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13天就翻倍 公衛學者籲加強分析本土數據找原因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COVID-19疫情發展,公衛學者指出,國內染疫死亡數平均十三天就翻倍,高居全球第二快,降低死亡數是現階段防疫關鍵;至於家屬無法見染疫死者最後一面等議題,學者說,科學證明,只要接觸者有做好適當保護,染疫風險也非常低,防疫思維應轉變並兼顧人權。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九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目前世界各國採用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政策,然而快篩陽性者不一定誠實通報,每日確診數已無法完全預測疫情走向,必須加入染疫死亡率,也更能看出疫苗、藥物等措施帶來的防疫成效。
他指出,統整去年五月中到今年六月七日,台灣、南韓、日本、新加坡等四國每週和每兩週COVID-19死亡人數,沒有任何國家的趨勢曲線和另一個國家完全相同。台灣的流行期來得最晚且還在進行當中,但死亡人數上升趨勢和南韓類似,死亡率的高峰也逼近南韓,上升速度相當快。
另,進一步比較世界各國的死亡數倍增速度,台灣位居第二名,詹長權表示,依目前速度來看,染疫死亡數平均十三天就會翻倍,遠比南韓八十一天、新加坡約一百九十二天、日本約二百九十八天高出許多;以現在的死亡速度來看,如果沒有更強的防疫作為,台灣的染疫死亡數平均每二週就會翻一倍。
最近很多人常會單憑單日的確診數推測疫情何時會翻轉,但詹長權坦言,這樣的做法會誤導民眾,尤其未來若要與病毒共存,染疫死亡速度、死亡數將成最主要應該關注的指標,且不該拿國外經驗完全套用到台灣身上,應分析本土的疫情數據,找出根本原因來減緩死亡速度。
他也提到,在疫情本土流行期間,指揮中心應擺脫過去清零的思維,記者會不應只報病例數、重症數,而是要分析更多數據,抽絲剝繭找出防疫不足的地方,發現問題所在,也應釋出數據讓學研界共同幫忙分析。
此外,對於最近爭論不斷的火化、家屬無法見染疫死者最後一面等議題,詹長權說,這都是清零時期的思維,應當有所轉變,目前越來越多科學證據證明,只要接觸者有做好適當保護,即便接觸到染疫死亡個案屍體,染疫風險也非常低,防疫思維應轉變並兼顧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