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密集接待美國高官來訪可看出,雙方其實都有管控風險、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圖為美國財長葉倫會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路透)
繼國務卿布林肯六月初訪問中國大陸之後,美國財長葉倫也接著進行三天的北京之行,希望能化解美陸經貿爭議。然而,從她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最後記者會內容來看,美陸關係仍舊處於外弛內張的高壓狀態,雙方似乎還是有不少歧見亟待釐清解決,但也不是完全無望。對此,各國在期盼兩強權能捐棄前嫌、進而化解分歧之餘,依然持續高度警惕,避免任何意外。
葉倫表示,美陸存在「需要明確而直接溝通的重大分歧」,此行目的就是與對手建立互動,以期穩定雙邊關係、減少誤解風險,進而探討合作領域。她還說,這幾天的溝通是「坦承、直接、實質性且具成效」,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大陸「脫鉤」,希望雙方能在公平規則下良性競爭,因為「世界大到足以讓兩國繁榮發展」。
陸方的回應也很低調溫和,雖表達對美國限制高科技技術輸出及制裁大陸官員的不滿,卻也同意雙方應對全球挑戰加強溝通與合作,也同意繼續保持交流互動。不過,北京也強硬表示,「泛政治化」經濟安全不利於雙邊經貿往來,特別是華府惡意醜化其對外行為更傷害彼此基本互信,希望雙方應回到處理雙邊關係的正確道路。
很顯然,美陸都採取「政經分離」策略;亦即,彼此在政治、軍事等敏感議題上互不相讓,但經貿議題有合作妥協的空間。據美國商務部資料統計,美陸貿易額去年創歷史新高的近七千億美元,雙方都不可能擺脫對彼此的依賴。美國需要中國大陸市場及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大陸則必須倚賴美國復甦的購買力以恢復內部經濟穩健回溫,因為光靠自己內需市場仍然不足以支撐其經濟成長所需,更何況北京現階段還要解決龐大的大學生失業潮,避免衝擊習近平的領導威信。
雖然美陸都有意繼續對話,卻也不能過於樂觀地以為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就此雨過天青,畢竟雙方仍在幾個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對立,像是俄烏戰爭如何結束、雙方軍事對峙及相互限制貿易措施等,遑論彼此對大國角力的堅持。拜登與習近平是否有意藉著領導人會面打破僵局,或許今年G二十及美國主辦的APEC峰會是兩國關係能否好轉的觀察重點。
從北京有意識地接待差別可看出中共當局目前對美工作的態度:國務卿來訪攸關國家尊嚴,所以必須表達嚴正立場;而財長到來有益於促進雙方經貿合作,因此選擇積極回應對方。由此觀之,中共當局並未排斥針對經貿特定議題繼續與美方協商,但也不會因此而軟化自身的政治堅持。誠如葉倫的結論,一次訪問不可能馬上化解雙方面臨的所有挑戰,但期望有助於與中國大陸新經濟團隊建立彈性有成效的溝通管道。
從北京密集接待美國高官來訪可看出,雙方其實都有管控風險、穩定雙邊關係的意願,不會因少數敏感議題而傷害整體利益,至少目前沒有惡化到魚死網破、難以挽救的境地。美國有意推進全面性對話,不過習近平仍有其他政治盤算,短期內應該看不到任何突破性進展。
台灣向來是美陸互動的最關鍵問題,國人也不希望台灣淪為強權政治的棋子。但民進黨不斷將「國家安全」無限上綱,連經濟議題都成為鬥爭在野黨的工具,顯然在權位考量下,容易犯下誤判兩岸情勢的錯誤,國安局長與外交部長相互牴觸的台海安全談話,就是國人最擔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