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坑輕軌閱讀小旅行 報名

新北市圖青少年圖書館推「安坑輕軌站站有故事」系列活動,透過專業導覽帶領民眾以輕軌閱讀小旅行認識安坑人文地景特色。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四月廿二日起至九月推出「安坑輕軌站站有故事」系列活動,帶領民間透過專業導覽的輕軌閱讀小旅行,搭配「在地達人」講座與「社區共學坊」閱讀新店地景,認識安坑在地故事與人文風情,只要借五本書便可免費報名參加。 新北青少年圖館表示,首場在地小旅行將於廿二日以「穿過尖山的永豐圳」為題,將帶民眾走訪挖仔老街、永豐圳清代老圳道、高車張家古厝、尖山福德宮及尖山墓葬區等,只要借五本書便可免費報名參加。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可至新北市圖網站查詢。

Read More

燕鴴來了 賞夏候鳥正是時候

台南沿海候鳥過境高峰期 淺灘溼地出現數以千計鷸鴴科 鷸鴴科候鳥過境台南沿海。 (李正峰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夏候鳥燕鴴飛抵南台灣,意味著台灣地區即將邁入夏季。雄鳥在求偶期會將捕獲的昆蟲送給雌鳥表達愛意,也會幫忙孵蛋,不但是理想的情人,也是稱職的父親。 度冬候鳥隨著節令替換集結北返,台南沿海呈現一波候鳥過境的高峰期,淺灘溼地出現數以千計的鷸鴴科候鳥,部分候鳥換成豔麗的夏羽,夏候鳥燕鴴也飛抵南台灣,正是賞鳥最佳時機。 燕鴴遠從南半球澳洲飛到台灣繁殖下一代,常棲息在蔗田、雜作旱地,安南區、仁德、七股、西港、新市、善化等地都有繁殖紀錄,以往新吉農場可以觀察到成千上百的燕鴴,如今開發成工業區,分散在外圍的停耕農地棲身。 燕鴴的眼睛下方有一條細長黑線,向下延伸到喉部,宛如帶著一條黑色頸圈,尾羽末端黑色並有明顯分叉,體型、飛行姿勢與燕子有些相似,但體型比燕子大許多。 夏候鳥燕鴴飛抵南台灣配對繁殖。 (記者陳治交攝) 燕鴴常在地面上等著,守株待兔等著蟲飛過來獵食,雄鳥在求偶期會將捕獲的昆蟲送給雌鳥表達愛意,也會幫忙孵蛋。孵蛋或育雛期若有天敵入侵,親鳥會佯裝受傷趴在地上,快速拍動貼在地面的翅膀,並發出鳴叫聲,好像在告訴敵人「我受傷了,快來抓我」,敵人一靠近,親鳥立馬飛離,為幼鳥製造逃離機會。

Read More

新北美術館園區舉辦草地音樂會

「遇見新美」草地音樂會派對吸引大批人潮。(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開園首發「遇見新美」草地音樂派對,十六日由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許富凱與新北市交響樂團,攜手帶來精采跨界演出,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也至現場與民眾同樂,號召民眾持續參與新美館豐富多樣的活動,讓新美館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謝政達表示,新北市美術館開園活動「遇見新美」音樂派對,首日開放入園,人潮就超過三萬六千人,為讓民眾認識美術館,特別階段性對外開放第一期戶外園區及圓頂藝術空間等場域,特別透過跨界音樂的形式,邀請到許多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歌手來新美館演出,帶給現場民眾不同的藝術饗宴。 除十五日的彭佳慧、白安、旺福等,十六日由家家、Crispy脆樂團及大嘻哈時代2:芮鯊 RapShark、Sheng tai、E1and等藝人輪番帶來精采演出,此外,呂婕菲更與鶯歌高職音研社合作,展現在地學子青春活力,並由許富凱與新北市交響樂團擔任壓軸,劃下完美句點,與民眾在新美館共度美好假日時光。 「遇見新美」草地音樂派對,台語歌手許富凱(左)開唱,新北市副市長謝政達也到場與民眾同樂。(記者蔡琇惠攝) 文化局表示,這次開園活動以「參與及共創」為題,規劃常態性展覽「做圓Making Circle」及「新朋友New Friends」也將持續開放,期間也辦理將近上百場的工作坊,歡迎民眾報名及體驗,共同享受藝術豐富多元的參與樂趣。除常態性展覽及推廣活動外,這次規劃開園系列活動,首周「遇見新美」草地音樂派對圓滿落幕,未來兩周周末還有精彩活動,有帶大家揭密園區多組公共藝術作品及裝置的「草原曼波」;以全民聚會為核心,規劃表演、野餐、共創共食及友善市集的「太陽餐桌」。透過規劃不同型態活動,展現藝術的多元豐富性,並串聯藝術與生活,讓市民將藝術與生活融合。

Read More

總獎金370萬 台灣文學獎徵件

台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學金 申請至5月底 台灣目前官方舉辦總獎金最高的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徵件起跑。 (台文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非你不可!疫情緩解,藝文也大解封,不過支撐藝文活動最重要的的即是創作,包括台灣文學獎、台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研究都向民眾招手,鼓勵民眾創作,將優異的作品盡現世人眼前。 台文館正進行今年度台灣文學獎創作獎和金典獎第一階段徵件,為了吸引各界目光,特意以kuso方式,如「IKEA的家具壞掉後叫做什麼?派KEA!(歹去矣)」,若來不及投稿,獎金就「魔KEA!(無去矣)」,讓人莞爾一笑。 台文館表示,希望彰顯台灣價值、活化文壇生態,接軌全球文學社群,獎項分創作獎、金典獎兩大類,共十三個獎項,總獎金三百七十萬元,是台灣目前官方舉辦總獎金最高的文學獎,歡迎文壇老將新秀踴躍參與。 創作獎徵選分台語文學創作獎、客語文學創作獎、原住民華語文學創作獎三項,各取小說獎、散文獎、新詩獎,另有劇本創作獎;金典獎則獎勵已出版圖書,徵選類型不限,凡出版的小說、散文、新詩、非虛構寫作、劇本等書籍,均可參加徵選,詳洽台文館等相關網站。 另配合台南四百年,文化局將舉辦「台南港市與周邊」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的論文海報也同步徵稿。台南曾是台灣第一大港都,西拉雅族的獨木舟、漢人舢舨、荷蘭人帆船、日本朱印船,都曾在台江內海、倒風內海及曾文溪流域縱橫往來,創造台灣第一個國際化商業社會,邀各界共同探討台南人文地理發展變遷議題。 彰顯「台南學」,相關論文研究獎學金成立二十週年,至去年共有近百篇博、碩士論文得獎,主題涵蓋考古學、文學、藝術、宗教、產業、建設、聚落發展與政治運動等,領域多元,申請至五月底。

Read More

鹿耳門聖母廟路跑 近7千人開跑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祈福路跑十六日由市長黃偉哲等人鳴槍起跑。 (聖母廟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祈福路跑十六日鳴槍起跑,近七千名跑者參與,以路跑結合信仰、文化、觀光,還有豐富的物資及美味補給站,吸引眾多跑友前來「朝聖」。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民眾媽祖信仰的具體表現,這場結合媽祖信仰、健康樂活的路跑,比賽分為五公里、十公里賽事,清晨五點半,市長黃偉哲親自到場為大家勉勵,立委陳亭妃、市議員邱昭勝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管理委員會團隊都到場為選手加油打氣。 這次祈福路跑吸引近七千多人參與,從聖母廟廣場出發,行經安中路六段、城西街、城西街二段六二八巷、台江大道、城北街、城安路,跑友在媽祖誕辰前夕跑出健康、跑平安。 聖母廟主委王增榮表示,感謝台灣運動賽事協會籌辦這次路跑,讓更多人認識聖母廟,聖母廟經歷三次重建,有八百年歷史的「鹿耳門媽」、百年王船及最紅最靈驗的月老神尊,不少人來廟裡參拜、體驗宮廷古風攝影棚穿漢服的趣味。

Read More

三峽碧螺春 天芳茶行摘特等獎

特等獎湯色碧綠清澈明亮,香氣鮮雅帶甜香,滋味鮮活甘甜濃稠喉韻佳。(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有台灣綠茶故鄉的美名,新北市農業局輔導三峽區農會舉辦春季碧螺春評鑑,共有一百九十二點茶品參賽,今年特等獎由天芳茶行奪得。 農業局表示,今年三峽碧螺春評鑑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課長林金池及文山分場股長潘韋成擔任評審,採國際標準進行評比,秤取三公克沖泡五分鐘,從茶葉的外型以及茶湯的色澤、香氣、滋味及葉底等項目進行評審分級。碧螺春製造過程農友時常會攤放靜置茶菁數小時但不經過攪拌程序,以改善茶葉的風味。評鑑賽事最後由天芳茶行拿下特等獎。

Read More

謝國城盃銀恨 民德青少棒奮戰不懈

民德國中在一一二年謝國城盃全國青少棒錦標賽排名第二。 (體育局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民德國中在一一二年謝國城盃全國青少棒錦標賽一路過關斬將,十六日決賽對決桃園市新明,以一比八飲恨,雖敗猶榮。市長黃偉哲讚許小將們的優秀表現,期許未來能精進球技,在其他球賽為台南爭光。 民德在B組預賽分別以十比三及十六比一先後輕取新北市及新竹縣,B組勝部賽未能擊敗桃園市新明,但民德未因此氣餒,B組敗部復活賽以三比一力克新北市二重,睽違七年再次問鼎四強賽。四強賽對上去年冠軍台中市中山,民德一開局就落後二分,不過在七局上反攻,直灌三分逆轉戰局。 民德於冠軍賽再次與新明對決,戰況激烈,民德一路落後,但四局下利用一支短打打亂了對方的節奏,追近比分,最後以一比八飲恨,民德展現絕佳的運動家風範,堅持戰到最後一刻,值得嘉許。 黃偉哲表示,市府自一一0年起實施「獎勵台南市績優青少棒選手銜接本市青棒校隊就讀訓練計畫」,補助十名績優選手每月二千元培訓津貼,並減免午餐費及學雜費,鼓勵青少棒績優選手根留台南,就近持續訓練。 體育局長陳良乾指出,體育局挹注資源培育棒球人才,今年U12少棒隊集訓,運用運動科學、提前集中訓練等方式,希望能在多元增進訓練環境下,提升台南市棒球成績。

Read More

漁光島藝術節 湧近20萬人次

為期二十四天的第四屆漁光島藝術節吸引近二十萬民眾登島,在藝術展演中,絕美落幕。(文化局提供) 今年作品與環境及島民生活文化高度結合 部分將永續存留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0二三漁光島藝術節十六日在音樂舞蹈演出中絕美落幕,自三月二十四日開幕起,為期二十四日的展期,吸引近二十萬遊客到訪,在疫情方歇之際,讓民眾大口呼吸藝術空氣,暢快遊逛草林森花市集,各公私部門、策展團隊合力打造「漁光島國烏托邦」,讓民眾倘佯在藝術中,感受這座小島的寧靜自樂。 活動邁入第四屆,以《藝術在一座小島》及《重繪地海之島》雙主題,展演豐富又獨特的音樂、舞蹈、藝術,帶領民眾探索漁光島這處都市秘境中的秘境,防風林中的文創市集,讓民眾,探訪各項美食、手作花藝、收藏老件、似顏繪、民謠吉他演唱等。 今年藝術作品與環境和島民生活文化高度結合,部分作品將永續存留島上。《覓境》以濱海花卉植栽,形成永續生態系統,如綠色隧道般,連結樹林與海洋,形成秘密小徑,連結人與自然,傳遞尋覓自我秘密花園意念;《島之夢》用台灣濱海原生植物與蚵殼步道,在海邊打造一方荒野,重新審視在地原生植物與人為環境關係,尋找人造與自然內在平衡可能,而原生植物展現生命力,打造海邊烏托邦!李育昇作品《鯤島神舟》則保留在天宮壇,延展至五月份,祝賀田府元帥聖誕。 市長黃偉哲感謝所有民眾造訪,以藝術介入日常,讓民眾感受漁光島天人共存特質及小島寧靜自樂純真。文化局表示,感謝公私協力,打造藝術在一座小島的美好願景,而活動引領民眾體驗自然生態、生活文化等各項美好,公私攜手淨灘,讓藝術成為環境生態永續推手,台南即將四百年,藝術節引領各界站在歷史起點,以藝術展演與生活市集,感受城市蛻變與新生,為城市未來的永續發展努力。

Read More

以藝術轉動社區 前進金門烈嶼

藝術家和社區相見歡,希望透過藝術轉動社區,讓社區更活化。(美學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出「以藝術轉動社區」計畫,前進金門縣烈嶼鄉,邀請不同領域藝術家和地社區代表相見歡,透過在地特色飲食、在地嚮導說故事、藝術家創作分享,雙方交流,為藝術活化社區轉動奠下契機。 美學館指出,此次共有四組藝術家及團隊進駐烈嶼鄉,研究議題具在地性、跨領域又多元,展現歷史縱深、社會廣度與人文厚度,包含黃靖雅「烈嶼聲音採集訪錄」、林羿綺「烈嶼顯影實驗影像」、何佳興工作室「烈嶼文化造型視覺研究」、日日舞蹈團「烈嶼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表演藝術」,呈現藝術轉動社區的可能性與多元性。 烈嶼鄉長洪若珊表示,去年台南生活美學館與金門縣文化局簽署合作備忘錄,由美學館徵選藝術家,公所提供進駐空間、文化局提供藝文活動,今年再度合作,希望能活絡社區藝文氛圍、拉近鄉民與文化藝術距離,創造具在地特色的社區風貌。 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表示,烈嶼鄉擁有豐富戰地史蹟、自然地質與生態景觀,保有傳統閩南建築與僑鄉文化,期待透過藝術家進駐,引動在地社區潛能,並將社區故事融入創作,營造多元藝術生態環境,帶動金門文化及觀光發展。 美學館長黃瓊瑩表示,見面會作為藝術家與社區對話平台,肩負連結社區居民生活經驗與藝術家創作能量功能,期待藝術家及社區共創,為社區帶來轉動的力量。 計畫主持人吳瑪悧表示,藝術轉動社區乃以藝術為社會文化過程,非美化,而是引發、連結、思考,透過藝術家進駐,讓具潛在動能,發現在地力量。

Read More

培育藝文新芽 劇場大解密受歡迎

歡雅國小與日新國小合作表演肢體雕塑。(新營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新營藝術季分別於四月十五與十六日下午推出一場「劇場大解密」,吸引不少親子同樂。這是「劇育新芽」劇場藝術教育推廣計畫,讓學生在專業演教員帶領下,以遊戲化方式學習,年年均獲參與學校師生與家長之肯定。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南市府文化局自二0一七年辦理「劇育新芽」劇場藝術教育推廣計畫,這是台南重要的藝文教育扎根資源,寓教於樂的沉浸式體驗教學,成效卓著。不少溪北地區以外學校專程遠道而來,如東區復興國小、南區日新國小、永康區大灣國小等,都已完成初階體驗,參加進階活動。 「劇育新芽」包含針對學校學生的初階、進階教習活動及觀演體驗,再延伸出搭配新營藝術季、親子同樂的劇場導覽活動,暑假期間還將推出表演營隊,期望增進學生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引發興趣及培養愛好。 學校老師表示,表演藝術教育資源難能可貴,期待「劇育新芽」活動效益擴散。學生也說,活動中沒有不喜歡的部分,因為真的是太好玩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