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Views
〈社論〉匯率操縱警報又響,我應積極與美溝通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前往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坦言美國財政部四月將公布的外匯政策報告中,我國恐被列為匯率操縱國;雖然楊金龍也表示,即使台灣被列入匯率操縱名單,「不至於有立即性影響」,但其後續效應仍不容輕忽。持平而論,去年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並不算低,甚至已讓許多出口導向傳統產業難以承受;面對來自於美國的壓力,政府應積極與美溝通,以降低可能形成的衝擊。
美國財政部每年四月、十月都會向國會提出外匯政策報告,報告中列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是否進行匯率操縱。去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外匯政策報告延至十二月提出,台灣被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倘若今年四月台灣再被列入匯率操縱名單,不但可能遭到美國貿易制裁,也可能影響台美雙邊貿易談判。
美國財政部對匯率操縱設定三項標準:年度對美國貿易順差超過兩百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該國GDP之比重超過百分之三、淨買匯金額占該國GDP比重逾百分之二。美國官方資料顯示,二0一九年我對美貿易順差兩百二十九點六億美元,這是台灣被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的主要因素之一;去年我對美貿易順差再擴大到兩百九十九點三億美元,美國勢將更「重視」台灣。
再者,央行公布的資料顯示,去年為防止國內匯市美元供需嚴重失衡,避免其負面效應外溢至實體經濟面,央行進場調節的金額為三百九十一億美元,占台灣GDP比重逾百分之五,遠超過美國財政部設定的標準;甚至,三百九十一億美元當中有三百五十二億美元集中在下半年,此一大動作更容易被美國盯上。
從美國財政部的角度來看,三項操縱匯率標準台灣全中(去年台灣經常帳順差占GDP約百分之十一);但持平而論,要說央行操縱匯率,亦屬「懷璧其罪」。畢竟,台灣本屬對外貿易導向,這兩年由於美陸貿易戰以及疫情帶動的遠距商機影響,美國對台灣需求轉強;我對美貿易順差擴大,又主因美國進口更多的台灣資通訊產品、電子零組件等貨物。再者,美國採取超寬鬆貨幣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導致國際美元四處流竄,也對台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形成壓力,二0一九年底至三月八日,台幣對美元升幅已逾百分之六,大於歐元、韓元、日圓、新加坡幣等貨幣。
也因為台幣對美元匯率升幅不小,財政部資料顯示,去年出口規模較高者相對具有出口優勢,但近半數廠商出口值跌幅超過一成。工具機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雖然鄰近國家對美元匯率也在升值,但「國內產業還是要做好準備,否則退出市場也不意外」。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的央行理監事會議當中,有理事提到,近期出口呈兩極化,部分產業出口值大增,惟部分傳產業仍呈減少,且傳產雖持續創新、進步,但仍面臨毛利率較低等困境。也有理事指出,目前台灣因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持續擴大,導致新台幣強勢升值,惟此將不利其他產業。這些現象與觀點,都凸顯了匯率升值的雙面刃效應。
《中央銀行法》規定央行的四大經營目標,包括「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倘若央行坐視台幣匯率飆升,勢必背負「怠忽職守」罵名。但美國會不會接受央行的說法?仍有賴政府與美國「溝通、溝通、再溝通」了!