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執政近四年即將謝幕,留下什麼樣的美國給未來的總統?(路透)
馮國豪
美國大選十一月五日投票,川普與賀錦麗進入最後衝刺的階段,國際聚焦最後到底誰能入主白宮之外,拜登政府執政近四年即將謝幕之際,又留下什麼樣的美國給未來的總統?
拜登任內恢復俗稱「歐記健保」提升醫療保險覆蓋率,簽署晶片法案推動美國半導體生產,致力降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投資一點二兆美元推動美國基礎設施與網路建設,還有新冠補助、槍枝管制、緩解墮胎權限制、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美軍撤出阿富汗等,對支持者而言都是執政亮點。
貧富差距拉大 導致極化對立
但不可諱言,極化與對立,卻是美國現實社會的當下氛圍。與其說是民主黨與共和黨的路線之爭,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及階級對抗導致的極化現象,似乎更為貼切。
美國社會的極化對立,除了爭議數十年的墮胎議題外,氣候變遷對應的能源、環保與產業政策,民主與共和兩黨存有重大歧見,而許多議題更被訴諸陰謀論,失去了容忍反對聲音的雅量及理性討論的空間。
例如,二0二一年一月六日的國會山莊暴亂案,迄今快四年了,仍有許多人認為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是被操控,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而陰謀論也和疫情聯繫起來,一些醫生提出疫苗是政府操控人民的工具,呼籲全民抵制。
川普對移民議題立場強硬,他抱怨美國產業沒落的「鐵鏽區」工作機會被搶走,曾提出要在美、墨邊境建高牆;二0二0年三月,川普啟動美國第四十二條法案(Title 42)藉疫情公衛理由,不到一年就驅逐了近四十萬的移民。
拜登政府上台後,對移民採取相對容忍態度,截至今年六月,美國非法入境移民人數爆增二百四十萬人。但隨著加州、紐約州等地治安惡化,拜登政府因未能有效控管非法移民而受到嚴厲批評。
美國大選十一月五日投票,川普與賀錦麗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但中美戰略對抗的結構已不可逆,不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都會延續下去。(路透)
通膨後座力 衝擊政府與民間
今年六月五日,拜登重啟第四十二條,將每天非法入境人數限定在二千五百人以內,後來再降到一千五百人以內;而二0二三年底則是每天上限一萬人。拜登想藉此拉攏中間選民,但拉丁裔與阿拉伯裔支持者卻可能因此不投票,在搖擺州已對賀錦麗造成危機。
除了移民問題加劇,通膨及引發的經濟、債務問題,也衝擊美國政府與民間社會。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造成通膨上升,美國房價跟著持續上漲,包括租金、保險和醫療保健等開銷增加,都已經一去不回頭。
簡單說,美國人現在對生活成本飛漲怨聲載道,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支出,要靠增加舉債而來。另據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截至九月十三日,美國政府負債達三十五點三兆,每年要支付的利息首度超過一兆美元大關。
再從國際政治觀察,川普執政時強調「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從國際社會「退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還要求北約等盟邦要負擔更多的軍費。川普的外交路線挑戰國際既有的穩定秩序,也損害了美國形象。
歐盟東協國家 自顧本身利益
拜登上台後,強調多邊主義,重新凝聚美國與北約等盟邦關係,還建構了許多「小多邊」,包括美日印澳QUAD四方安全會談、印太經濟框架IPEF、美英澳AUKUS三方安全夥伴等。但現今的美國,還有能力以單極霸權角色來主導國際政治嗎?
俄烏戰事延燒迄今兩年多,大量難民及俄羅斯對西方制裁的報復行動,歐洲各國首當其衝;拜登政府為了因應通膨,對美國能源轉型業者提供大量補貼,卻也嚴重損及歐洲業者的市場競爭力。
俄烏戰火確實讓美國與北約、歐盟重新修補關係,甚至讓「歐中(中國大陸)投資協定」被凍結,歐盟還跟著美國腳步對中國大陸課徵新能源車反補貼稅。但德、法兩國對於向中國大陸提高關稅卻無共識,也曝露「歐洲雙核」內部出了問題。
進一步言,去年以來,德、法、義、英等國領導人相繼訪問北京,重啟雙邊談判與經貿合作對話。顯然,歐洲大國在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上,除了安全繼續靠美國,必須同時設法與中國大陸維持經貿關係。
其次,二0二二年「美國與東協領袖峰會」上,美國宣布挹注一點五億美元協助東南亞地區發展。但對照中國大陸與東協互為最大貿易夥伴,中方還在二0二一年底宣布三年內對東協投資十五億美元,美國的投資承諾顯得蒼白無力。
二0二一年一月六日國會山莊暴亂案迄今快四年了,仍有許多人認為二0二0年的總統大選是被操控。(路透)
美陸戰略對抗 結構已不可逆
此外,美國在亞太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剛在國會選舉中大敗;立場親美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民調也在持續下挫;印度總理莫迪雖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成員,卻在本次於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峰會上全程出席。
至於中東烽火,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事,已導致巴勒斯坦逾四萬人死亡,以色列又接續與黎巴嫩真主黨交火、和伊朗相互報復攻擊。美國無法勸和促談,還一路軍援力挺以色列;美國在阿拉伯世界、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已受到嚴重損害。
強權爭霸的「修昔底德陷阱」在美中已是現在進行式。美國對中國大陸的「不對稱鈍化」大戰略有三:包括在政治上鞏固盟邦,在經濟上持續打貿易戰、科技戰;在軍事上展現強勢,美國邀盟邦持續於南海與台海「自由航行」。中美戰略對抗的結構已不可逆,不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都會延續下去。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月十七日考察安徽省,在合肥濱湖科學城強調「人生能有幾回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又在出自《誡子弟》典故「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桐城市六尺巷,重溫張吳相互禮讓、以和為貴典故。若從美中博弈的角度解讀,不知是否有弦外之音。
(大學退休教師、兩岸與國際關係研究學者馮國豪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