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乒乓球金銀牌得主陳夢與孫穎莎(圖)的粉絲在網絡上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劍,謠言四起。(路透,資料照)
倪國緯
二0二四年巴黎奧運會方才落幕,然而,中國大陸女子乒乓球隊的內訌卻餘波未平。金銀牌得主陳夢與孫穎莎的粉絲在網絡上展開了激烈的唇槍舌劍,謠言四起,甚至有人因此被捕。這場原本應該以榮耀結束的比賽,卻引發了一場大風波,不禁讓人深思:金銀牌都已落入囊中,為何還要鬧得沸沸揚揚?
這場風波,表面上是粉絲之爭,實質上卻折射出大陸乒乓球運動的深層問題。大陸的乒乓球自上世紀五0年代首次奪得世界冠軍以來,便成為了大陸人的驕傲,號稱第一次創業,奠定了其「國球」的地位。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國際桌總在二00二年的規則修改,大陸隊在釜山亞運會和世界桌球錦標賽接連失利,但很快重振旗鼓,號稱第二次創業。
這次的創業讓隨後的幾年,大陸在奧運會及世界盃中囊括了多數的獎牌,大多數人都認為拿獎牌是輕而易舉,而且是應該的。二0一二年倫敦奧運會後,大陸乒乓球協會提出了「第三次創業」的口號,不再單單以成績為導向,而是力圖在商業化與年輕人群中尋找新的突破口。希望讓更多的大陸年輕人願意來看乒乓球比賽,讓桌球在大陸有更大的影響力。
大陸乒乓球的發展歷程,讓我不禁想起台灣少棒隊昔日的輝煌。上世紀七0、八0年代,台灣少棒隊如日中天,連續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中奪冠,甚至達到令世界少棒聯盟對台灣參賽感到壓力的地步,最後世界少棒聯盟不允許台灣隊參加。
然而,盛極必衰。當冠軍成為理所當然,當勝利再無懸念,台灣民眾對少棒的熱情也逐漸消退。這種情形與如今大陸乒乓球面臨的困境如出一轍。當比賽不再充滿挑戰,當年輕人對這項運動失去興趣,曾經的輝煌也變得黯然失色。
為了挽救這一頹勢,大陸乒乓球隊選擇了商業化的道路,將運動與娛樂結合,試圖重新點燃年輕人心中的火焰。二0一七年,深圳體育館舉辦的「地表最強十二人」桌球比賽,充滿了娛樂元素,甚至讓人感到這已不再是一場純粹的體育賽事,而更像是一場秀場。球員們不再只是運動員,而是偶像,甚至明星。
這種飯圈(「飯」是大陸網路上「粉絲(fans)」的諧音)文化的興起,雖然成功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但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粉絲對偶像的狂熱,導致了此次奧運會上冠亞軍之爭中的諸多亂象。當運動變成偶像崇拜,當比賽成為粉絲的戰場,體育精神的純粹性也因此受到了挑戰。
這場風波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經歷。幾年前,我在大陸工作時,曾在微信朋友圈中提到九一一事件發生時大陸媒體的報導情況。記得當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大陸媒體的反應相對謹慎,直到第三天,才隨著官方媒體的表態開始大規模報導。然而,這段歷史卻在我的朋友圈中引發了不小的波瀾。
一些年輕網友堅持認為,大陸的網絡媒體非常發達,不可能對如此重大事件反應遲鈍。他們咄咄逼人地質疑我的觀點,甚至認為我是在「胡說八道」。這些攻擊來自於微信相互加好友的人,雖然有些僅有一面之緣,但還是彼此認識,但卻因為我的言論而對我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抨擊,這讓我深切感受到酸民文化的影響。
酸民的行為,表面上是對偶像或信念的捍衛,實際上卻是一種情感投射。他們不僅存在於大陸,台灣及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不例外。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台灣,網絡社會中的情感表達都被放大,並非特定於某一地域或群體。這是一種時代的產物,也是一種情感宣洩的出口。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需要在情感上保持冷靜,在理性上不失溫情。無論是台灣棒球的輝煌與沉寂,還是大陸乒乓球的商業化之路,都揭示了我們在傳統與現代的過渡中,如何平衡情感與理智的掙扎。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這種掙扎變得更加明顯。網絡世界的每一場爭論、每一次風波,都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理性地面對他人、冷靜地處理內心的情感需求,從而在新舊交替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