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鎮靜安眠藥濫用 營養師分享助眠飲食 多吃高蛋白綠蔬

柳營奇美醫院結合相關單位推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暨藥物濫用防制計畫,透過強化用藥教育,預防不當用藥風險,減少對藥物的依賴。(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國內一年鎮靜安眠藥品超過400萬人使用,用量達9億顆,相當驚人,柳營奇美醫院推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暨藥物濫用防制計畫」,30日舉行成果發表會,並透過營養師分享助眠飲食指南優化睡眠品質,希望能減少鎮靜安眠藥使用,提升用藥安全意識和能力。 現代社會步調快,心理壓力和睡眠問題成為大眾普遍要面對的挑戰,鎮靜安眠藥物的需求上升,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使用鎮靜安眠藥的量與其他國家數據比較下,我國其使用量介於國際排名第6至第10之間,維持約9億顆,使用人數約420萬,不當使用或濫用這類藥物,可能對健康帶來嚴重的影響。 柳營奇美醫院長黃順賢說,該院一開始設立正確用藥中心,後來和市府以及相關單位、社區藥局合作,共同推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暨藥物濫用防制計畫」,透過強化用藥教育,預防不當用藥風險,同時減少藥物依賴,保障國人健康。 藥劑部長陳憲煜表示,今年共舉辦72場教育活動,涵蓋青少年、新住民、長者及職場員工等多元群體,吸引超過2300人次參與;其中,鎮靜安眠藥教育活動30場次、藥物濫用防制教育活動42場次;有參與者表示,透過學習,了解如何避免使用他人藥物,檢討不良的睡眠習慣或生活方式,降低依賴使用鎮靜安眠藥,對藥物之認識與使用的認知有提升。 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榮譽理事長紀雪雲指出,根據近年來民眾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狀況,要提醒民眾,不要分藥給別人,藥不能給別人吃,也不要吃別人的藥;白天補眠太久,晚上會睡不著,造成惡性循環;服完鎮靜安眠藥要上床躺平,以免發生跌倒等情況。 營養師分享助眠飲食指南,建議多食用蛋白質含量高的肉類和奶類,多吃深綠色蔬菜;水果、堅果、雜糧也不能少,平時不要挑食,這些助眠飲食能優化睡眠品質,減少鎮靜安眠藥的使用。

Read More

〈中華文薈〉一剎那與一輩子

聯合報照片。(程宜華攝影) 我十五歲開始寫詩。當時的國文老師帶領全班同學登上集集大山,我在山頂上的竹林前面,遇見了一大片映照著夕陽的、遼闊無邊的雲海……在那種令世界秩序崩潰的、壓倒性的美之前,我頭一次發現:尋常的語言和文字完全失去了作用。下山後好一段時間,我思索著這不可言說之物究竟是什麼?然後,幾個字句浮現,我開始寫詩。 畢業後進入職場,我還是斷續地寫著,只是始終不得要領,下筆如有千金重,詩的產量也很少。一直到我30歲,在某次車禍中遭撞擊頭部而昏迷,奇妙的是,當我在馬路上醒來之後,我開竅了,會寫詩了,最重要的是,我終於發現了寫詩的快樂。從那時起到現在20年,我穩定且持續地寫詩,享受著寫詩的快樂——以及不可避免的痛苦。目前出了五本詩集,但15到30歲的詩僅收錄兩首。這20年間我經歷過一場大病,告別了婚姻和開了十一年的書店,並帶著五隻貓從台灣北部搬到南部,接著,便迎來了知天命之年。 「知天命」聽起來很厲害,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以我來說,只是從過去的各種錯誤中,看清且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我沒有聰明才智、沒有學術基礎、沒有華麗的修辭、沒有足供套用的寫作策略,並且隨著年齡增長,連過去擁有的豐沛靈感和對詩的激情,都平淡了不少。每寫完一首詩,我彷彿失去了一切,不知道下一首詩會在哪裡,不知道依然糾纏著我的許多疑惑、不滿以及小小的領悟,將會如何跋涉過眼前這片漫無邊際的泥濘,找到屬於它們的字。然而,正因為一無所有且無依無靠,我似乎更接近了詩。 昆德拉曾說:「理解自我的不足,並將此轉化為自己的利器。」這是多麼激勵人心的警句呀,可現在我明白了,這樣是不夠的,接下來還必須丟掉手上的利器,什麼都不要,甚至連寫詩的念頭都不要,最好能像個不識字的人,來到了一個尚未命名的世界,而每次指認出一朵花、一座山,都像是第一次與詩相遇──如果真能作到的話,那麼我也可能因為無能為力而無所不能──只是,這想法實在太飄渺了,頗有講大話的嫌疑,但這就是我在接下來應該不長的人生中,依然渴望能看見的風景。 根據《摩訶僧祇律》,一日一夜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由此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每一首詩的生發就在那0.018秒之間,只是詩人困在有限的肉身和文字的迷障中,註定必須為了那一剎那,而服一輩子的勞役。 我當然也是如此,每當我無論如何努力,都抓不住那不可言說的一剎那,每當我在詩行間不斷地迷路,我懷疑自己、懷疑文字、懷疑生命存在的必要性、我縮回母親的子宮內哭泣……然而,總是還有幾首詩,當它們終於完成的時刻,世界變得如此安靜,我抬起頭來,彷彿和宇宙中的某顆星連線了,空氣的粒子更改了結構,清新的風將我高舉、純粹的光照亮了我……每當這樣的時刻,我是如此地快樂,我快樂得就像是──回到了十五歲的雲海之上。 openbook。(陳宥中攝影) 隱匿簡介 寫詩,貓奴,現居台南。 著有詩集:《0.018秒》、《幸運的罪》等七冊。 散文集:《病從所願》等六冊。 法譯詩選集 Aux marges de la beauté《美的邊緣》,Matthieu Kolatte高滿德教授翻譯。 荷譯詩選集Levenslijn《生命線》,Silvia Marijnissen馬蘇菲教授翻譯。  

Read More

非病毒性肝癌翻倍 恐成隱憂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肝癌被稱為最致命的沉默殺手。隨著B型與C型肝炎的篩檢計劃推行,病毒性肝炎引發的肝癌比例逐年降低,然非病毒性肝癌則上升,非B非C肝癌的比例近年來有兩倍增加,恐成肝癌篩檢漏洞。 為強調肝癌防治的重要性及推廣肝臟健康衛教知識,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30日舉辦「肝安捏?!」肝癌衛教展,以「肝病三部曲」進程為主題分享肝癌防治知識,望能提高國人對肝臟健康的重視,遠離肝癌威脅。 肝策會會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醫師指出,由於肝臟缺乏痛覺神經,早期病變難以察覺,往往等到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壓迫肝臟表面或侵犯鄰近器官時,才會出現症狀,屆時通常已屬晚期,死亡率極高。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蘇東弘指出,近年來國健署推動的B、C肝炎篩檢與治療計劃已見初步成效,肝癌的發生率有所下降。然而,病毒性肝炎引發的肝癌比例逐年降低,然非病毒性肝癌則上升。根據統計,非B非C肝癌的比例近年來有兩倍增加。 非病毒性肝病致癌風險不斷上升,其中可能為酒精性肝炎或代謝異常相關脂肪肝病(MASLD)惡化而致,許多民眾忽略了過量酒精攝取、肥胖和脂肪肝等風險因素,導致肝臟的損傷不被重視,最終演變為肝癌。 就台大院內的統計資料看來,蘇東弘說明,酒精性肝炎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特別是年輕女性部分比過去增加,整體還是以男性為主,由於肝臟缺乏痛覺神經,早期病變難以察覺,就算肝病無痛,仍暗藏危機。 蘇東弘指出,雖然目前國健署的篩檢計劃涵蓋了基礎肝功能檢查(GPT、GOT)、病毒性肝炎篩檢,但非病毒性肝病尚未納入,這可能成為未來肝癌防治中的重大漏洞。建議國人應定期接受檢查,以期盡早發現異常,及時介入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