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南山公墓軍事設施 見證歷史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公墓內竟然隱身軍事設施?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查訪南山公墓內的墳瑩時,赫然發現竟然有許多軍事設施隱藏其中,因不受開發干擾,許多設施至今保存完善,包括七座碉堡、一座瞭望機槍堡及兩座彈藥庫,促進會九日向文資處提報「日治時期台南飛行場第一防空砲台等」軍事設施,希望其能具有文資身分,成為見證台南建城四百週年的重要歷史。
促進會指出,南山公墓在日治時期,大部分位於「桶盤淺庄」範圍,內有一自明鄭時期即存在的軍事要塞「桶盤棧汛」,位於今南門路、健康路、大同路、竹溪間,該要塞現已不存。而桶盤棧汛大約位於公墓北緣,前臨竹溪峽谷,背倚桂子山,旁有魁斗山,位置扼守於府城南向戰略要衝,清乾隆年間林爽文起義,名將蔡攀龍即駐軍在此,與莊大田會戰於竹溪一帶,南山公墓自古以來即為古戰場以及府城戰略前哨。
日本治台後,一九三0年代起發展民航,於桶盤淺庄設台南軍用飛行場,無論在太平洋戰爭或中華民國空軍來台,相關軍事設施都扮演重要角色。而台南飛行場外圍設置四處防空炮台及碉堡,形成嚴密守衛陣地,位於南山公墓內為第一炮台,以防空高射炮為核心,有炮陣地、碉堡、瞭望機槍堡、彈藥庫、營舍等設施分布在砲台周邊,至今不見,但附屬建物如瞭望機槍堡、彈藥庫、碉堡等設施,仍遍布在南山公墓,成為自二戰保留至今的戰爭遺產。
促進會認為,二戰結束至今超過七十年,無論是過去的美好或傷痛應被留存,也可一解日治時期的相關軍事戰爭史,而許多碉堡因都市開發遭移除,公墓內碉堡反而彌足珍貴。促進會說,位於仁德二空防空碉堡,即使遭損仍被列為歷史建築,同一時期,具相同歷史意義,位於南山內的多座保存完好碉堡應進入文資審議,列名古蹟或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