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潭辦理環境教育講師培訓 共22名學員參與

縱管處昨日在鯉魚潭辦理「鳥類大觀園」環境教育宣講師培訓。(縱管處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昨日在鯉魚潭辦理「鳥類大觀園」環境教育宣講師培訓,本次共有二十二名學員參與,學員通過考核後,未來將陸續投入鯉魚潭環境教育工作行列。這項課程為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甫通過環保署審查的環境教育課程,內容除了認識東部常見的鳥類之外,也教育民眾認知鳥類的生態功能與價值。 縱管處表示,鯉魚潭園區內具有棲地多樣性,包括水域、陸域及人工遊憩觀景區等,鳥的種類因而有所不同,曾在一季內紀錄到三十科四十六種鳥類,大多是臺灣東部低海拔地區常見種類,鳥種單純且易於觀察,適合初學者入門體驗。近年來民眾賞鳥拍鳥逐漸蔚為風潮,但也出現誘拍亂象。鯉魚潭環境教育中心為提升民眾觀光遊憩素養,遵守賞鳥應有的規範,特別開發「鳥類大觀園」課程,呼籲民眾共同遵守賞鳥倫理,愛護野生動植物。 縱管處長郭振陵表示,鯉魚潭因季節與環境變化而出現的鳥類亦有所不同,民眾可於遊憩時細心觀察不同季節與環境的鳥兒身影和鳴叫聲;課程由宣講師帶領民眾認識鯉魚潭常見的鳥類,包括一年四季經常可見的五色鳥、朱鸝和大冠鷲等,而赤腹鷹和國慶鳥灰面鵟鷹可於九、十月瞧見,冬季則可觀察雁鴨和小型渡冬雀鳥。 鯉魚潭一年四季經常可見的烏頭翁。(縱管處提供) 「鳥類大觀園」課程預計於八月上線,歡迎民眾、學校和機關團體於「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環境教育網」查詢預約,課程推廣期間暫不收費。

Read More

竹縣雙聯學制高中再+1 提供學子跨國學習機會

民中學透過遠距視訊與美國緬因中央中學簽訂「雙聯文憑教育」合作計畫,提供學生跨國多元學習模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應二0三0雙語國家政策,新竹縣各級學校持續積極推動國際教育交流, 一0五年首先由六家高中與美國學校開啟雙聯學制合作,今年又有義民高中加入雙聯學制,提供學子跨國學習機會。 義民中學日前透過遠距視訊與美國緬因中央中學簽訂「雙聯文憑教育」合作計畫,為竹縣高中雙聯學制寫下新篇章,預計自一百一十一學年度起,開始進行跨國校際STEM課程合作交流及雙學位文憑授予。 教育局長楊郡慈指出,六家高中自一0五年開始陸續與美國衛斯蒙高中、箴言高中及杭特教育學院等校進行雙聯學制合作。現今義民高中與美國緬因中央中學簽訂雙聯文憑合作意向書,未來參加雙聯學制的同學,只要透過平時越洋視訊上課,加上暑期在美國四周修習實體教學課程,待修足學分後,就可於畢業時取得國內高中及合作美國高中的雙重文憑,不僅可以學習到美國課程,並提升外語能力。 教育局表示,雙語及國際教育為當前新竹縣重要教育政策之一,為建構莘莘學子適應未來生活國際化,以及全球化環境所需具備的素養,將以「扎根智慧城市·培育全球公民」為願景,以「深化國際教育底蘊、優化國際教育環境、活化國際交流管道」為三大推動主軸,藉由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發展與設計,進而展開實際行動,讓學生更瞭解國際趨勢與脈絡,並深化學習能夠應變未來世代各項課題的素養與技能,藉此引導新竹縣中小學各級學校,妥善規劃布局與蓄積量能,以培育具備國際素養及全球視野並能適應未來世界所需之人才。 教育局說,竹縣推動國際教育三大主軸之一的「活化國際交流管道」,透過雙聯學制合作、姊妹校締結等方式,促進學生可以透過跨境多元學習模式,促進對全球議題的深入了解,將課堂所學之知識與技能,能靈活運用多語言為溝通媒介,與外國對等學校發展國際教育夥伴關係,分享教育資源和教學成果,孕育具備國際競合力之全球公民。

Read More

嘉縣第4劑莫德納接種站假日開打 設15場供逾萬人服務

嘉義縣首波第四劑莫德納假日接種站,十八、十九日有十五場全面開打,翁章梁視察接種情形。(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首波第四劑莫德納假日接種站,十八、十九日有十五場全面開打,擴大服務量能提供逾萬人服務。民眾若選擇BNT、AZ或高端者,可至五十七家合約院所,依疫苗接種期程施打。提醒六十五歲以上鄉親,把握六月底前接種,可以領中央發送的五百元等值禮卷或衛教品及二劑快篩試劑,早打早保護。 縣長翁章梁指出,嘉義縣全面催打第四劑,為方便鄉親利用假日帶長輩接種,六月底前將開設二十九場默德納假日接種站,十八、十九日假日先開設十五場,十八日有十二場次,包括六場大型接種站,設在六腳蒜頭國小、中埔和興國小、梅山國小育樂堂、朴子國小、水上國小和義竹中正堂。新港、溪口、番路、東石、太保和鹿草則在衛生所施打。 十九日有三場次,將分別在民雄國中、大林國小和阿里山衛生所同步提供服務,全面擴大接種量能,預估可提供一萬五百人接種。 衛生局提醒鄉親假日及大型接種站,只提供莫德納疫苗。如選擇BNT、AZ、高端者,可至五十七家合約院所依疫苗診次接種。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國內疫情雖有下降趨勢,但中南部仍在高原期,嘉義縣累計確診三萬八千一百八十二人,多以輕症為主,但確診死亡個案仍以高齡及慢性病者居多,占九成以上。 第四劑疫苗接種已開放,翁章梁十八日下午前往新港衛生所視察接種情形,呼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十八歲以上免疫不全、免疫力低下等三類族群,只要第三劑接種滿五個月,請儘快接種第四劑,預防重症及死亡。 全國確診人數已逾三百萬人,趙紋華呼籲確診者恢復後,仍應於確診日後三個月,依接種期程完整接種疫苗,打造最佳保護力,尤其長者及慢性病者更不容輕忽,符合接種資格者,趕快來打,相關疫苗接種資訊請上嘉義縣衛生局網站查詢。

Read More

合歡山杜鵑花季交通疏導忙翻天 花縣警察局長嘉勉同仁辛勞

花蓮縣警察局長戴崇賢前往合歡派出所,慰勉員警於杜鵑花季期間值勤的辛勞。(花蓮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警察局長戴崇賢鑒於合歡山杜鵑花季大批遊客湧入,昨日特別於花季尾聲至中橫公路上的富世派出所、天祥派出所及合歡派出所慰勤,戴局長特別叮囑同仁山區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執勤時更須注意自身安全,同時肯定員警辛勞的犧牲與付出。 花蓮縣警察局表示,富世村位秀林鄉偏東之北半部,東臨太平洋、西抵大禹嶺,轄內範圍含括太魯閣國家公園,村內居民皆以太魯閣族為主,民風淳樸。太魯閣國家公園更以大自然鬼斧神工聞名中外,娟秀的美麗景物深深烙印於遊客,每年連續假期及合歡山杜鵑花季期間,都吸引了大批遊客,交通疏導及管制工作格外吃重,沿線派出所同仁都非常辛苦。 戴崇賢表示,山地派出所地處偏遠,編制員警數較少,但每位同仁都能秉持呵護鄉土的使命感,兢兢業業、克盡己職、不分晝夜、堅守崗位,他在感動之餘,也特別嘉勉同仁辛勞。執行杜鵑花季交通疏導的員警,赫然發現局長專程攜帶慰問品親自送來第一線,表達對基層同仁的關心,為員警加油打氣,無不歡欣振奮。 花蓮縣警局也提醒想要趁杜鵑花季尾聲上山的遊客,要隨時收聽警察廣播電台掌握路況資訊,即時做行程的因應調整。合歡山杜鵑花季交通疏導工作,警方必定堅守崗位、全力以赴,一定做到「一路順暢、人車平安」。

Read More

新港鄉嘉民路車禍 2部機車相撞3人受傷

新港鄉嘉民路發生機車車禍,三人受傷由消防人員分別送醫。﹙記者張誼翻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新港鄉有一起車禍,蔡姓婦人騎機車載三名幼兒,與騎機車老翁相撞,肇成三人受傷分別送醫,車禍原因正由警方調查。 嘉義縣消防局表示,十八日中午一時三分,獲報於新港鄉嘉民路發生機車車禍,本局立即派遣嘉太、新港及溪口分隊前往救護,抵達現場回報為兩輛機車車禍,分別造成一名李姓老翁,年約七十八歲,意識清楚身體多處擦傷(送大林慈濟醫院救治)。一名蔡姓媽媽年約三十歲,意識清楚腰部疼痛、一名男童年約七歲,意識清楚左腳疑似骨折。現場另有一名年約七歲男童及一歲女童,意識清楚無外傷,由縣議員林秀琴陪同照顧,送嘉義基督教醫院救治。至於車禍原因正由警方調查。 又據警方初步調查,蔡姓婦人騎機車載三名幼兒,由新港鄉嘉民路巷子出來時,與騎機車的李姓老翁發生碰撞,消防局救護人員到場將受傷的婦人、七歲幼童及老翁送醫,三位傷者以幼童疑為骨折傷勢較重,車禍原因警方調查中。 新港鄉縣議員林秀琴獲報,在第一時間趕到場,在烈日下,熱心協助消防人員救護,並陪同傷者送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救治。

Read More

基市警察局交通隊舉辦交通安全宣導 培養民眾道路安全知識

記者郭基生/基隆報導 配合基隆城市博覽會的展出,基隆市警察局交通隊十八日於K沙灣展區舉辦交通安全宣導,利用富有教育意義及趣味的交通九宮格遊戲,針對不同年齡層分別宣導各種用路安全觀念。 基隆城市博覽會從六月十日至十九日分別在四大展區從早到晚呈現不同面貌的展出,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參觀,基隆市警察局交通隊本於落實扎根交通安全教育,培養道路安全知識與風險意識,特別在K沙灣展區舉辦交通安全宣導,加強對孩童及高齡長者的提醒,尤其對高齡長者在晨運或夜間外出時,應穿著明亮衣物或佩戴反光配件,並提醒勿貪圖方便直接橫越馬路。 宣導活動現場亦提供警用大型重機車,供民眾合照留念,年長者完成交通九宮格即贈送LED閃光手環,小朋友及年輕人即贈送酒精支架筆,讓參觀城市博覽會的民眾除了體驗基隆城市魅力外,也注意維持防疫衛生的好習慣,並期許民眾共創優質的用路環境。

Read More

北區綠竹筍評鑑 三峽龜山分別抱走冠軍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綠竹筍是夏季國人喜愛的清甜食材,北部地區為主要產區,為提升綠竹筍整體展業發展及推廣安全溯源農產品,農糧署北區分署與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聯合舉辦一一一年度「北部地區優質安全綠竹筍評鑑」,由北北基、桃竹苗產區農民參賽並分為有機、產銷履歷驗證及一般評鑑三個組別,堪稱全台最大規模的菁英賽,為鼓勵表揚獲獎農民,十八日在台北希望廣場舉辦頒獎典禮暨行銷活動,並邀請阿芳老師教學挑筍要訣及料理知識,安排得獎筍農連續兩週末於市集展售,歡迎民眾前來採購或向產區訂購,把握夏季產期品嚐美味好食材。 農糧署北區綠竹筍評鑑頒獎盛會。(記者陳建興攝) 綠竹筍口感清脆鮮甜,適合涼拌、清炒或煮湯皆相當美味,又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吃了有飽足感且熱量低,很適合現代人愛美味又怕負擔的健康食材。挑選綠竹筍有三訣竅,筍身彎如牛角、筍底大則筍肉多、筍尖無出青(變綠),因為竹筍若冒出地面開始行光合作用後將轉苦澀,是避免被動物吃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筍農都要跟時間賽跑,每日清晨天還未亮即摸黑到竹園尋找未冒出土最鮮嫩的竹筍。 農糧署長胡忠一與綠竹筍有機組得獎者合影。(記者陳建興攝) 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全台綠竹筍種植面積約七千公頃,每年五至七月為盛產期,由於綠竹筍採後容易纖維老化、甜度降低,所以要盡快銷售、食用,是最符合食在地、享當季、低食物里程的食材。另為配合推動農產品驗證制度,本年度北區評鑑賽制有重大的改變,往年評鑑比賽未分組別,今年特別分為有機、產銷履歷驗證及一般(評鑑)組別,以實際行動落實消費者對食材安全的重視,另產銷履歷農產品生產過程需遵循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之規定,有機耕作則不能施用化學農藥、肥料,皆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嚴格把關、符合環境永續精神,農產品上張貼的驗證標章,也代表著農民用心負責的態度、提供安全安心食材的保證。 現場展示優質綠竹筍產品。(記者陳建興攝) 胡忠一並說明,以往輔導農民申請產銷履歷,常遇口頭約無法取得地主租約的問題,農委會已採納實耕者切結書方式,讓更多農民有機會加入升級驗證行列,生產安全、可溯源的食材。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長郭坤峰說明,綠竹筍為北部重要蔬菜產業,每年評鑑比賽成為農業盛事,本次由二十五個產區農會推薦一百一十四位農民參賽,竹筍皆須送驗農藥殘留合格,六月十日由產官學界專家針對外觀色澤、肉色氣味、柔嫩度及糖度四項目評分,比賽結果公告於桃改場官網。榮獲有機組冠軍是新北市三峽區農民黃清泉,原本是土水師傅,因職業傷害及體恤年邁父親而接手家中農地,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是三峽首位取得有機驗證的筍農,也不吝分享經驗,組織綠竹筍產銷班推廣有機耕作。產銷履歷組冠軍是桃園市龜山區吳文貴農友,從祖父三代都在種筍,從小跟著長輩在林園工作,長大後成為在地農會指導員,以本身務農專業,熱心輔導鄉親農友,文貴表示種筍訣竅就是不能偷懶,要按時節認真施肥、培土等作業,參加產銷履歷驗證是讓自己與時俱進並獲得肯定。 北區分署說明,北部地區為綠竹筍的大本營,占全台七成面積,主要栽培於海拔五百公尺以下淺山坡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鮮甜好筍,各產區亦舉辦挖筍、品筍等體驗活動,推廣在地特色產業,綠竹筍除鮮食外,經殺青滅菌後可做成真空包冷藏,延長保存、方便享用,另五股區農會生產無添加綠竹筍干,別具風味,歡迎民眾洽各產區農會購買。

Read More

宜蘭大學師生考古作業 林姿妙到場慰勞團隊

羅東高中師生參與宜蘭大學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基地內的考古發掘工作,縣長林姿妙前往現場鼓勵,及慰勞辛勞的考古團隊,並致贈《噶瑪蘭舊社路徑》一書。(宜縣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基地內的考古發掘工作已持續進行二年,陸續出土墓葬現象、獸齒及琉璃珠等遺物,縣府為擴大公眾考古效益,規劃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縣長林姿妙特別到場鼓勵參與這次活動的羅東高中師生,及慰勞辛勞的考古團隊,並致贈《噶瑪蘭舊社路徑》一書,期許發掘成果讓大眾更深入瞭解噶瑪蘭文化對於宜蘭歷史的重要性。 大正15年(1926年,「宜蘭農林學校」建校時發現史前文化遺跡,遂命名為「宜蘭農校遺址」。宜蘭大學於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六年間,進行興建工程施工時,出土史前建築結構、墓葬及灰坑等現象,並伴隨出土各式陶、石、金屬、骨及貝類等文化遺物,經年代檢測與遺物類型判定,係屬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使得發現於日治時代、因校舍多次修改建而被認為「舊跡不存」的「宜蘭農校遺址」,重現於世人眼前。 「宜蘭農校遺址」陸續出土各式陶、石、金屬、骨及貝類等文化遺物。(宜縣府提供) 縣府於民國九十五年將「宜蘭農校遺址」列為「列冊遺址」,所出土二件「魚形金屬編物」(通稱「金鯉魚」),經考證為噶瑪蘭人珍視貴重的裝飾品,見證該族群物質文化及貿易交流,具體顯現文化特色及地方歷史意義,於民國一0六年指定為縣定古物。 「宜蘭農校遺址」考古團隊,發現1件陪葬品形體符合《噶瑪蘭志》所述的「金鯉魚」一模一樣,可說是全台第7件金鯉魚,是宜蘭獨有文物。(宜縣府提供) 林姿妙表示,宜蘭各考古遺址已出土超過一百四十七萬件各式標本,因數量相當龐大,縣府已提案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希望以專業的典藏及展示空間,讓珍貴的文化資產呈現於世人眼前。

Read More

蘭陽藝術新秀聯手 轉化生命體悟成《記憶的.轉喻》

宜蘭子弟「陳皇維、陳廷睿、楊士霆、蔡名捷」四人聯手推出《記憶的.轉喻─藝術創作聯展》,18日至7月24日止,在羅東文化工場二樓「天空藝廊」展出。(縣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於「羅東文化工場」二樓「天空藝廊」推出《記憶的.轉喻─藝術創作聯展》,由宜蘭子弟「陳皇維、陳廷睿、楊士霆、蔡名捷」四人聯手,各自展現由生命歷程轉化的藝術作品及創作理念,展期自十八日起至七月廿四日止,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縣長林姿妙致力於扶植在地藝術家創作及打造多元藝文活動,為展現縣內藝術創作能量,鼓勵青年藝術創作者,提供展現自我與接近人民生活的舞台,特責成文化局為四位新生代藝術家策辦《記憶的.轉喻》聯展,讓在地藝術承先啟後永續發展。這次參展的藝術家都在宜蘭長大,年齡相仿,從參展作品中,可以窺見蘭陽藝術新世代的特色。 文化局表示,為使觀賞者能明確理解主題,特地分為二大篇章:「人文(A廳)」彙集所有以「符號」寄寓生活感觸的作品;「寫景(B廳)」則統整以「景色」展現對土地關愛之情的作品。展出「藝術家們近十年間最重要且持續再創新的系列作」,內容從藝術家陳皇維的《微處敘事》系列模擬空照圖開啟與土地的對話;到陳廷睿的《宇宙萬物系列》述說文明發展與人性貪婪如何影響其他物種生存的權利;再到楊士霆的《賽恩斯的庭園系列》透過水、軟性有機體、變異生物體等符號述說自然生態已因人性、文明、科技變革而今非昔比;最後展現蔡名捷的《日常處方箋》以日記形式結合物像去紀錄自我調整情緒的心路歷程。

Read More

南市新增5322例個案 共照雲名稱變更為「台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18日新增5322名新冠本土確診個案,專供確診者及確診者同住親友使用的台南共照雲,名稱變更為「台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綁定健康共照雲後可申請、增修居家隔離通知單、判讀快篩陽性試劑,以加速居家照護派案相關作業進行。 專供確診者及同住親友使用的「台南共照雲」,已變更名稱為「台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說,統計今年1月1日至6月17日,台南市累計確診個案人數共20萬5734人,有4萬多人尚在隔離中;新冠疫苗第1、2、3劑覆蓋率分別為90.5%、81.7%、67.4%。另外,5至11歲兒童第2劑新冠疫苗已在「台南打疫苗」系統開放預約,提醒家長可以幫距離接種第1劑已達4週至8週的學童預約接種,讓孩子在學校實體課程暫停期間,也可以在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 另外,原「台南共照雲」LINE@帳號已通過LINE官方帳號認證,名稱變更為「台南市政府健康共照雲」,ID:@tainan_care_you,台南市的確診者及其同住親友可透過綁定健康共照雲後使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