內找戰犯,這只會親痛仇快。 趙少康說,台灣首次與大選脫鉤的公投結果出爐,這次公投不只投票率低,四案的投票結果也跟歷來民調數據完全不同。蔡政府用人民的錢大手筆宣傳、洗腦的策略似乎奏效,雖然令人遺憾,但也看出台灣民主發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趙少康表示,發動公投的目的是讓公共政策有擴大決策的機會,但前提是必須經過完整資訊的充分討論,在蔡政府刻意散布錯誤資訊下,這次公投無法展現「人民做主」的最高價值,令人遺憾。 趙少康表示,國民黨上下的黨職、公職都為這次公投盡力說明、催票,但是在總統蔡英文「政黨對決」操作下,讓最終結果不如預期。他要提醒大家,戰鬥的號角才剛響起,面對失敗,不要在黨內找戰犯,這對監督制衡執政黨毫無幫助,只會讓親痛仇快。如同戰鬥藍為這次公投拍攝的影片「最後一次公投」中的歌詞:我們用愛牽起台灣,一起選擇、一起承擔,請大家擦乾眼淚,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還要為台灣的未來繼續努力。

Read More

桃園票決顯示藍基本盤勝出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桃園在四大公民投票案同意票都高於不同意票,反映基本盤對決;民進黨市黨部說,擔心影響二0二二年選舉。 議員楊家俍昨天表示,此次投票率偏低,回歸基本盤對決及藍營組織動員,不只桃園,藍營基本盤大縣市同意票相對多。桃園沿海地區偏綠,民進黨有守住,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尤其三接所在地觀音區大潭里是四個不同意,代表政府推動保育政策被看到。 此外,楊家俍表示,中壢、平鎮及龍潭區等偏藍,但同意票和不同意票差距比以前大選小,符合預期。

Read More

擋不了萊豬 林為洲辭國民黨副秘書長

反萊豬公投領銜人林為洲十八日晚間表示,尊重國人決定。(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反萊豬公投領銜人、立委林為洲十八日晚間表示,反萊豬公投沒有通過,尊重國人的決定,他即刻起辭去國民黨副秘書長以示負責。他說,根據開票數,看起來只有藍綠基本盤、中間選民幾乎沒投票;這次公投推動的策略,國民黨應深切檢討。 林為洲昨天晚間在立法院開記者會,先一鞠躬感謝各界的協助。他說,反萊豬公投雖然沒過關,但也有三百多萬票,代表非常多國人仍有疑慮。

Read More

柯P:民主體制成奪權手段

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 四大公投都未通過。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顯示各政黨各說各話、毫無交集。 柯文哲在臉書上表示,公投結果底定,被疲勞轟炸好幾個月的台灣人民可以好好沉澱、靜心思考,台灣未來應該如何向前邁進。 柯文哲批評,公投是直接民主的展現,但這次看到國家機器毫無節制的動用,民主體制反而成為奪取權力的手段,而非堅實的信仰。 柯文哲稱民進黨花了五千八百萬元,動用大量國家資源進行宣傳、用仇恨動員,解離了國民與國家之間的信任,政府公信力也在這場公投中逐漸透支。 柯文哲說,四大公投門檻都未過關,顯示各政黨各說各話、毫無交集,讓多數選民對這次公投感到厭棄;而四大公投牽涉到食品安全、能源政策、環境永續,選舉制度變革等複雜議題,很少人有充足的時間與資訊量做出全面性的判斷,投票動力更低。 柯文哲指出,最後只能訴諸政黨動員,「從選舉結果來看,顯然大撒幣的組織動員有效」,在行政資源、媒體近乎一體化的傾斜下、新綠色威權更加強大,在野黨的處境也愈加艱困。

Read More

蘇貞昌:更謙卑為人民服務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四大公投案未達門檻,且不同意票都多於同意票。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十八日晚間召開記者會指出,謝謝這段時間各方代表從不同方面給政府更多的指教,讓問題能思辨得更為完整;政府會就過程及結果,「更謙卑、更努力、更堅定地為人民服務,讓台灣更好,讓人民的意志更能實現」。 蘇貞昌表示,全台有八百多萬人走出來,對並不是很簡單的公投題目表示清楚的意見,用最直接的民權表示對政府政策的堅定支持。有這樣的支持,執政團隊更有信心,也會更努力完成人民的託付,讓台灣走出去、讓能源轉型走下去。 蘇貞昌說,公投從提案到公民團體到政黨到正反各方,藉由過程思辨、溝通,從各方面對相關問題提出不同意見跟各種思量,執政團隊仔細聆聽,會對於有相關疑慮作更周延的考慮,努力做到讓所有被質疑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不會發生,做到更好。 蘇貞昌說,這也是對於上次公投綁大選產生混亂後,第一次面對公投投票,對於第一次和選舉脫鉤,而對題目也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很熟悉,但台灣第一次直接只針對公投的題目進行非常理性仔細各方面的溝通,讓民主更成熟,讓各種問題能更理性更深入完整討論,值得肯定。 蘇貞昌強調,政府一定會就這一次整個過程及結果,「直接更謙卑、更努力、更堅定地為人民服務,讓台灣更好,讓人民的意志更能實現」,讓方方面面都得到更多的照顧,並且讓台灣不只是更有力,而且會讓世界更肯定台灣。

Read More

公投戰績優 陳其邁連任氣勢漲

四大公投結果揭曉,高雄市贏得全國不同意與同意票最大差距,令市長陳其邁明年尋求連任氣勢大漲。 民進黨寄望「南票北補」,高雄目標投出全國最多的不同意票,選前之夜高雄場動員上萬人到場,總統蔡英文拜託大家不要為了教訓誰、討厭誰而做決定;陳其邁在造勢晚會上更細數政績,大打招商牌,希望激起綠營氣勢。 原本藍營寄望在四大公投中,年輕人倒戈加上民進黨的違法亂紀,濫權、造假、恐嚇、分裂無所不用其極,希望激起中間選民反感,喊出期中考、信任投票。國民黨市黨部選前評估二同意、二不同意平手結局,甚至最樂觀是三勝一負,但最終事與願違,證明高雄綠營仍是鐵板一塊。 陳其邁挾此次公投氣勢,明年尋求連任機率大增。目前傳出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前副市長李四川、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立委高金素梅等都是角逐市長可能人選,藍白無若能有效整合,共推強棒出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記者吳門鍵)

Read More

日火山浮石漂移 近澎湖花蓮

中央社∕高雄十八日電 海洋委員會持續監控日本火山浮石漂流動態,新發現已隨洋流漂流到澎湖雙心石滬岸際、新北卯澳漁港港區和花蓮石梯坪遊憩區距岸十公尺處,並預估將持續影響各地沿岸。 海委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自十七日上午十一時到今天上午十一時,新發現火山浮石已隨著洋流漂流到澎湖雙心石滬岸際、新北卯澳漁港港區、花蓮石梯坪遊憩區距岸十公尺等處;海委會強調,會持續監測浮石移動情形,海洋保育署也會持續監控水質是否受影響。 浮石預估移動情形,海委會表示,新增的花蓮石梯坪遊憩區距岸十公尺海面浮石,預估今、明兩日受潮流影響向東北移,部分浮石可能接近花蓮沿岸。長濱漁港南方距岸五十公尺海面浮石,預估明、後兩日亦受潮流影響向東北移,部分浮石可能接近台灣花蓮與宜蘭沿岸。 海委會也說,原於三貂角東北方二十浬之發現海面浮石持續往西南移動,預估今、明兩天可能接近基隆至富貴角沿岸;原大溪東南方十一浬海面浮石,預估今、明兩天受潮流影響向東北移動,部分浮石可能接近宜蘭沿岸與三貂角。 海委會並表示,原淡水河口發現浮石可能持續接近桃園、新竹與苗栗沿岸;原於雲林麥寮港外海發現浮石,預估今、明兩天可能持續向南通過澎湖南方四島海面,部分浮石可能接近澎湖南方四島附近沿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