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大陸,強調兩岸和平立場。圖為夏立言會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取自中國國民黨網站)
■余元傑
台海情勢近日出現了微妙變化。一個是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的報導,一度甚囂塵上,如今又峰迴路轉,改為蔡英文總統計畫三月底、四月初出訪時,以過境方式與麥卡錫在美國本土會晤;另一個則是陸委會宣布十日起,開放十個航點及十三個可申請包機的兩岸直航點。
今年以來,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上任後,宣布開放金酒等六十三項商品輸陸,二月八日宣布大陸十六個城市的兩岸航點復航,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強調兩岸和平立場,以及陸方將台南學甲八八槍擊案兩名嫌犯主動送交台灣。
乍看之下,緊繃快七年的兩岸關係,看似有了春暖的氣氛;但與此同時,美中(中國大陸)大國博弈卻愈趨激烈。兩岸的春暖,只是暫時,背後都有各自的戰略風險評估。
蔡英文與麥卡錫(圖)會晤,從台北移到美國本土,就美陸關係來說,可暫時緩和劍拔弩張的氣氛。(路透,資料照)
蔡麥美國相會 緩和美陸緊張
去年八月,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爆大陸解放軍圍台軍演。蔡英文此次與麥卡錫的會面,如果確定從台北移到美國本土,反映出大陸反制的戰略風險,以及對民進黨選情可能衝擊,必然是美台決策轉圜過程的重要考量。
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答覆立委質詢時就表示,中共一直在尋找師出有名的理由,「例如軍購、別國高層訪台,又或是頻繁與他國軍事交流等」,邱所指的「別國高層訪台」,此時此刻,指向麥卡錫已是意在言外。
蔡英文與麥卡錫的會晤,從台北移到了美國本土,就美台關係而言,雖然政治效應相對降低,但就美中關係來說,可暫時緩和劍拔弩張的氣氛;從兩岸形勢來看,也少了大陸對台動手「師出有名」的藉口。綜合而言,可降低台海馬上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再從國際政治角度觀察,俄烏戰爭一週年時,中國大陸於二月二十四日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項和平倡議;三月十日,斷交七年的中東宿敵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在中國大陸的斡旋下,宣布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近來,中國大陸也正與東協國家積極推動「南海行為準則」談判。
台恢復10直航點 口惠實不至
大陸在國際提出倡議和平,在台海遞出一連串的橄欖枝,可以有三點觀察:其一,大陸在國際社會想要形塑「和平」與「避戰」形象,尤其反對拱火澆油;其二,疫情緩解,大陸必須把經濟復甦視為當下最優先任務;其三,大陸有自信,兩岸議題的時間與主導權站在大陸一邊,不必急於一時。
至於陸委會恢復部份兩岸直航點,其實,只是在對民怨的暫時回應而已。因為主客觀因素的兩個不到位,使得政策宣示流於口惠而實未至。
其一,陸委會宣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劃」,採「十加十三」的直航點方案,與疫情前的兩岸總計有六十一個航點相較,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其二,雙方都沒有進一步談到開放團客的細節。
礙於民進黨政府仍不承認「九二共識」,海基、海協會若想藉由通航議題,進一步回到談判桌?有實際困難。在預見的未來,兩岸雙方對交流事項,仍然還是各說各話、各行其事。兩岸關係的現實面,還是「春暖花不開」。
陸委會雖然宣布恢復十個兩岸直航航點,但兩岸沒有進一步談到開放團客的細節。圖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旅客。(路透,資料照)
美陸戰略對抗 兩岸困境關鍵
兩岸困境,很大的關鍵來自更上層政治結構,亦即美中關係處於戰略對抗、矛盾互疑狀態,已經讓台灣陷於大國博弈的夾縫中,另外再加上民進黨政府對美國言聽計從,坐實政治上的侍從關係,兩岸關係就更難跳脫美中角力的框架。
其實,從台灣生存著眼,自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對美關係就是重中之重,台灣社會主流認知也毫無疑義;直到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後,在當時國際冷戰的格局下,美國看待中國大陸的重要性,已遠大於台灣。美台關係與兩岸關係,開始處於一種平行、競合的關係,進而出現「美中共管台灣(前途)」的說法。
但現在,美中對抗愈形激烈,美國打「台灣牌」,台灣成了美國牽制、圍堵中國大陸的棋子,台海成了「代理人戰爭」假想場域。美台關係與兩岸關係兩者之間,也從平行、競合轉為相互矛盾、對抗。
美國正在進行東亞戰略調整,特別在軍事安全部署上,除了拜登九度對台軍售,台灣兵役延長役期、部署火山布雷系統、提案修總動員法,乃至於美國要把東亞的彈藥部署設在台灣、台灣派聯兵營赴美受訓等。台灣防衛戰略的豪豬戰、刺蝟戰、毒蛙戰等說法,跟著紛紛出籠。
四項因素 疑美論在台難發酵
美國希望台灣加速軍備、做好因應城鎮戰或巷戰的準備,這是美國毫不遮掩的陽謀。台灣站上了美國抗中、圍堵戰略的最前線,保台?或保美?的「疑美論」,也跟著浮現。但儘管如此,「疑美論」在台灣社會卻很難發酵。主要原因有四:
首先,美國對台的既定的戰略與政策,一切都在按計畫執行,不受台灣輿情反映所影響;其次,在價值觀上,美國仍是台灣多數民眾嚮往之地;第三,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一面倒親美,沒有「疑美論」問題。在野的國民黨,無論哪一組人馬出線,也不可能主導「疑美論」,其他如親民黨宋楚瑜、民眾黨柯文哲等,檯面上也都沒有疑美論調。
第四,台灣雖然網路言論發達,但主流媒體仍追隨歐美西方主流媒體的思維腳步,未脫美國戰略視角與價值觀。目前的「疑美論」來源,也都不是政黨權力的核心人物,在輿論市場上仍屬「雜音」,並非主流聲音。
換言之,台灣政壇與媒體生態,都還看不到主導「疑美論」發酵的條件;再者,公開支持統一的聲音極少,高舉和平訴求者容易被綠營打為投降派。想靠選民自覺掀起「疑美論」風潮來影響選情?目前看來,困難度極大。而且,弔詭的是,從凝聚選票的現實角度看,「疑美論」若成事不足,還可能出現分裂藍營的負面效應。
(嘉南藥理大學教授余元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