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盧瑞彥(左6)、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左5)、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秘書長蘇進強(左3)在會前合影。(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盧瑞彥應中華中道文化總會之邀,12日於中道總會台北市鎮江街講堂演講「優質企業的發展與ESG」,盧瑞彥表示,企業的永續發展要包括卓越經營架構與ESG之規範,政府應及早規範企業組織必要之ESG實施與評價標準,而碳中和攸關地球生存,與企業的永續發展息息相關,企業應及早行動。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盧瑞彥(左3)、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左2)在會前合影。(記者王誌成攝)
盧瑞彥指出,企業活動所牽連的不外乎人事物與時空。時空表示在不同時間與地方,而人事物則在當下所做所為呈現的情境,為人處世與成物均有其不同的思維;在處理人事物的思維,應以情理法考量,不同於歐美的重視法理而已,並以追求真善美為最終目的。
盧瑞彥說,企業管理有三構面,包括框架(制度、規章、系統與專案)、方法(管理方法、系統分析、e化、電腦化)、文化(主管決心:領導力、全員參與:執行力、持續改善:創新力、以人為本:重視員工、企業倫理:社會責任)
盧瑞彥表示,優質企業就是當下企業追求的「卓越經營」,以提供企業的「永續發展」,也使企業持續獲利、被顧客喜愛、為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回饋社會環境再造綠色地球。而企業「永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就是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的核心價值就是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去滿足或超越顧客的期待。領導具備創新、敏捷的獨特能力,全體員工有著以人為本、全員參與終生學習的觀念,持續改善應用創新的策略與系統的方法,同時揭櫫經營理念、塑造企業文化、重視產品品質與經營體質,以追求卓越為目標。當然要體現社會責任的擔當,包括企業倫理、環保需求、綠色地球等也不能落於人後。
而要如何使核心價值變成核心競爭力?盧瑞彥提到,在我國方面,1.以顧客與市場為中心,滿足或超越顧客期待。2.為各利害關心人創造價值。3.強化互利的跨組織關係。4.重視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5.持續改善、創造與保持靈活性。6.依據事實或資訊作規範、決策與控制;而在美國方面則是,1.有遠見的領導。2.以顧客為導向。3.組織與人員的學習。4.注重員工與合夥人。5.具機動性。6.以未來為重心。
而要如何去做到優質企業,盧瑞彥強調,優質企業的經營,就是卓越經營表現於企業的持續獲利、產品的品質、社會的貢獻以及顧客的喜愛。而追求卓越,則以推行全面品質經營為基礎,來因應環境變遷,此刻應全力拓展ESG活動,才能成為優質企業。
盧瑞彥指出,成功領導者的主要特質要提供願景、具有膽識、選擇策略、徹底執行。在提供願景方面,先訂定宗旨,致力於品質相關理念技術之研發及推廣,促進國家經貿發展,提升國家社會整體品質經營水準。期能成為華人世界品質永續發展的標竿、成為台灣重要的品質智庫、成為台灣品質管理的領頭羊;而有了願景之後,也要具有膽識,盧瑞彥舉例,克林頓以柔性力量領導,排除萬難,將美國聯邦赤字轉黑。戈巴契夫以變革開放,自由與民主將蘇俄解體帶來和平。蔣經國推辦十大建設,開放大陸探親。鄧小平改革開放是硬道理。這些都是具有膽識的中外領導者。
在選擇策略方面,盧瑞彥引用策略大師明茲柏格(Mintzberg)的話:「要做對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對。因而企業必須有科學、藝術與工藝三個面向的平衡。」要有策略性規劃:規劃是科學形式,需要分析重點,是形成(Programming)策略而非創造(Creating)策略;要有策略性視野:視野是一種藝術,因為激發洞察力與啟發性而存在;要有策略性學習:學習是一種工藝,根植於經驗。策略需要執行力,並涉及學習的過程;最後是徹底執行,要能聚焦策略,高效領導、出售非核心事業及改善財務結構。領導者應彈性執行力去領導貫徹執行力及核心計畫。員工更要有熱忱去塑造企業文化與加強溝通,如此也才能增加獲利。
盧瑞彥還提到型塑企業文化,他說,文化為人類活動表現於內外的情境,企業文化包含有形與無形的文化,為企業組織內所有人事物的共同心之用,包含有形外在文化:產品,激勵,標誌,員工。無形的內在文化:主管的決心與決策思維。優質企業要超越顧客的期待:為顧客創造價值、內部顧客優先於外部顧客、保持溝通管道暢通、顧客滿意度調查。
盧瑞彥表示,從中道到卓越經營需要型塑企業中道文化,從「中道」啟動,「格物」 「致知」 為做學問,「誠意」、「正心」為修道德,皆得自宇宙,稱「內聖」。「齊家」、「治國」 、「平天下」 則用於天下,稱「外王」。由「中道」逐次由上而下,最後則達「卓越經營」;優質企業與中道的契合,表現在喜怒哀樂之未發叫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不偏不倚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理,陰陽調和之心叫中道,禮不逾節叫中道,中道是宇宙自然與生命之道,中道是追求真善美,而生命掌握中道。
最後盧瑞彥強調,為鼓勵優質企業,我國目前有國家品質獎的設立,是以卓越經營為基礎的架構,第一屆於1990年頒獎,其時,就有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員工關係客戶關係等,然而,對於最近氣候變遷與碳中和問題當時並無列入評審項目,從評審內容來看,國家品質獎重視經營績效。而ESG包含氣候變遷、反貪腐的作法及風險管理,強調環境及社會面向的供應鏈,比較重視內外部系統之間的關係,因目前尚未列入。企業的永續發展應包括卓越經營架構與ESG之規範,政府應及早規範企業組織必要之ESG實施與評價標準,同時碳中和攸關地球生存,與企業的永續發展息息相關,一個優質企業應及早行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