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習近平去年當面向拜登親口否認2027年攻台計畫,不過倘若中共一天不放棄動武,就難平息台海衝突風險隨時可能爆發的議論。(路透,資料照)
賴清德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之後,雖然口稱中華民國憲法為處理兩岸關係之依歸,但卻是意圖以「中華民國」國號偷渡台獨主張,導致台海持續成為國際間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之一。美國近期關於台海衝突的兩份研究報告就顯示,兩岸現況雖不至於面臨戰爭一觸即發的危險,但仍不容賴政府輕忽,甚或自恃有美國支持就操弄對抗。
美國國會出資成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日前向國會提交年度調查報告,建議政府修訂一九七六年《武器出口管制法》,簡化對台灣軍備出口管制程序,讓台灣享有與「北約+」等成員國的同等軍售待遇。該報告還建議國會成立「台灣盟友基金」,向仍與台灣維持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提供經援,不過一旦與台灣斷交就將失去爭取基金的資格。
此外,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與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日前舉辦中共犯台兵推,結果顯示解放軍在開戰後將包圍台灣,台灣至少必須自己獨撐一個月以上,才可能爭取到美日等國派兵介入支援。主導兵推的CSIS學者坎西恩指出,俄羅斯雖曾試圖阻斷烏克蘭的北約軍援但仍失敗;而與烏克蘭在俄烏戰爭期間能持續接收外援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台灣四面環海,戰火爆發後就可能遭共軍全面封鎖,所以若能提供台灣足夠數量的反艦飛彈,將對共軍攻台產生牽制作用。
顯然,美方政學界都擔憂台海和平恐因兩岸當局敵視加深而失控,因此希望能一方面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以嚇阻共軍蠢動,另一方面則限縮中共對台動武的能力,呼籲北京應尋求以和平方式解決台海爭端。相對的,中共以取消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的雙邊會,藉此抗議美國持續對台軍售,「在台灣問題上損害『中』方的核心利益」。
美陸對抗及兩岸不睦是導致台海現狀屢遭破壞的兩大主因,而近年台美互動快速升溫更是台美陸三邊關係無法維持動態平衡的關鍵。二0二一年時任美國印太司令的戴維森上將曾提出共軍可能在二0二七年具備攻台能力的預測,此一觀點已逐漸成為各方討論台海爆發衝突的最可能時間點,也讓美國審視自己的台海戰略。
這個論點有其成因:二0二七年解放軍建軍百年及習近平進入第四個任期,再加上美國軍備產能恐難跟得上中國大陸的腳步,使得台海軍力失衡更形惡化,進而觸發中共鋌而走險的可能性。雖然習近平去年當面向拜登總統親口否認這項攻台計畫,不過倘若中共一天不放棄動武,就難平息台海衝突風險隨時可能爆發的議論。
從這兩份報告可看出美國對台海潛在衝突的嚴肅態度,也認知到美國應對兩岸武力現狀的不足。美國對抗中共已經是跨黨派共識,也有自信能打敗共軍,但仍對台灣安危深感擔憂,畢竟單以軍事準備難與中國大陸進行長期對抗,唯有從政治和經濟等其他層面方能產生制衡效果。
台海危機不是單純的武力準備、更是政治問題,賴政府若想避免衝突,除了不該將複雜的軍事對抗當成鬥爭籌碼,更須從政治層面解決兩岸爭議,而降低敵意並減少誤判應該是執政黨的優先選項。備戰固然重要,但避戰才是正道,烏克蘭足以提供台灣寶貴教訓,賴總統該三思外力援助的侷限性,爭取台海和平契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