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軍人體驗活動 盧秀燕:力挺國軍守護國家

神岡區公所昨日舉辦全民國防一日體驗活動,市長盧秀燕到場替體驗者加油打氣。(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神岡區公所二十一日在神馬郡休閒農場,舉辦全民國防系列活動,帶領民眾體驗一日國軍生活,吸引許多軍事迷及熱衷野戰生存的玩家熱烈響應,體驗者活力十足,現場氣氛熱絡。市長盧秀燕一早到場替體驗者加油打氣,期盼透過活動讓民眾對保家衛國的國軍,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並全力支持國軍保護國家、守護城市,建立全民國防共識。 盧秀燕說,她擔任立委時有十三個會期、近七年在國防外交委員會,守護憲兵預算與組織;憲兵都是經過精選,是國家最忠誠、最核心的部隊,「在營是良兵、在鄉是良民!」憲兵退伍後,轉而成為社會的中堅,後憲組織會在國家社會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動員組織起來,例如九二一大地震時,後憲立刻集結維護秩序,進行協助、救護。 盧秀燕強調,中市府相當重視後憲弟兄,也編列不少預算,舉辦全國後憲慢壘等活動,透過平日的編組、聯誼,在國家社會需要時可以動員。目前兩岸關係緊急之際,她特別感謝在營憲兵及在台中的後憲弟兄守護台中、守護市民,也透過今日課程精進自我防衛、救護能力等,讓市民更安心。 民政局長吳世瑋指出,國軍平時除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外,每逢災害發生時,更動員投入防災、救災及災後復建等各項作業,是國家穩定與安全最堅強的後盾,市府長期和駐軍部隊,均保持良好且密切的互動,國軍官兵長期協助台中市各項市政推動、付出與貢獻災害防救。 神岡區長劉汶軒表示,非常感謝陸軍裝甲第五八六旅、陸軍步兵三0二旅、陸軍步兵一0四旅及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派遣上百名國軍支援及民間單位協力,提供民眾沉浸式互動體驗,更將輕型戰術型輪車、突擊車、蛙人橡皮艇等裝備開拔至現場展示,並輔以詳細的裝備介紹,加深民眾對國軍的認識。

Read More

花蓮豐年祭落幕 太魯閣族感恩祭27日接棒

花蓮市十二個部落豐年祭圓滿落幕,小朋友耳濡目染,傳承原民祭典與歌舞文化。(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市十二個部落自七月起相繼舉辦豐年祭,昨天由幾巴爾巴爾蘭部落劃下完美的句點,太魯閣族協會的感恩祭將在八月二十七日於原住民文化歷史館舉辦,歡迎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花蓮市長魏嘉賢在出席華東部落的豐年祭時表示,華東部落聚會所是花蓮市第一座部落聚會所,他還記得聚會所還未興建前,部落歲時祭儀的活動都是在草地上露天舉行,曾經有一年的豐年祭遇上豪大雨,嚴重影響活動流程,如今有了聚會所,族人不需要再看老天爺的臉色,因此華東部落聚會所不但是花蓮市第一座,更是相當重要的聚會所,因為它帶動了其他部落聚會所的陸續興建,期盼部落族人能夠多加利用這個場所,辦理可供部落老老少少都能參加的活動,將原住民文化向下扎根。 昨天上午魏嘉賢前往太平洋公園參加幾巴爾巴爾蘭部落豐年祭,受到頭目陳祥祺與族人的熱情歡迎。他說,花蓮市十二個部落豐年祭圓滿結束,下週六將會是太魯閣族感恩祭,歡迎花蓮鄉親共襄盛舉。 將在年底卸任的他表示,這是以市長身分最後一次在豐年祭致詞,這段期間感謝部落族人致力文化傳承的努力,並以感恩的心期盼明年仍是風調雨順豐收的一年,他也期盼部落的年輕朋友能夠從中體會到祖先的智慧,並承擔部落重要使命,讓有如瑰寶的原民文化代代相傳。

Read More

台灣藝術家協會台中辦聯展

台灣藝術家協會在屯區藝文中心舉辦年度會員聯展。(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灣藝術家協會即日起至九月十一日止,在屯區藝文中心舉辦年度會員聯展。這次展覽作品媒材豐富,包含水墨、書法、水彩、油畫、壓克力彩、複合媒材等,風格則有寫實、抽象、抒情、想像、清麗、厚重等多元樣貌,展出作品有七十多件,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歡迎對繪畫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觀賞。 屯區藝文中心指出,協會的成員有來自全國各級學校老師,其中有多位大學教授,如蘇峰男、蔡友、林永發、高從晏、蕭世瓊、白宗仁及林清境等,並有許多知名專業書畫家和熱心藝術的業餘書畫家,因為對藝術文化的熱愛,進而互相切磋、觀摩,所以每年藉由舉辦聯展,透過作品的探索與創作,追求深層的生命力,並共同為藝術教育的推廣而努力。 現任理事長林輝堂,在公職退休後潛心藝術創作,他分享這次展出的油畫作品「晝與夜─史前時代」,特別關注人與宇宙的關係,以「亙古時賀宇宙」為主軸,使用壓克力顏料,表現宋朝柴燒「曜變天目」的釉色變化,使用黑色、白色與黃色油彩構成主要畫面,再透過自動性技法,畫面產生一個猶如宇宙的空間,透過畫作帶領民眾遨遊無垠宇宙。還有更多豐富多元的作品,邀請民眾前往觀賞。

Read More

張善政披客家花布扛七大願景

張善政披客家花布扛「七大願景」,議長邱奕勝表示,市長要選心存善政的人。(張善政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二十一日在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立法委員呂玉玲、議員陳萬得、舒翠玲以及市議員參選人陳韋曄等人陪同下,一同出席「我愛平鎮親子嘉年華」活動。 為了這場活動,張善政特別變換造型,戴上斗笠、披上客家花布。在平鎮區高連社區發展協會布馬陣的帶領下,與議長邱奕勝、呂玉玲委員及市議員陳萬得一同肩挑擔子及籃子入場,七個籃子分別裝載張善政的七大願景—科技、航空、開放、年輕、團結、富裕與自然,主辦單位還加碼「愛平鎮」,讓活動在開場時,氣氛就進入最高峰。 張善政披客家花布扛「七大願景」,議長邱奕勝表示,市長要選心存善政的人。(張善政辦公室提供) 呂玉玲委員表示,張善政是科技理工背景,當過科技部長、行政院長,非常有經驗,「他一定會把事情做好,對於桃園市政建設一定會有完善的規劃,不管是在社會福利方面、教育方面,還是經濟方面,一定會讓桃園更幸福,桃園好,台灣一定會更好。」 邱奕勝議長則大讚張善政又親民、又善良。他說,未來進入桃園市府的市長一定要心存善政,「選戰不到一百天,桃園跟以前不一樣,沒有回頭路好走,所以一定要選一位勤政愛民的張善政來帶領我們。」  

Read More

北區社造學院 宜北竹三地開跑

文化部北區社造學院宜蘭、臺北、新竹三地開跑,新竹美學館歡迎各社造團體或社區報名參加。(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文化部北區社造學院即日起於宜蘭、臺北、新竹三地開跑,推動社造四點零社造學院計畫,以新竹生活美學館作為資源串聯及共享平台,培力社造人力,預計招募對於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免費報名參加,以互動、討論、參與式及實作的共學型態,建構系統性學習體系,深化民眾自主學習動力。宜蘭場次尚有名額可現場報名。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為免除學員舟車勞頓及防疫考量,分別於宜蘭、北北基(連江縣線上)、桃竹竹苗三區辦理,實體與線上並行授課,學員可視課程規劃跨區上課,時數帶者走,結業後可獲得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結業證書,後續也將數位化課程上架到台灣社區通,並納入文化部社區通網站之社造基礎人才資料庫,做為後續社造提案優先補助考量。 葉于正說,今年起至一百一十六年社造四點零以公共參與的開展、民主治理的深化及社會改造的實踐為核心,透過社區進展到社會改造,從關注社區議題、居民參與,拓展到關注跨域議題(包括全球)、社群連結,以超越社區疆界,及跨域的行動協作,回應社會改造的多元議題。 社造學院透過「核心課程」進行基礎的政策說明理念溝通,進而達成共識,注重實地操作中獲得個體認知成果,找到區域獨特性,實踐社區共創的理念,形成社造學院行動方案,將透過課程發展過程,梳理社區關注議題,共同書寫在地知識系統,實驗社造共創,鼓勵社區參與行動,強化社區公民審議觀念,培力文化公民。美學館歡迎所有社造提案團隊及各地的社造夥伴踴躍參與。

Read More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古道淨山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舉辦西拉雅古道淨山健行。(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二十一日舉辦西拉雅古道淨山、健行親子活動,理事長盧勝一帶領五十多位會員、志工走訪昔日台南農改場新化分場所在的古道,整理古道環境、在休憩點舖上草皮植栽,沿途有植物專家許進德解說生態,讓大家更了解先民走過的路,發思古之幽情。 該古道全長一點五公里,是昔日連接口埤到新和庄聚落的道路,舊的台南農改場新化分場就位在古道兩側,後來因開闢一六八線,加上新化分場搬遷,古道荒蕪數十年,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一年多前爭取文化局經費補助,進行一六八線兩側環境踏查,重新整理古道;近期並申請環保局經費補助,動員志工清理古道上的障礙物,並修便橋以利行走,還在空曠處設置休憩點,種植花草美化環境,製作竹編椅子。 協會理事長盧勝一先前帶領志工整理古道環境,二十一日舉辦淨山、健行親子活動,包括市議員李偉智、前任理事長王榮森、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均到場參與;參與的五十多位會員、志工及眷屬對於古道的神秘、幽靜、豐富生態均留下深刻印象。 植物專家許進德特別介紹一棵具有六、七十年樹齡的星蘋果,其又稱「牛奶果」,樹型高大,當初由農改場人員從東南亞引進;另有目前並不多見的人心果,以及狼尾草、漢氏山葡萄、血桐、決明子等植物。 盧勝一表示,古道是昔日先民生活的痕跡,隨著馬路開通,古道漸失去交通的功能,但它對於地方仍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是值得開發的休閒秘境、觀光景點。

Read More

美化人生 竹縣3校入選美感教育計畫

竹東國中學生將課程所學的木工知識與技能用於改造學習環境。(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教育部近期核定一一一年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學校,新竹縣有三所學校入選,其中竹東國中、內灣國小分別以「小鎮少年的林場日記:從山林探索認識自我」、「螢來幸福」主題課程,雙雙獲選為縣屬種子學校,而興隆國小則從環境教育出發,設計「快『垃』頌」榮獲縣屬標竿學校。 興隆國小課程設計豐富多元,多次入選美感教育學校。(記者彭新茹翻攝) 縣長楊文科肯定三所學校的努力,從全台三百多所學校脫穎而出,盼透過教育讓學子學習到美的素養,擴大學習視野,進而豐富、美化人生。 教育局表示,竹東鎮曾經是林業重鎮,「小鎮少年的林場日記」規劃山林探索,帶學生實際走訪山林,學習集材、疏伐等技巧,持續種下樹苗讓森林再生循環。另外,也深入探討竹東林業的興衰、紀錄耆老工作場域,將記憶傳承給下一代。最後,結合木工技巧,使用當地木材,改造教室,讓學生設計全新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蕭壠消暑秘境快閃 市長送氣球同樂

市長黃偉哲(中)到蕭壠文化園區親水公園送造型氣球。(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佳里報導 蕭壠文化園區親水公園在炎熱暑假格外受歡迎,入園遊客累計已突破七萬人次。為提供消暑戲水選擇,園區二十一日舉辦「消暑秘境快閃活動」,市長黃偉哲親臨園區親水公園與萌娃們同樂,現場發放限量一百組造型氣球,並童心大發地與小朋友們一起玩泡泡,場面歡樂有趣。 黃偉哲表示,蕭壠文化園區是大北門地區重要的藝文場域,更是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要據點。該園區綠意盎然且具備多樣化遊具,很適合親子一起來踏青,蕭壠十四倉也有許多藝文展覽,戶外活動搭配靜態展覽,動靜皆宜,旁邊又有台糖冰廠,有得吃、有得玩,消暑又快樂。 園區親水公園的水舞表演可說是每年夏天詢問度最高的活動,為回應民眾的期待與熱情,這次特別推出親水公園「消暑秘境快閃活動」,邀請街頭藝人摺出限量一百組別出心裁的童趣汽球,造型包括熱帶魚、青蛙、寶劍、小猴子及可愛花朵等,現場由市長黃偉哲分送給孩子們,讓到場親子都相當驚喜。 蕭壠文化園區前身是佳里糖廠倉庫群,園區內保留舊糖廠的火車鐵道以及十四間倉庫,形成別具特色的樣貌,因而有蕭壠十四倉之名。今夏的蕭壠十四倉「藝起FUN暑假」為藝術節暑期延伸活動,以藝術體驗及創作為主軸,園區內並設置親水設施,提供親子暑假好去處。

Read More

關廟森林公園健走 200人參與

關廟區公所及布袋里辦公處舉辦關廟森林公園健走。(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關廟區公所與布袋里辦公處二十一日舉辦關廟森林公園健走活動,區長李賢村與布袋里長陳龍目帶領民眾、市府官員、在地民代與關廟區公所人員共二百人,由布袋清水寺沿南雄南路進入森林公園,進行環繞健走,一起森呼吸,健走賞林去。 活動區分二條不同長短程路線,短程為途經桃花心木步道的親子同樂路線,長程的健康樂活路線沿中軸線路至楓樹林步道後折返,全長約二點八公里,沿途繞行景致迷人的桃花心木和楓樹林小道,可飽覽鄉村風景,沐浴在大自然的芬多精中,享受樂活關廟。 包括立委王定宇、市議員許又仁、郭鴻儀、市府民政局長姜淋煌等人均到場參與。姜淋煌表示,關廟森林公園林相豐富,近幾年因園區內設施老舊,經市府單位努力向中央爭取經費辦理建設森林公園三期計畫,改善園區內既有的停車空間、林間步道、休憩空間和建置導覽系統,提供了一個適合健行踏青的好去處,並成為南關線旅遊廊帶上的旅遊新亮點,希望藉著健走活動帶動更多市民走訪關廟,感受森林公園的風情。 關廟區長李賢村指出,活動現場邀請關廟元極舞協會表演,廟前廣場還備有免費餐點,以及設有各機關、團體宣導攤位及有獎徵答活動,傳達民眾對防治登革熱、防疫、節能、防災有更正確的觀念與了解,現場熱鬧又歡樂。

Read More

鬼行程熱銷 陳守娘遊程爆紅

觀旅局配合鬼月推出四梯次陳守娘遊程,依序走訪辜婦媽廟、東市場、府城隍廟、百年振發茶行等景點。(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美館殭屍展帶動尋鬼熱,陳守娘大戰廣澤尊王等發生在台南的鬼故事躍登網路熱搜。觀旅局打鐵趁熱,鬼月舉辦另類走讀遊程,帶領遊客探訪台灣最強女鬼陳守娘事蹟。有人專程從台北南下,高雄上班族參團後意猶未盡,建議多辦類似特色遊程,讓大家從不一樣的視角認識台南。 觀旅局配合鬼月試辦四梯次陳守娘遊程,活動推出後,瞬間秒殺額滿。參加者從陳守娘出生地辜婦媽廟出發,前往東市場探查當年意圖染指守娘的師爺辦公處經歷廳。走訪府城隍廟、百年振發茶行、參拜與陳守娘鬥法的全台開基永華宮廣澤尊王。最後到孔廟節孝祠,找尋陳守娘牌位。故事好聽,事發場景遺跡猶存,遊客彷彿身歷其境,直呼不虛此行。 觀旅局長郭貞慧表示,台南街頭巷尾有說不盡的故事。前幾年的四大月老,已帶動一波流行,迄今熱度不減。今年最強女鬼陳守娘接棒爆紅,日後觀旅局將繼續爬梳跟台南有關的故事,開闢兼具文化深度及觀光趣味的旅遊路線,請大家拭目以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